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接上篇《关注疫情心理防护1:重大危机前,会产生哪些不寻常情绪和行为?》。

二、这些情绪从何而来呢?(续)

5、缺少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这次疫情,我们听的做多的一次词语就是隔离,正常没有任何症状的人需要隔离,因为这个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本人可以不带任何症状就已经开始传染了,所以需要隔离14天之后确认你是不是完全健康。那么已经出现症状的人需要隔离,在隔离的过程中等待各种医学检测的结果,来确认你是感冒,还是疑似或者就确诊为新冠病毒。当你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需要隔离,当你返程回来还需要隔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在一种隔离状态中,会出现不安焦灼,会出现烦躁郁闷,甚至几个正常人在一起说话聊天也要带上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人就会有更多消极的情绪。

6、缺少精神支柱。

非常时期,所有的娱乐场所都是关闭的,人们不能正常的出去活动透气。就连基本的温饱和正常的生活用品都需要操心购买,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紧张的状态下,又缺乏合适的精神支柱,比如正常的工作,正常的娱乐,人们就会觉得憋屈,也会产生不好的情绪,长时间面对家庭琐事,又无法处理这些情绪,就会易怒发火,所以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如果再不开学,家长就搞疯了。而有的人也会说,真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

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7、对待这个事情的未知性,以及对待未来的未知性。

焦虑的情绪主要来自于对于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目前看来疫情还没有特效药,除了隔离也没有太好的预防方法,什么时候能结束,什么时候能好转,什么时候能出来特效药,一切都是未知的,人们就像关在笼子里的惊弓之鸟,特别是身处武汉的朋友们,今天看见小区有人感染了,明天某个亲戚朋友也感染了,太多真实而又不好的消息就在身边发生着,而当第一个14天过去之后,又开始了第二个14天,对目前局势的不确定性让人无奈无助而焦虑。

8、不良情绪之间的互相传染。

不良情绪本身就具备传染性,隔离在家的家庭成员中的某一个人今天心情不好,可能一家人心情都不好。放在以前,不好的这个人可以出门找朋友聊个天逛个街,可能那个负面的情绪就在外面消化了,在进家门之前就没有了,但是现在人人都处于一种紧张烦躁的状态,又没有办法出去化解,那么就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这个时候如果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感染上了疾病,那么整个家庭就陷入了更加的恐慌无助和悲伤之中。因为除了医护人员,现在可能任何人面对这样的疾病都无法给予帮助。一个朋友得了这个病,自己将自己隔离在家,她说不需要别人来照顾她,来一个就害了别人一个,所以就自己一个人承受,等社区通知她去医院。

9、特殊时期,家中有必须工作在一线的家庭成员。

疫情这么多天来,我们不乏看到为了疫情牺牲生命的警察医生和一线工作人员,大多是因为劳累过度猝死。还有一些一线人员也不幸感染,在救治之中,所以家庭中如果有这样一些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在一线的人员,那么也会在疫情没有结束之前,有长时间的紧张不安情绪,会额外的关注新闻动态,孩子会思念做医护人员的父母,父母也会思念做医护人员的孩子,所以疫情的这么多天,人们的眼泪也会格外的多,内心也会格外的脆弱和敏感。

10、健康受到威胁,生命受到威胁,经济缺乏保障。

人的恐惧情绪来自于受到了威胁,健康受到威胁,生命受到威胁,财产受到威胁,而这次疫情对人类都具备这三个威胁。确诊和疑似的人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超过了6万人,而武汉的死亡率又是最高的,危重病人最多,所以健康和生命都因为这次疫情遭受到了威胁。以前我们会在电视电影中看到一些画面,医护人员穿上隔离服,那么此时此刻这种画面却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传染源还在一些没有任何症状的人身上可能存在着,还没有特效药,这是一件多么恐惧的事情。于此同时,很多的产业面临着关门,经济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短期内,旅游宾馆和餐饮业都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面对疫情,人们为很多人很多事所感动,但是人们也为自身的处境而感到害怕和恐慌,那么我们如何调整和面对这些负面的情绪呢?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疫情心理防护之三》。

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关注疫情心理防护2:这些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

李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硕士,一念花开心理创始人;举办过多场个人讲座、擅长情绪障碍,亲子关系,女性成长;将心理艺术广泛地用于团辅、个案咨询和课程,800+小时丰富个案,帮助多个当事人回归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