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史記·商君列傳》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衛國人。之後投入魏國丞相公叔痤為一中庶子,本想試身於魏國,怎奈無法相容。當時的魏國是戰國時期的第一大國,三家分晉之後,魏國又經歷了吳起和李悝變法,一躍成為戰國前期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的魏武卒名震天下,而且又有名將龐涓統兵征戰,簡直如虎添翼。

秦國的臥榻之側就有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本來地處西陲,再加上魏國的排擠,秦國就顯得更加的弱小和無助。此時此刻,深明大義的秦孝公繼位,下決心變法圖強,要決心改變各國士子無人入秦的現狀,於是,頒佈了一紙求賢令,當時周遊列國的商鞅決心入秦。為什麼看到這個求賢令,商鞅下定決心了呢,咱們先看一下求賢令的內容: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 ——選自《資治通鑑卷第二》

然後咱們分析一下,商鞅入秦的原因:

1.他自己胸有大志,渴望自己的一身抱負能夠實現,能夠有一個好的機會和平臺實現。秦國地處偏遠,少有戰亂,沒有任何其他變法的摻雜,秦人渴望變強,給變法提供了好的天然條件。

2.秦孝公此人心胸寬廣,求賢令可以看到,他細數先祖的過錯,同時也表明了自己變法圖強的決心,可以與強秦之人共治天下,更能裂土封君。

3.變法需要強主絕對的信任和支持,在商鞅三次和秦孝公談話的過程中,他就是商鞅要找的君王,二者如魚水之情,必能變法成功。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那其實這也是雙向選擇,為什麼孝公願意把國家讓給這個年輕人來治理呢

當時商鞅和秦孝公分析天下大勢,他的是法家學派中偏於法治,申不害是偏於術治,法治不誅心。商鞅說,齊國的強大在於明君吏治之強,魏國在於兵甲之盛,楚國的強大在於地廣民豐。秦國地處關中,懷抱渭水,卻沒有佔盡關中肥沃的土地,沒有利用好渭水的漕運,老秦人好狠鬥勇,上馬作戰,下馬耕種,但是卻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就是秦國目前積貧積弱的原因。

楚魏齊三國之強,只是只強一時,不能強一世,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秦國要想強大,必須走從根本上的強國之道,變法深徹,要以法治來代替人治,切不可進行人為干預,否則法將不法,人將不人。法令制定必須穩定,切不可當時立法,後世避法。一番高談闊論之後,孝公徹底被商鞅征服,開始為商鞅鋪平變法之路,商鞅開始一展拳腳。接下來商鞅開始了一系列的強秦變法之策,讓秦國走上了強國之路。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那咱們說說商鞅和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了什麼樣子的影響

1.打破了他國士子不入秦的局面

自孝公的求賢令之後,各國士子都開始紛紛湧入秦國,商鞅更是開始實行變法,成為了第一個他國在秦國的高官。實施變法之後的秦國,國力也逐漸強大,更是吸引了很多的外來臣子,包括張儀,甘茂等名士,張儀以橫強之策破六國合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輔佐了秦惠文王給秦國偷出了20年的韜光養晦的時光,同時收復了巴蜀之地。還有甘茂更是武王時期的丞相,跟隨武王打通宜陽之路。還有魏國的範睢,更是來到秦國之後幫忙昭襄王奪回自己的權利,徹底拜託了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而且還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為之後的統一大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針。

當然這些可能當時孝公沒想到,商鞅自己本人也沒想到,不過確是由商鞅入秦之後改變的,由變法之後產生的一系列連鎖結果。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秦相張儀本是魏國人


2.改變了天下卑秦的局勢,使秦國以強者的姿態面對天下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國力日漸強大,而且變法期間富國強兵,少有戰爭發生,導致秦國成為了所有人摸不透的對象。

戰國時期,列國伐交頻頻,戰則強,若則亡。孫臏龐涓的相繼離世,上善伐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伐謀開始了成為主流,縱橫家們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弱國無外交,根本不是空穴來風。如果沒有商鞅和變法,秦國可能就要被魏國吞併或者被六國瓜分了,可能也就不會有之後的政治外交和軍事力量了。

3.經濟強國帶動軍事強國

商鞅變法其中一點就是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

商周時期的實行的土地制度就是井田制,什麼是井田制,井田制就是把一塊土地按照“井”字把一塊土地分成九塊,邊上的八塊每戶種一塊,中間那塊八戶一起種植,收割的糧食是需要交給國家的,這樣的話稅賦其實相對較少。為什麼商周時代這個制度是可以實施的,因為那時候生產工具相對來說很落後,到了秦的時代就不一樣了,鐵器已經開始普遍,所以井田制已經不適合當代的秦國了。

所以商鞅就決心廢除這個井田制,那他是怎麼改革的呢,他首先更改了“畝”的這個概念,之前的一畝是一百步乘一百步,改革之後呢一畝是二百四十步乘二百四十步,然後每家交稅。因為生產工具的改革,自己種地面積變廣了,收成也就變好了,秦國肥沃的關中土地正好用上了,彷彿就是上天賜予的,久而久之,經濟就發展起來了。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井田制


獎勵耕織,家裡人不去當兵,也仍然有晉爵之道,耕田生產的最多,婦女織布最多的,都可以升爵,這樣的話國民的生產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和提升。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改革點就是分家,就是兩個成年男子不能為一戶,也就是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必須分家,這個為啥這麼安排呢,商鞅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就是徵稅的話是按每戶徵稅,這一戶變兩戶,稅收就增加了一倍,這樣收稅的話,用不了幾年,國家就富強起來了。

剛才說了由經濟帶動的軍事發展,這個是怎麼提升的,當時商鞅的改革中,有一條是“主民客民分業,重獎殺敵強兵”。什麼是主民,什麼是客民,這個說的簡單點就是老秦人和新秦人,秦的本土原住民就是老秦人,從各國來的新民就是新秦人也就是客民。那這客民從何而來呢,客民其實更多都是從三晉而來,也就是趙魏韓三國,因為這三個國家地少人多,秦國則是正相反,而且商鞅說,凡是客民來到秦國,給地給房。客民來這做什麼呢,主要是耕地,主民主要是當兵。為什麼這麼安排呢,因為首先來說老秦人肯定是更可靠的,當兵打仗更能拼命;再就是有軍功制,就是靠自己的軍功來掙爵位。有足夠的耕地來生產經濟,有足夠的兵力來征戰天下,而且秦軍好戰再加上軍功,所以大秦銳士才無敵於天下。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4.政治改革為強盛奠定基礎

他給秦國政治帶來的影響毫不遜於經濟的影響。

首先來說是郡縣的改革,他把秦國的一些小的鄉和小的邑結合到一起,成為一個縣,縣官有縣令和縣丞兩個,把秦國規整成各個的郡縣,這個其實看似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卻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個就是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施的郡縣制的雛形,也就是中國中央集權制的一個雛形,這項制度可謂是影響深遠。

還有就是官僚制的改革,其實換句話來說就是一個用人制度的改革,之前商周更多都是世卿世祿制,也就是說當時的卿大夫爵位領地等等都是以世襲製為主的,你開國的時候是重要的功臣,分封給你的地方你就可以一直擁有,世襲罔替。為什麼商鞅要改變這種用人制度呢,老的制度弊端有二,一是這個官職一直都是一家世世代代更替,沒有官的人永遠沒辦法做官,這個團隊也沒辦法融入最新鮮的血液,一直沒有優秀的人來更替和湧入的政權是沒有活力的。二是威脅到掌權者,不論是諸侯還是卿大夫,他們一直經營者這塊封地,幾代人的努力可能讓這塊土地逐漸脫離掌權者的掌控,這個肯定是國君不願意看到的。這一點也是觸動了很多的貴族的利益,其實可以說是商鞅變法中最難的一部分。商鞅廢除了世卿世祿制,縣丞和縣吏都是有國君任職,這個肯定就避免了世襲,也成功的解決了國君的顧慮,而且也有源源不斷的精英融入政權中。那除了國君親命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封官晉爵的方式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說的軍功爵制。

軍功爵制我認為可以說是商鞅最為重要的改革之一,他也是讓秦軍真正無敵於天下的原因之一。什麼叫軍功爵制,就是以軍功定爵位。為什麼說是最重要的改革呢,一呢,他能極大地削弱貴族的力量,一般的貴族沒有辦法打仗,沒辦法打仗就沒辦法去升爵晉爵,自己的地位肯定是會逐漸變低的。二就是秦軍真正異軍突起的秘訣,秦兵征戰為了封爵和晉爵自然而然非常的賣力,尤其是剛開始當兵的下層老百姓,自己有了軍功就可以做官,再也不是隻有貴族當官的景象了,只要是肯拼命,就會有當官的機會。這個軍功爵制的實行,徹底激活了秦國的百姓和秦軍的戰鬥力。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最後的就是什伍連坐法的實施,什麼是什伍,五家為一伍,十家是一什,一家犯罪,十家連坐,這一舉動加強了對百姓的控制,因為當時不僅僅有主民,還有很多他國來的新民,人口的急劇增加就是需要有一套制度來約束,這個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秦法嚴苛,但是在戰時的法治,有時候就是需要這種猛藥才可以見效,上面說了軍功制的獎勵政策,當然也會有連坐制這樣的懲罰,這樣也才會讓百姓所信服。

商鞅和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影響絕對是巨大的,而且影響深遠,那為什麼變法能夠深徹的實行呢

1.孝公的支持。這個是最為關鍵的一點,要是沒有國君的支持,商鞅沒有辦法放手去做,去改革。變法需要變法大臣和君主對彼此的絕對信任,正是孝公決心強秦和絕對的心胸才有了變法的順利進行,即使是權貴犯了法,孝公也沒有去庇護,做到了最開始兩人的約定,只是法治,法治不是人治,法治不誅心。所以說在變法這件事情來說,孝公功不可沒。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2.立威信。變法最開始也是最艱難的,百姓對官府的不信任是首先要解決的點,令而不信比言而無信更可怕,政府的政令沒人信,頒佈法律也是沒有用的。商鞅用了一個什麼辦法呢,這個辦法非常有名,也就是歷史書中說的“徙木立信”,將一塊木樁從南門搬到北門,許以十金之利,沒人不相信這個事情,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事情很簡單,賞金確是很豐厚。後來商鞅將酬金增加到三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人去試了,結果商鞅立馬兌現了承諾。這個事情不脛而走,傳走的就是商鞅這個人的信譽,這個人說話可信,於是,變法的基礎有了。

商鞅和他的變法,黑暗中的先驅者

徙木立信


3.法不避權貴。之前一直在說,法治法治,依法治國,依法定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破法,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毀於一旦了。商鞅變法的第二年,遇到秦孝公的太子犯法了,但是太子是國之儲君,肯定是不能加刑于身,於是懲罰的就是他的兩位師傅,刑其傅,黥其師。這也充分說明了商鞅的法令是不避諱權貴的,權貴犯法,於庶民同罪。這也是變法成功的關鍵。

我認為,商鞅這個人和他的變法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不僅僅是從政治制度和軍事上,還有思想上的深徹改革,開創了法治社會的先河,在這個戰亂年代,成為了戰時法治的先遣軍。他的先進思想,獨立思想就是先秦時代最為璀璨的明珠,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務耕織以增國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無愧為法家之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