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最後一公里,誰來保證一件掙9毛錢左右的快遞員權益?

18氪


保障員工收益的事應該是企業的事畢竟只有員工的權益得到保障員工才能安心工作!


VR全景商用製作


《快遞暫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收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快件無法投遞的,經營快遞的企業應當退回寄件人或者根據寄件人的要求進行處理。

快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涉及多方的利益都有各自的苦衷,有的人想要送貨上門,有的人卻不想,根據我的經驗,總結了三類群體,1.客戶在家,(老人,在家代孩子的婦女居多)這類客戶想讓送上門,這樣自己就不用下樓拿了,省時省力,2.有的客戶不在家,在單位,(年輕打工者居多)家裡沒人,快遞員想送貨上門都送不了,家裡沒人。3.還有一類群體,客戶怕自己的隱私洩露,這類群體體現在哪?面單上沒有詳細的地址,樓號,門牌號,沒有具體的收件人具體怎麼操作,只有快遞員自己和客戶溝通了,根據快遞暫行條例規定,快遞員必須送到指定地址,但實際情況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麼?網購的快件量太大了,每天數以萬計的快件,不是說今天多,明天少點,今天多我就遭罪給送了,每天都是這麼多,能送的完嗎?現實是,一個快遞員一天至少送200件,200-300高峰期,個別區域300-500個,打個比方,送200件,一個小區有10個件,要送20個小區,300個件要送30個小區,一個小區相隔1公里要跑20公里,算算就可以,一個小區10件都送上門,相當於10個地址,1個地址幾層樓,10個地址幾層樓,200個300個地址幾層樓,所以說網購全要送上門是不現實的,另一個層面講,一個件9毛200個180/300個270這是快遞員所有的收益。順豐德邦可能除外有補助,加油錢,吃飯,電話費,車損,這一切都包括在這一個快遞9毛裡,都送上門,快遞員一天能送幾個件,一個月能收益多少,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起早貪黑,一年沒有休息日,一個月掙不幾個錢,誰會幹。

因此,要想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快完善各類制度來進行協調,讓快遞服務更加規範的同時也更加人性化。


快遞員麥子的日常生活


最後一公里很難解決!像我們農村地廣人稀,從站點到各村最遠來回有80公里!不可能都完全送貨!然後,鄉村快遞總量也不多!送貨範圍5公里。一天也送不了幾個!也沒有多少錢了了!

像這種0.9元一單都沒有人送。上門自提也有0.5元。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單價也不一樣。0.9的應該是快遞發達地區。再低真的做不了了!到目前為止誰也保證不了。只有企業相互競爭,市場優勝劣汰。咬牙堅持幹。要麼做不了轉行吧!這個行業不好做,一年到頭不論颳風下雨,雷打不動都要上班!一年就過年休息一個星期。關鍵還掙不到錢!





黃田小吳


首先考慮區域化快遞聯盟,所有快遞應該聯合成立一個末端派送小組,這樣既能保證快遞的運送效率和業務員的收益,其次可以增加智能末端派送的設備;另外可以考慮從消費著購買商品時,加收一元的末端服務費


疆好有味


快遞業目前並不規範,快遞員沒有一點點的保障,只能等待大環境改善。等待行業洗牌吧!再沒有出臺其他辦法之前,還能掙錢的就忍氣吞聲繼續幹,憋屈點也挺著,掙不到錢的就趕快轉行!等到沒人幹了,快遞員成為一大缺口了,也許能有所好轉吧![淚奔][淚奔][淚奔]


秋舍1


現在面臨的不是保障快遞員利益的問題了,全國人民都存在這個問題,因此,大災當頭,我們考慮的不應該是個別群體的利益,而應該基本保障大眾的利益。快遞員肩負著群眾收發貨物的職責,基本物資供應對大眾來說至關重要,而作為快遞員如果能保障物流的及時及有效性,最後一公里,應該由物流企業認真考慮,完全可以找到像快遞櫃這類形式,以收發件公眾與快遞員無接觸方式處理,伴以視頻等形式完成。


霜滿地星滿天


現在現在做快遞是越來越難做了,不單單有客戶投訴,還有交通風險,不包吃不包住,一個月算下來,也沒有多少,還要當各式各樣的風險,老早,還有一塊多一點點,現在只有幾毛之錢,快遞櫃三毛,實際到手的只有七八毛,你有九毛已經算很不錯了,


何氏兄


面對當下社會消費環境不平衡了,這年頭“豬”都能漲價了快遞員作為人不能漲。。。國情啊


碧海蒼靈


快遞員工作不容易,其實大家的工作都不容易,只能互相理解,包容,平時多給快遞員師傅一些方便,能下樓,能出門自己取的件,儘量自己取吧。


H海闊天空N


錢讓老闆弄去了!快遞一個月八九千闊以,比廠工四五千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