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迷牆》是由艾倫·帕克執導的音樂類型電影。該片於1982年5月23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根據風靡一時的搖滾樂歌集《牆》改編,講述了一個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的男孩陷入瘋狂狀態的故事。

本片用迷幻的影像和搖滾樂講述了一個非典型樂隊主唱的成長史。兒時,平克的父親在二戰中身亡,母親與家庭醫生關係曖昧,這讓他幼小心靈備受創傷。在學校,他對呆板的填鴨教育深惡痛絕,時刻準備著絕地反擊。

成年後,他在泡吧時結識了風騷的舞女,並與之發生了關係。然而,性慾的滿足感並沒有維持太久,他就厭倦了這種不靠譜的感情,特別是他對於女人的懷疑和嫉妒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因此當對方再度示好投懷送抱的時候,他便歇斯底里地爆發了,彷彿要把全世界都砸碎了才算安心。

在此期間,他還表達了強烈的反戰情緒和憤世嫉俗的觀念,在物質豐富的生活中,他的精神生活極度匱乏,在工業化大行其道的環境裡,他還固守著夢想的斷壁殘垣……

這是一張為專輯解讀的CD式電影,影片展示了主人公從嬰孩降生到這個世界直至成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人生沉浮,故事中幾乎沒有對白,我們只能隨著音樂漸漸融入其中。今天,我將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現實意義”三個方面來解讀影片的價值和魅力。

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01、故事主線:平克悲哀的人生經歷,封閉自我與解放心結的矛盾,完美詮釋了絕望的生活對人生造成的痛苦陰影

童年喪父的陰影,愛與被愛的渴望,愛的缺失,使主人公痛苦不堪。人生的意義在哪裡,該沉迷頹廢,還是該解放自我?主人公在牆的枷鎖中掙扎,演繹著悲劇的人生。

第一,孤獨與痛苦的交織,愛與被愛的渴望,貫穿故事情節的始終

平克一出生就面對著如履薄冰的人生,出生的環境就為他以後的悲慘命運和崩潰的人性奠定了悲傷的基調。平克的童年幾乎是在陰影中度過,他一個人孤單地在在公園尋尋覓覓,看到一個慈善和藹的老人,渴望從老人身上得到父愛,上前牽著老人的手,卻被無情拒絕。看著其他小朋友都有家庭的愛,而自己被愛的渴望卻無人理解,平克又一次陷入孤獨。

接著,鏡頭轉向平克孩提時代,他回憶著二戰中父親的犧牲;他無奈地面對著學校刻板嚴格的填鴨式的教育制度;他極度反感著母親對自己過度的監管;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溫暖的平克,性格孤僻,對人生絕望。

他不由得自問到:“我該相信政府嗎?他們會把我送上火線嗎?我是否該修建一堵牆?”太多的疑問的背後,平克眼中的答案卻是這個世界依舊充斥著漫天而降的炸彈和到處奔走、躲避炸彈的平民。

在我看來,平克童年的痛苦經歷,失去父愛,渴望被愛,無論自己怎麼努力,結局卻是沒人愛。因為平克的人生沒有愛,他才會被孤獨與痛苦環繞,看不到眼前的希望,對世界絕望,對人生充滿抱怨。隨著音樂節奏的步步推進,觀眾對平克的人生經歷甚是同情,我們也經歷過不幸,遭遇過苦痛,因此,主人公的經歷更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第二,沉迷頹廢與解放自我的不斷穿插,主人公在牆的枷鎖中演繹人生

絕望的平克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他終日墮落,沉迷頹廢,對身邊的一切沒有一點興趣。平克的內心極度缺愛,對愛的渴望,對性慾的憧憬,他無處發洩。現實生活很無奈,很空虛,他只好偽裝自己,讓自己彷彿快樂地活著。

日子越久,他越發現愛的陰暗與凋零,剩下的都是逢場作戲,他的心慢慢衰竭,他唯獨能感知的,只剩下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禮的鼓聲。此時的平克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認為自己彷彿是一塊牆上的磚頭,被強行禁錮在其中,迷失了自我。最後,他徹底將自己與世隔絕。平克建立起一堵牆進行自我封閉,這時的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渦裡。

平克依然找尋著如何自我解脫,但是現實帶給他的傷害又一次使他絕望,他越來越孤僻,直到走向極端。精神憂鬱的他終日面對電視,電視中反映二戰時期的電影又喚起了他童年時悲傷的回憶。面對電視,痛苦的他最終還是被迫要面對外面的世界。

在表演現場,平克的憂鬱壓抑最終演化為莫名其妙的僧惡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的發作,他孤獨無助卻不想隨波逐流,他不願意被這個骯髒的社會將靈魂腐化。在混亂的顫慄中,他的心在流血,他的精神早就疲憊不堪,但他無計可施。

在我看來,影片中出現的一幕幕牆的浮現,那是平克為自己建造的一座牆,孤獨冰冷地封鎖了他的心和意識。這堵牆演繹著平克的人生,孤獨、封閉,他在牆裡尋求解放,又在牆裡自我封閉。平克在沉迷頹廢與解放自我中不斷掙扎,尋找人生的真正意義,或許只有在封閉自我與擁抱世界的掙扎中,他才能夠在牆的枷鎖中探尋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02、主題設計:音樂與畫面的交織,動畫效果的融入,多種元素的應用以及時代價值觀的呈現,使影片的主題思想更加生動

影片中故事情節並不完整,整部影片通過音樂和畫面的結合將一個個情節穿插來表達主題思想。凌亂的交錯中更加體現了精神大師弗洛伊德的意識流思想。影片中加入的動畫效果也展現了這部影片的主題思想。

故事通過音樂的方式來呈現影片主題。整個故事由童年、學校、家庭、戰爭、毒品、人性、愛情等一系列的元素組成,片中穿插有演唱會、動畫、還有一些法西斯類的畫面。影片中呈現了各種元素,唯獨沒有人物的對白,更加豐富了觀眾的想象力,使觀眾對主題思想有各自的獨特解讀。

戰爭的無情打擊、人性中真善美的呈現、思想的摧殘在動畫效果中完美展示了美與醜、善與惡、純潔與汙濁的人性。《迷牆》該故事包含了多個角度:戰爭的殘酷對人身心的破壞、人性的正反面的對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家庭關愛的缺失、愛情的迷惘以及兒童心理疾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思考。

影片的主題呈現是通過一堵牆來隱喻平克的自閉與痛苦,平克在牆的枷鎖中完全封閉自己,他沉迷頹廢,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孤獨絕望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他想要在牆的世界裡治癒自己可是牆外的世界卻帶給他更多的傷害。平克內心的愛的缺失,使他難以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影片的反戰意識也結合了時代,戰爭發生後,人們的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躲避不了現實的無情打擊,只能建造一堵牆給自己來尋求解放。影片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呈現中讓觀眾去探索時代所蘊涵的獨特價值觀,更加深化了主題思想。

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03、現實意義:基於影片中人物經歷,結合現實生活經驗,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①面對生活的困難,勇敢地去克服,逃避,只會讓生活更加糟糕

影片中平克的生活充滿了不幸與重重困難,他想要得到別人對他的關愛,可是無論他怎麼做,得到的都是他人冷漠的回應。平克對人生徹底悲觀,面對生活的困難,他逃避了,給自己建立一堵牆與外界隔絕,逃避自我,只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糟糕。

生活雖然總是會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積極向上去生活的人,直面眼前的困難,勇敢地去克服,哪怕傷痕累累,也絕不向生活投降。因為他們知道,逃避,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勇敢一點,堅強地去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我們也會發現生活的美好。

②學會敞開心扉,接納世界,接納自己,不要固步自封

影片中主人公自幼遭到二戰的打擊,父親去世,母親對自己不夠關懷,學校老師的嘲諷,周圍的一切彷彿都與他為敵,讓他受到控制,沒有自由。於是,他用一堵牆來封閉自我,希望與世隔絕,這樣固步自封的做法,看似讓自己避免受傷,可是長期來看,他會一直在泥潭中無法自拔。

我們要學著去敞開心扉,去擁抱世界,去接納自己。固步自封,讓自己與世隔絕,並不能改變內心的孤獨,也不能使自己感到快樂,世界雖然很殘酷,世界也充滿了溫暖與人情關懷,需要我們有心去發現,去擁抱世界吧,接納自己,我們自己也會被世界接納,從而使內心的黑暗一點點被光明驅散。

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及意義解構《迷牆》的獨特價值

③關愛孩子,注重愛的教育

影片中主人公平克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對他的過度管制也讓她感受不到母愛,而被操控。這使得平克從小就在一個不完整又缺愛的家庭長大,得不到愛的教育,造成了他的孤獨與自閉,心理有了創傷。生活中沒有愛,甚至導致了平克一生的不快樂。

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愛的教育。孩子很天真,給點陽光就燦爛,孩子的幸福也很簡單,只要給他愛與關懷,他的內心就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孩子才能在生活中學會去愛自己以及愛他人,他的人生才能更完整。

總結一下:

作為一部音樂類型的影片,影片將戰爭帶給人的創傷通過音樂來描述,人物之間沒有對白,只有表情的呈現,更加激發了人的思考與想象。觀眾隨著音樂的節奏漸漸進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受主人公的痛苦,給人以更多啟發。

本文從“故事主線、主題設計、現實意義”三個方面對影片進行了解讀,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迷牆》的意義,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堵牆,是要跳出牆外去擁抱生活,還是鎖在牆內關閉自己,都在我們的選擇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