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同一所大學,農村出身和城市孩子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山野果圈兒


其實現在不能單單論農村出生和城市出生,因為農村出生孩子家庭不一定窮,城市出生的孩子家裡也不一定富裕。也就是說整體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農村孩子代表著一部分人,城市的孩子代表著一部分人。

我覺得城市和農村最大的區別就是生活習慣還有視野問題以及家長的育兒觀念比較重要。我們不講特殊情況,只是說一說農村和城市比較普遍的一種差距。是自己的個人經驗,不求支持,希望可以理解。



家裡施加的壓力不同(心理負擔不同)

農村基本上家裡有兩三個孩子,如果一個孩子上學比較好的話,基本上要靠家裡所有的經濟來支持。因此父母可能施加的壓力比較大。比如前兩天和一個嫂子聊天,她的女兒現在上大學,她經常就和自己的女兒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媽媽現在累死累活的掙錢供你上學,你上不好就是對不起我,上好了找個工作自己舒服。這一方面可能農村的父母施加的壓力大一點,孩子的心理負擔重。

父母的態度不同(家裡的支持能力)



在農村裡,家裡上了一個大學的,大家都認為以後一定能找到工作,能享清福了、能幫家裡了。父母對孩子未來有很大的期待,其實現在除非是很好的大學,找工作也沒有那麼容易,有的家庭基本上靠孩子硬拼,孩子小需要拿出非常優秀成績,踏上求職的道路可能才會順利一些。有時候還是各方面能力的綜合

孩子的為人處世以及適應情況不同(孩子的適應能力)



農村出來的孩子,在大學裡可能更節儉一些,有的會勤工儉學。基本上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學習上或者是兼職上,對於各種關係的處理能力可能會差一些。

當然這些都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從自己的經歷說出自己的經驗。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你代表著一部分人。不是絕對,但是大家有同種經歷的人可以給號入座


瀟常媽咪


這個問題我收藏了好幾天,終於有時間好好回答下了。

我就是從農村考入某一線城市985的高校,當時我們宿舍8個人,4個本地生,兩個周邊城市生,只有我和另一位同學來自農村。

當年17歲的我帶著豪邁的心情第一次走出農村走出小城,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了我措手不及的一擊。\r

開學第二天和室友們去超市需要坐公交車,全程我都很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公交車,我故意站在她們後面仔細模仿一切動作生怕鬧笑話。\r

室友上車後都很自然的拿出公交卡隨意地那麼一放,就聽到“滴”的一聲。\r

我當時徹底蒙逼了,她們拿的是什麼卡,為什麼往那一晃就行了?\r

現在的孩子可能理解不了竟然有人不會坐公交車,當時我們的小縣城還真的就沒有公交車,只有去省城的長途汽車,是人工售票,所以我當時完全沒有公交卡的概念。\r

我認真地思考了幾秒,做了個自作聰明的舉動。\r

我拿出校園卡學著她們的樣子往儀器上一刷。\r

怎麼不響?\r

司機大叔帶著不耐煩的語氣用方言說:“公交卡!”\r

我更是懵逼,只好拿著那校園卡重複往儀器上刷。\r

一位室友看出了我的窘迫,她拿出自己的卡幫我刷了一下,這時我才看清她拿的卡是紅色的,而校園卡是藍色的。\r

後來這位室友私下送了我一張公交卡,我一直珍藏著,就算離開大學的城市我也留著那張公交卡。\r

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後來還發生過很多次類似的窘迫,但都沒有這一次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就是這件不經意的小事讓我意識到了我和大城市出身同學們的差距。\r

我沒有她們那麼多的漂亮衣服,不能像她們一樣隨心所欲的下館子,不認識明星,不追偶像劇,這些我都可以平常對待,因為這只是我在物質生活上和她們的差距,我並不認為我穿的沒她們好看吃的比她們差就比她們低人一等。\r

真正影響我的是精神上的貧乏。\r

口語課上她們可以很自在的和外教交談,而我卻連張口都很困難;計算機課上她們討論各種網絡名詞而我卻連最基本的word都不會用;假期她們經常結伴出遊而我只能做家教掙生活費。\r

她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對我來說成了奢侈品。\r

就是這種無處不在的差距讓我意識到考上重點大學只是我人生的開始。\r

我的大學我的青春都耗在了圖書館。\r

因為我知道我的未來不能向她們那樣隨心所欲的選擇,所以我拼命地學習,這才是我唯一能掌握的籌碼。\r

口語不行我就去後門小店買了個隨身聽一有空就聽英文原版電影的磁帶跟著練習,現在都還能記起亂世佳人中斯嘉麗的臺詞;電腦不好就去機房練習,沒人教就自己瞎琢磨,我到現在都很抗拒電子產品估計就是那時留下的後遺症。\r

於是我年年都能拿到專業獎學金。\r

大四第一學期我跟著某位專業課老師在工廠實習,忽然接到輔導員的電話,讓我趕緊回來參加學院的研究生推免面試。\r

我連夜買了火車票,站了5小時返回學校。當時我走在凌晨空蕩蕩的校園,激動得想哭。\r

我毫無意外的獲得保研資格,導員說有一天時間考慮要不要上。\r

不上我就可以馬上工作掙錢,上就意味著我還要花幾年家裡的錢。我和爸爸打了個電話,爸爸激動地說:“上!必須上!”\r

研究生有國家獎學金基本可以維持學費和生活費,再加上週末做家教,我的手頭忽然寬裕了。\r

當我攢下了第一筆5000塊時我認真地走進了曾經讓我膽怯的商場給自己買了一套衣服。\r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曾經只穿T和牛仔褲的土妞和穿合身連衣裙的姑娘交疊在一起,時光忽然在此刻靜止。\r

我感謝曾經經歷的貧窮,感謝曾經土土的自己,感謝無數個泡在圖書館的日子,感謝所經歷過的一切窘迫,正是這些我曾經以為的磨難成就了現在的我。\r

一年後我直升了博士,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第三類人。\r

博士生活不好過,科研做不下去,論文發不出來,每天都生活在焦慮中。每一次崩潰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我是自己唯一的依靠,所以我一定要走下去,就算是南牆也要走到頭。\r

所幸我終於順利畢業了。\r

畢業後有幾個選擇的機會,可以去國外繼續研究,也可以留在國內高校,每一個選擇都很好,這個時候我才真正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r

因為只有你超越了生活的磨難,才能真正擁有選擇的權利。\r

這個夏天我參加了大學同學聚會。\r

優雅的妝容,精緻的餐廳,親暱的密友,一切都恰到好處。\r

我忽然想起一篇廣泛流傳的文章“我花了10年才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又何嘗不是花了十年的時間?\r

此刻,我們之間已看不出差距,那段窘迫的青春彷彿水過無痕。但只有我心裡明白從自卑走向自信,從狹隘走向開闊,從農村走向世界所經歷的種種挑戰。\r

上了名校意味著你的競爭對象變成了出身良好的孩子,一開始可能他們在各方面都會比你優秀,相同的事情你要比他們花費成倍的精力才能成功,甚至你可能會遭受一些不公平,你能不能承受這種心理上的壓力?\r

面對無數的挑戰和困境,你是不是可以堅持不放棄?\r

那些拿到名校通知書的孩子是寒門貴子,還有更多的沒有拿到名校通知書的孩子,他們可以用另外一種奮鬥成就自己的故事。\r

人生有無數可能,即使沒有上名校,但若能抓住其它機會去努力奮鬥,積極面對困境,實現自我價值,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誰又能說你不是“貴子”呢?\r

寒門貴子,絕不是一次命運的逆襲,而是一場水到渠成的奮鬥。\r

(後記:越來越喜歡回憶往事,可能我開始老了。在網絡上寫出自己的心路歷程其實挺不容易的,我只是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告訴更多出身貧寒的孩子去奮鬥去努力去創造。即便我們在時代的洪流中非常渺小,也不要放棄自我掙扎。)


魏博士


我兒子在華中科技大學,同室裡,一個天津的,一個雲南的,一個河南的。我到學校去過兩次,和他三個室友都打過交道,第一感覺是河南和雲南(兩個都是農村的)的更自律,床上被子疊得很整齊,桌子上也收拾很整齊,性格都很靦腆。而我兒子和天津的,床上象狗窩,桌子上也很亂,性格相對大方些。農村孩子英語相對弱一點,其他功課差不多。穿著方面,農村的穿國產運動品牌,城裡的是耐克,阿迪,安德瑪,牛百倫這些品牌,生活費方面,城裡2000以上,農村的1500左右。其他區別是,城裡孩加了很多社團,農村孩子只加了一到兩個社團。因為社團活動都要交費,可能農村孩子節省些。其他外型上,農村孩子相對皮膚粗糙一些,城裡孩子白淨一點。其他都差不多。


驚豔一747


我念本科的時候,宿舍的同學三個來自城市,一個來自農村,所以對這方面有一定的瞭解。

農村的同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太講衛生(只針對我的舍友的真實情況),這跟他自己的生活環境有關。怎麼這麼說呢?剛入學第一天,他進宿舍,就習慣性地朝地下吐了一口痰,然後用鞋蹭了幾下,後來提醒了他,他就不會朝宿舍的地面吐了,但是隨地亂吐痰、吐口水的習慣,到畢業了都改不掉。這一點會極大的影響他的社交廣度。

還有就是農村的這位室友有點唯唯諾諾,害怕得罪別人,有些不好意思推脫的任務,他接下來之後會罵罵咧咧;同學約他去打球,他不想去也不會直接拒絕,反而會跟別人打太極,說天氣不好、人不夠這類的話,我算比較瞭解他的了,只要他沒一口答應的事,基本就是想拒絕。

再者就是,農村的同學基本沒有才藝,因為他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很多時候,他們上了大學也更願意學習,所以社交活動比較少。

考上同一所大學,只能說明兩個人成績差不多,農村跟城市的同學差異較大的原因,我認為還是來自各自不同的見識,來自個人素質、能力的不同培養方式。


在沙特留學的四川狗子


我之前聽婆婆說起過大伯哥的事情。

大伯哥高考的時候考上了清華,班裡的很多學生都是當地的高考狀元,大伯哥的高考成績在班裡排名靠後,倒數的那種。

但大伯哥是北京土著,父母在軍隊工作,他和我老公五六歲的時候就見過計算機,也經常在假期被父母帶出去旅遊。這在七十年代是很稀有的。

大伯哥在大學上學時和高中時期一樣自律,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在圖書館,中午會睡個午覺。成績逐漸上升,很快就到了班裡第一名,而後一直保持直到大學畢業,被保送到清華讀研。

班裡的一些同學在大學時就放鬆下來了,加上覺得城市裡什麼都有新鮮感,成績慢慢的就退步了。

個人覺得不一樣的是眼界,但產生差距的是自律。沒有眼界但自律的人,一樣可以取得成功。但如果沒有眼界又不自律的人,會很快被新鮮感所腐蝕。

就如同現在的富養閨女的理論:從小給了閨女好的,以後她就不會被一個包包給帶走。

但其實如果從小給不了孩子好的,但告訴她應該靠什麼樣的途徑可以得到?途徑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途徑帶來好的結果,壞的途徑帶來壞的結果,儘管可能一時風光。孩子有了底線認知就會自律不去觸碰,也一樣可以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


芝麻辰小七


同一個大學,甚至同一個宿舍裡,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確實存在不小的差異。這種差異不一定就是缺點,但總的來說,農村孩子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我當年上大學時,宿舍裡6個人,只有我一個人是縣城的,有兩個是鎮上的,但家裡不務農,做生意或者打工,另外3個人家裡則都是務農。從幾個人的對比上,我明顯感覺到幾個方面的差距,這與他們的生活經歷、家庭教育、經濟條件等有密切關係。

第一是缺乏自信心

相比多數城市孩子自信陽光,農村孩子更加內斂和低調一些,這是因為他們很不容易走出來,更害怕失去,因而害怕犯錯。因此,他們也不是在所有領域都缺乏自信心,在他們擅長的方面,還是很有自信的,但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卻往往非常缺乏自信,甚至自我否定,不敢去嘗試。我當年有個舍友,非常羨慕我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他有時也會寫兩段,但就是不敢投稿,我鼓勵了他好幾次,他才拿出一篇文章讓我幫他投稿,結果那篇文章沒被錄用,他從此就再也不投稿了。這樣的情況可能屬於個例。但總體來說,在嘗試新鮮事物和自我突破方面,農村孩子更容易自我設限,所以,在接受新事物時會比城市孩子慢半拍。

第二是社交投入少

農村孩子並不是不喜歡社交,但他們比較注重社交範圍。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交需要不小的花銷,而他們的家庭情況不夠支持這一需求。當然,也有部分人是因為存有自卑心理。我宿舍裡的3個農村舍友,大學4年,只有一起上課的同學、老鄉這樣的朋友,除此之外幾乎沒有朋友。而且,除了同班幾個女生外,幾乎沒有異性朋友,當然就更不用說談戀愛了。

第三是缺少生活情趣

這一點並不是說農村孩子沒有精神生活,這裡主要說的是在城市環境下的生活情趣。相比起城鎮孩子,他們的“靈魂”就顯得有些無趣。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缺乏個人愛好,因而也就沒有個人特色。不喜歡唱歌,聽音樂也就是網絡歌手那些口水歌,有的甚至不喜歡運動,籃球足球偶爾參與,但幾乎不會玩,羽毛球乒乓球這類小球,玩的更是慘不忍睹。生活情趣的缺乏一方面影響社交,另一方面也影響創新能力。所以,很多農村孩子執行能力強,但創新能力卻很弱。

除了以上三點,別的方面我感覺就差不太多了,這些問題也並不是每個農村孩子都有的。而且,多數農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更重感情、重信用,雖然在社交的廣度上不夠,但在社交的穩固性上卻是非常強的。

我有一個非常敬佩的師兄,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小時候家裡不好,受親戚朋友照顧,因此非常重感情,別人給他好處,他就會想辦法加倍還給別人,一來二往的,單位領導們就非常喜歡他,也非常信任他,現在他出來創業了,生意夥伴們也都很認可他。

結語

總得來說,農村孩子也許有一些先天性不足,但並沒有什麼致命的缺點,很多東西也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慢慢改變。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正視,也要有自主的認識,需要改的我們努力改,有的則不需要隨波逐流、為別人而活,保持自己的本色也很重要。

(文中圖片來自紀錄片《出·路》)


高校人才真經


農村與城市的孩子是有思維的差別的!


春節期間,我一個高中的同學從上海回了老家,聚了一下,席間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經歷多了也都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了。他說到,如果一個高三的學生在考試前睡過頭了,如果是城市的小孩他會怎麼辦?打的去考場!可如果是農村出身的小孩會怎麼做?跑步去考場!

這就是差別!思維的差別,是長期以來的物質條件對個人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造成的。

結合我自身的例子,我是1992年讀的高中,那時我已經住校了。生活費父母也會多少給一點,飯是在學校食堂打的,菜有2毛錢一份的,也有3毛一份的,但當時最貴的菜是6毛錢一份的吧。(高三那年高考前夕才推出了1元一份的菜),可是當時我是隻打2毛錢一份的菜,而且只是打半份,也就是隻要1毛錢就可以解決一餐飯。而且每次回家都告訴父母我還剩下多少伙食費,下週不應給這麼多錢了。一句話,生活就是節省節儉!越節儉越光榮越驕傲!

但是高三那年我吃虧了,因為讀書刻苦營養跟不上,我經常對著書看就頭暈,這種情況只有抬頭望遠才能平息一些。高三那年我再也沒有考過第一名了,高考的排名是我高中排名最差的一次!第七名!

農村的孩子懂事,體貼父母,不給家裡帶麻煩,但是,卻往往因此沒了遠見,沒了自我,甚至自卑。就算是與城裡的小孩考入同一所大學,膽量、見識、能力往往也會有差別。今後的發展呢,也各不相同!這裡並不是說農村小孩就不行,只是各有優缺點吧。目前,我的觀察結論是城市小孩基礎條件較好一些,像我們這樣工作了20年的同學,出身城市的同學整體上發展得比較好,如出國發展的同學多數還是出身於縣城的。

關注師範生活,探討高考學習問題。


師範生活


個人經驗:

1,文化差異。作為農村娃,我只能跟農村娃一起玩兒。城裡娃玩兒的東西我見都沒見過,聊天的話題我插不上嘴,穿著打扮時尚。

2,見識差距。作為農村娃,同時也是學生會成員。我策劃的活動,在城裡娃眼裡,又土,又沒意義。城裡娃策劃的活動,積極參與的人很多。

3,社會能力差距。作為農村娃,我語言能力弱,不夠自信,社交能力也一般。接人待物沒經驗。城裡娃,從小在家庭的薰陶下,能說會道,訓練出了比較好的處事能力。

4,家庭條件差距。吃的,用的,耍的,都不一樣。最重要的,畢業後的起點也完全不一樣。

在城市奮鬥了十幾年,我沒有資格享受生活,只能埋頭苦幹,尋求在城市徹底紮根。所有的理想,就是在城市生存下去。雖然有了車子,還有了兩套房子。爸媽也來到了身邊。但是,和不多的幾個真真的城裡人朋友相比。他們的理想,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我不敢奢望的。大學同學,還在聯繫的,也都是農村出身的。那些出身在城市的同學,我知道的,有移民的,有創業成功身價千萬的,有進了體制內的,有繼承家業的。總之,我不認識混得差的城裡娃。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為真正的城裡娃,我不希望我身上的農村娃的痕跡影響到我的孩子。


般若小石頭


在我看來,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很多差異。我身邊就有農村出身和城市孩子的朋友,我覺得他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但是,有些方面的差異,真的很難讓人忽視。

首先體現在對待金錢方面。如果兩個的每月生活費相同時,讓人很驚訝的是,農村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沒有規律,經常到了月末就沒有生活費了。而城市孩子雖然用錢也多,但是卻是有計劃的。我瞭解之後發現,農村有很多小孩都是留守兒童,被爺爺奶奶養大的,通常都是父母一次性給很多錢,自己支配的,到了沒錢的時候,爺爺奶奶也會贊助。而城市小孩通常都是和父母生活,他們的父母會交給他們理財方式。而且我發現農村的孩子經常把錢用來學習吉他,健身,繪畫或者是閱讀,他們覺得這些都是難得的提升自己的機會。

其次就是處理問題的方式。在我看來,農村孩子處理問題真的非常謹慎,也非常細心。比起同齡的農村小孩顯得保守謹慎,如果某件事會讓自己吃虧,那他們通常默默的忍受。而城市的孩子有時候會放大某個問題,極大的保護自己的權益,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應有的東西。我認為這可能也和長大的環境有關係。我一直覺得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比較有底氣,和老人一起長大的孩子真的會謹慎敏感,更加懂事。

第三個就是學習能力和對待學習的態度。農村的教育資源肯定是比不上城市的。兩人考上同一所學校,就證明了兩人學習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異。或許是因為農村的孩子從小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學習,興趣愛好發展的比較少,所以他們對學習知識和某項愛好都很感興趣也很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我覺得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消費和學習都非常重視且大力支持。但是,農村的孩子總感覺非常缺少安全感。記得某次去村裡支教,問到小孩子最喜歡那一天?小孩說是過年。不是因為壓歲錢,是因為到了那天爸爸媽媽都在家裡。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孩子的發展也不是特別受地域限制了,更何況他們都是家長的寶貝,都是社會的未來。在同一個起點,以後的每一步更重要。


小明談感情


在大學時期,我們都會遇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在四年的生活學習中,出身農村的同學和來自城市的同學,除了生活習慣的不同,在其他各個方面,其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差距。

首先是認知上的差距。

以前我上大學那會兒,隔壁班有個男生,來自農村,家境不是很好,學習很努力,年年拿獎學金,但他的錢全部用於補貼家用,自己用著老年機,沒有買電腦。大三寒假,學校和某知名雙一流大學聯合辦了個冬令營,這是一個能夠和頂尖學霸和老師一起交流的機會,名額自然十分寶貴。然而,那個男生因為需要自費,放棄了這個名額。後來一個成績不是那麼好的城裡同學去了,結交到一個喜歡自己搗鼓編程的頂級學霸,現在兩人一起創業,風生水起。這就是認知的差距。這是個信息的時代,也是個機遇的時代。把握住一個好的機會,可能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機會,從而走上不一樣的人生。這個男同學的認知讓他沒有意識到,他的認知停留在一有錢就拿回家,這樣的想法固然沒有錯,但如果他的認知水平稍微高一點,也許就會從手機、電腦或冬令營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機會。

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之間其次是眼界的差距。我大學有個來自某山區的室友,上高中時她第一次走出她們鎮,到縣裡,而上大學是她第一次到大城市。她第一次和我們逛商場,不懂廁所的水龍頭是自動感應的,傻乎乎找了半天開關。這只是個小細節,但也反映出了農村孩子真的沒有“見過世面”。


還有就是自信心的差距。優衣庫是個不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OK的地方,有的便宜,但她從不踏進,我們要去逛逛,她說要在外面等我們,覺得那不是她這種人該去的地方。儘管我們告訴她,裡面也有3/40塊的東西,她依然覺得很貴且不敢踏入。後來好不容易人進去了,也不怎麼敢去扒拉貨架上的衣服。可能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也充分反映出了部分農村孩子的自卑心理。我不配,我不敢,是他們心中對自己的常用詞。

不過,也有這麼一句話:“大學是做整容院”。這句話本來是形容很多其貌不揚的同學通過大學四年的時間讓自己的顏值提升了,但在顏值提升的同時,其實首先提升是的是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眼界,最重要的提升了他們自信心。因此,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可能剛開始會有較大的差距,但絕大一部分農村孩子會快速進步,迅速融入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