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截至2月13日中午,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已收治新冠肺炎病人149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山西)、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武漢三院在此並肩戰“疫”。三方就院感防控、醫療護理體系建設以及如何使病人快速得到科學救治等開展共建。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在江漢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山西)積極參與到防護物資發放、院感防控、診治護理等流程制定中,並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山西經驗”。轉戰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後,“山西經驗”結合實踐,被迅速應用到各個方面,在醫院快速運轉和全面救治病患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山西)隊長李學文介紹,救援隊在新的陣地迅速投入戰鬥,院感防控培訓、醫療護理體系建設、患者評估等工作同步推進。隨著設施的完善和各個環節的有序銜接,方艙醫院集中隔離治療的功能將得到充分發揮,大批輕症患者可以得到科學診治,早日痊癒。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記者看到,體育館院內中間的大帳篷成為方艙醫院的“指揮部”,並闢出一半空間用來發放個人防護物資,與之相鄰的小帳篷則用來儲備物資,還有幾頂帳篷充作進艙人員的更衣室。副隊長閆新明表示,根據此前的經驗,在物資發放環節,救援隊員將防護物資分類別提前整理成套,並進行打包。此舉大大提高了發放效率,使醫務人員以及公安、清潔人員進艙速度加快。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醫護傳聲丨雙胞胎女兒寫給一線醫務人員的詩

雙胞胎女兒寫給一線醫務人員的詩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行囊》

□劉文清(姐姐)16歲

零落的二月風花

跟在春天的腳步後

無人的城市街巷

暫停在一個漫長的夜下

腳步紛紛

收拾起行囊的人

逆行在無人的街道

好似空寂城市燃起的煙花

你看到

他們穿上白衣站在生死的關口

卻從未見到

他們脫下白衣撫平傷口的痛苦

或許你永遠不會看到

因為他們是散落人間的天使

汗水是夜月下的繁星

淚水是明媚中的春花

沒有傷痛

就這樣

沒有一首詩文可以描述他們遠去的背影

他們的背影裡藏著不是聲聲哀嘆

而是驚蟄一聲春響

承起了家國

《微光》

□劉源清 (妹妹)16歲

一橋飛架南北,

截斷巫山雲雨,

城昂龍首,

架起無言的使命。

望城門

千般冷清

萬里蹀躞

願泱泱長江

沃養華夏

畫微光

如此靈動

騰湧熱血

願黃鶴樓風骨裡的兒女

固守家園

武漢,你隔離在此

卻無壁可隔

你看似受傷慌慌

卻是禍為福先

我們所在之地是中國

依然是五嶽向上

八方來助

待微風好去

長空萬里之時

九州通衢

直下山河


《克服佩戴防護用具難題》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高 豔 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 山大醫院主管護師

今天是深入疫區第四天。早晨出發的時候,重症隊長董瑛老師(山大二院)非常激動地告訴我們,山西送來了全面型防護用具。目前,重症病房有氣管插管病人,需要大家啟動三級防護。大家看到這個防護用具,滿眼都是感動。

在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病區,董老師與當地護士長一起給我們講解示範操作方法。上午患者的靜脈治療我們組全部負責,隨後,兩兩組隊分區開展工作:掃碼核對、靜脈衝管、安裝液路、更換液體,一個環節跟著一個環節,眼看快要結束了,我突然感覺呼吸費力,而且越來越費力。由於帶有防護裝備,呼吸空間特別狹小,說話也很困難,我只好通過寫字和打手勢的方式和患者交流,儘可能的減少耗氧,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可剛剛過了15分鐘,我感覺噁心,腦袋脹脹的,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特別差,有一種窒息感。

清洗乾淨後,我電話給家裡,和父母表達了我此時此刻的狀態。沒想到,父母鼓勵我:“大家都在咬著牙堅持。”細心的媽媽問我:“是不是鼻炎又犯了?”幾年前因為下鼻甲肥大性鼻炎,通氣不暢,導致間斷頭疼,乾脆做了手術。電話裡,爸媽對我再三叮囑,個人體質不同,肯定感受不同,但是一定要尋求方法,克服困難。掛了電話,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回到宿舍,看到戰友發來暖心的信息:“我們是一組,又是一個小家庭!大家互相照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看著手機屏幕上的文字,我感動到淚目。住在隔壁的王宏雄(山西白求恩醫院)告訴我,大家都是靠毅力在堅持著,我也一定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晉鄂同心」“山西經驗”全面應用於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

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