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從侄子手中奪位登帝,為何沒有激起民變,反而開創了永樂盛世

朝朱允炆和其四叔朱棣的叔侄之爭,以及朱允炆的下落不明,都成了後人津津樂道的歷史事件。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朱棣將作為名正言順繼承大統的朱允炆逼退位後,為什麼沒有激起民變?反而是一舉開創了永樂盛世。


朱棣從侄子手中奪位登帝,為何沒有激起民變,反而開創了永樂盛世


首先這是因為朱元璋出人意料的皇位安排。朱元璋的長子是朱標,為人寬厚,愛護百姓。因此建國之出就被朱元璋冊立為太子。可是朱標卻意外早逝,這樣太子之位就有了空缺。以常理而言,應按嫡長賢的標準,在其餘兒子中挑選一位太子。但是由於朱元璋對朱標舐犢情深,朱元璋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大統,成為皇太孫。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之後的紛爭埋下了隱患。畢竟朱允炆年幼少威,難以震懾群臣,朱元璋為此幾乎殺光了開國功臣。可是朱元璋沒想到,朱允炆的削藩之舉,卻逼反了朱棣。


朱棣從侄子手中奪位登帝,為何沒有激起民變,反而開創了永樂盛世


其次,朱棣自幼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軍功累累。駐守北京後,不僅成功抵禦蒙古侵略,更是休養生息發展民生。這樣的舉動使得他在百官之中頗有人望。而朱允炆繼位後,因為忌憚以朱棣為首的叔叔們的勢力,在齊泰等人的幫助下大舉削藩。在朱棣起兵擊敗李景隆後,一時之間無論是百官群臣,還是皇親國戚都站到了朱棣一邊。竟然沒有幾個支持朱允炆的親王、重臣。

最後一點,朱棣起兵的口號是“清君側”,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矇混了很多人,以為朱棣只是去除奸佞,而不是有意篡位。朱棣之後登基的理由也是朱允炆下落不明,而國又不可一日無君,故而暫時登上帝位。


朱棣從侄子手中奪位登帝,為何沒有激起民變,反而開創了永樂盛世


因而可以說朱棣最後能夠安穩的坐上皇位並大展宏圖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自然是少不了主觀的野心勃勃,但客觀因素也是起了更多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