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棟和支棟樓

支棟,字砥生,赤峰縣東水地村人,出生於地主家庭。他是民國年間赤峰縣的大地主兼工商資本家,是僅次於首富揚子彬的第二大富豪。曾擔任過本地的同盟會副會長、商會副會長、武裝商團團長、保甲事務所所長和商事公斷處處長等若干職務。

支棟和支棟樓

支棟的生年不能確定,不過通過有關資料,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出生的大致年份。據《紅山文史》第三集初俊傑的《支棟》一文記述:⺀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支棟和支桂考取為生員。″當年揚子彬、董承榮都是在二十歲左右取得秀才資格的,假設支棟的智商不比他倆低,也是二十歲左右考上的秀才的話(筆者查當地的一些教育志文獻,裡面清朝的秀才名錄中,上面都沒有列支棟的名字,估計他是捐錢買的秀才學銜。),那麼由此上推,他大約出生於1882年前後,要比揚子彬小十好幾歲。也就是說在民國元年,當揚子彬和支棟同時任赤峰同盟會正付會長之職的時候,前者是四十幾歲,後者是三十上下。民國三年(1914年)支棟出任商會副會長兼武裝商團團長之際(因為商會講究資歷,正副會長普遍都在三十歲以上,不會二十幾歲),若按他於1882年出生算,那他正好三十出頭,基本符合常理。

支棟和支棟樓

支棟是個富二代,起步資金來源於財產的繼承。他的父親支雲亭,廣有錢財,是東水地的首戶。支雲亭有三個兒子,長子支芬,次子支棟,三子支桂。他於生前把家產分給了三個兒子。支棟憑介著手中分得的這份遺產,開始了他的經商之旅。他於民國初期承包了赤峰縣全縣的屠宰捐。當時的屠宰稅屬於國家稅,由包商徵收,稅率很高,為牛一頭大洋一元,豬一口三角,羊一隻二角。據《熱河革命史大事記》第19頁記載:⺀凌源縣喇嘛洞郝魁臣包辦車馱捐,原包大洋二千七百元,實徵大洋一萬二千元,餘皆中飽私囊。″照此看來,支棟所包的屠宰稅,收入是個非常可觀的數目。支棟掘得第一桶金後,便在民國五年蓋起支棟前樓。

支棟和支棟樓

接著又在民國八年承包縣監獄的土木工程,並在第二年完工。該項目造價為21500元大洋,假如按淨利潤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他也就賺了將近五千塊銀元。(此項建監獄的工程監修是揚子彬,按照揚的做事風格,肯定會挖空心思地勒索支棟的,所以純利不會太多。)縣監獄峻工後,支棟又在前樓的後面建造了支棟後樓。由於支棟身為建築承包商,故而後樓的建設具有天然的優勢,造價一定比正常情況下較低一些。支棟樓建好後,支棟並沒有居住,而是用於商業出租。樓房的租金,再加上種植鴉片(民國七年以後才開始種植)和開燒鍋的利潤,此時的支棟已經躋身於赤峰街富商的行例。他在民國十三年為縣建第三女校一次就捐五千大洋,那時候錢硬,五千大洋能買幾處宅院,由此支棟的富裕程度可見一斑。

支棟和支棟樓

支棟建設的商業地產項目支棟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赤峰城區的地標性建築。支棟樓是解放前赤峰街工程造價最昂貴的個人建築,那麼當初蓋的時侯支棟花了多少錢呢?支棟樓共有二千平米,根據民國初期赤峰的物價水平(主糧小米二分一斤)和工資水平(小工工資每天二角)綜合判斷,即使是建築商的支棟,大約也得需要一萬五光洋。支棟樓要是放到現在的話,起馬也得用三四百萬元方能建成(建安成本),市價接近兩千萬元,稱得上豪宅中的豪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