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推無接觸式公用設備使用 冀“芝麻開門”成為現實


甘肅推無接觸式公用設備使用 冀“芝麻開門”成為現實

   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已使用二維碼網上登記系統。圖為馬營鎮西堡監測點,車輛和人員進行電子掃碼登記。 鍾欣 攝

  (抗擊新冠肺炎)甘肅推進無接觸式公用設備使用 公眾冀“芝麻開門”成為現實

  中新網蘭州2月13日電 (張婧 高展)疫情當前,中國各地探索無接觸式公共管理和服務。比如,從人工紙筆登記,逐漸轉變為“掃碼過卡口”“電子通行證”“不見面服務”等一系列無接觸式智能公共管理平臺。

  “雖然電梯中備有牙籤、紙巾,但這並非長久之計,希望有更多智能化產品儘快研發出來。”蘭州市民張景泰說,疫情之前,公交車站、公園健身器材、電梯、單元門把手等公共設施設備,一直都有專人清潔,但並未消毒,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市民也都不在意。

  2月初,廣州有專家稱“門把手發現病毒,可能是其‘碎裂了的屍體’”,消息一經發布,正如張景泰所說,公共設施的清潔消毒一度成為網民熱議話題,相關單位相繼建設“無接觸式”公共設施服務管理平臺。

  為切斷病毒通過公用紙筆渠道的傳播,在西北偏遠的甘肅省通渭縣,此前也已推出二維碼網上登記系統。車主張杭林通過馬營鎮西堡監測點時,按照示意靠邊停車,手機掃碼後,“滴”一聲,頁面顯示基本信息填寫表,內容除個人信息之外,還精確到“出發地”“目的地”等村社信息,不到2分鐘,他便順利“通關”。

  此舉在當地推行以來效果明顯,線上登記替代原先“製表、發表、填表、收表、統計”等傳統工作方式,一來提高效率,基層幹部不再疲於奔命,交通壓力也得以緩解;再者,人員之間減少正面接觸,防止交叉感染。目前,二維碼登記信息在甘肅境內廣泛應用。

  不光往返車輛“掃碼過卡口”,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民眾出入住宅小區和村鎮路口,也都需要藉助微信小程序“亮身份”,手機完成信息登記後,點擊“我要進門”,或“我要出門”按鍵,才可取得“通行資格”,系統清晰記錄用戶一天之內的出入次數,以此有效掌握人員動態信息。

甘肅推無接觸式公用設備使用 冀“芝麻開門”成為現實

圖為蘭州公安檢查站自助申報填寫表。 鍾欣 攝

  與此同時,蘭州市榆中縣各物業小區也陸續上線使用疫情防控統計出入登記系統。線上排查、數據庫更新、後臺審核……“30秒,安全快捷。”

  多位受訪者提出,隨著智能化的建設,童話故事裡的“芝麻開門吧”或將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參加2019年研究生考試的大四學生王蔓說“不好估成績”,做了兩手準備的她找來網絡課程。她還與同學開玩笑說,如果通過筆試,複試會不會是視頻面試的形式?

  據甘肅省科技廳披露,該省防疫檢查卡口數據管理系統已研發成功,目前,正處於對疫情防控檢查卡口信息管理系統驗證階段,或將很快上線運行。

  這套系統具備豐富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可實時準確統計各類人員健康信息、車輛動態活動信息,如:統計返甘、返工、返校、返鄉、探親等不同類數據,分析當前人員流動意向;查詢目標車輛和人員的軌跡;各縣區的出入人口數量等。

  甘肅城鄉建設管理界工作者天清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提出建議,在不斷提升公共防疫體系建設的同時,還應注意無接觸公共管理和服務能力的提升,採取電子化、無紙化和網絡化的無接觸管控平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快速推進和覆蓋。

  此外,他還說,建議要加快推進公共設施設備無接觸使用技術的設計研發,針對原有公共設施,可運用智能對話、刷臉式開關等技術進行改造;針對新建公共設施設備,全面推行無接觸使用技術。這樣一來,減少了不必要接觸式疾病傳播的同時,還方便殘疾人使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