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手握軍權,為何還要躲避黃皓而去屯田?

金宏雲


姜維雖然是蜀漢大將軍,手握軍權,但不是絕對的軍權,特別是姜維在沓中屯田之時,已經是整個蜀漢北伐最後一次,強弩之末了。而姜維時代的北伐,前受費禕的制約,後被黃皓,諸葛瞻,廖化等人詬病,當然這裡面各人目的不同,諸葛瞻,廖化等是從蜀漢國家考慮,黃皓則是從個人利益出發。所以,在各種勢力的制約下,姜維最後一次北伐,能得到多少軍隊?姜維為什麼一改魏延時期的漢中層層防守的防務體制呢?就是為了抽出一些機動部隊來充實北伐軍。



其實換成魏延,這會這麼做的。因為,魏延的層層防守是漢中之戰結束之後,針對抗拒曹操的。如果要併吞曹魏偏將之十萬,也需要如姜維一樣退守二城和陽平,放敵人入小平原,再聚而殲之,這些大飛熊分析過,這裡順便一提。總之,姜維的軍事能力沒有問題,問題是蜀漢的底子太薄,也經不起折騰,越到後期越不可能給姜維充足的兵力去北伐,蜀漢輸不起呀。蜀漢滅亡後,根據《蜀記》,蜀漢“領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所以,蜀漢這十萬二千士兵還要分給成都(中央),漢中,南中,永安四個軍區。



因此,姜維最後一次北伐以及後來在沓中屯田,軍隊成分屬於成都軍區中央軍的一部分和從漢中防務抽調出來的一部分。就在第二年,鍾會治軍關中,朝廷在姜維的強烈要求下,才派右車騎廖化支援沓中,左車騎張翼和輔國大將軍董闕,支援陽安關口。所以,廖化,張翼,董闕都屬於沓中姜維的管轄,在沓中的姜維最多擁有一部分軍權,連手握重兵只怕都很勉強。至於姜維為什麼選擇沓中一地屯田,主要是姜維北伐路徑一直是繞道秦嶺,出隴右,羌氐之地為主,進可攻。曹魏如果從陰平小路來襲,也要經過沓中,退可守。當然,無論怎麼守,曹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太大,最後還是滅亡了。



可是,姜維為何如此懼怕黃皓,搞得不得不選擇在外屯田呢?這其實和當時的蜀漢朝廷環境,以及姜維早期經歷有關。上文說了,黃皓針對姜維,是因為要讓閻宇取代姜維,而且姜維要求殺黃皓一事又被劉禪拒絕。諸葛瞻等人想制約姜維,是怕把蜀漢不多的本錢丟了。兩派都不支持,成都的政治環境對姜維很惡劣。再看當年姜維是怎麼歸降蜀漢的呢?就是因為當年姜維的曹魏上司,天水太守馬遵,猜忌姜維,梁緒等人,將他們拋下,不讓他們進滷城,後回冀城又被拒絕驅逐。所以,姜維等人成了沒孃的孩子,只好歸投了諸葛亮。有了這種早年的經歷,姜維又不想再次易主失節,只能屯田沓中避禍了。


大飛熊騎士


姜維,字伯約,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臣,本來姜維開始的時候並非為蜀漢效力,是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姜維才投向了蜀漢。姜維頗有才智膽略,因此受到諸葛亮的器重。


諸葛亮在去世後,姜維被封為輔漢將軍,封平襄侯,後又升為衛將軍,和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到費禕去世後,姜維也開始正式掌握軍權。

姜維因為曾受諸葛亮的器重和任重,而諸葛亮北伐多次卻一直沒有成功,所以姜維要實現諸葛亮北伐曹魏的遺願,於是姜維也多次伐魏。

然而姜維雖然勇氣可嘉,卻還是沒能實現恢復漢室的遺願,並且蜀漢本來相對曹魏就弱。又經過姜維數次北伐戰爭之時,所以蜀漢的國力也頗為消耗。姜維北伐也遭到反對。

而當時蜀漢朝廷有宦官黃皓弄權、亂朝廷。黃皓也要廢掉姜維,然後要培養別的將軍,以便於他專權。姜維知道黃皓弄權,所以請求後主劉禪殺了黃皓。


黃皓既然弄權,那就說明他頗受劉禪的信任,所以雖然有姜維請求殺黃皓,但是劉禪卻不願意殺黃皓。只說黃皓就是一個小人,沒有必要太在意。而只是讓黃皓向姜維請罪。

姜維見後主劉禪不肯殺皇黃皓,同時黃皓在朝廷裡的勢力關係又頗大,姜維擔心對自己不利,所以姜維就請求在沓中屯田,不敢回到成都。

那姜維手握重兵,為何還要躲避去屯田呢?

首先,姜維雖然手握重兵,但是他和諸葛亮一樣,都對蜀漢忠心耿耿,不願做有違聖命之事,姜維雖然有重兵,但這卻是蜀漢的兵,他是蜀漢的將。


既然後主劉禪不肯殺黃皓,他又怎麼能私自動手呢!劉禪不肯殺黃皓,換句話說,就是在保黃皓,姜維又怎麼違背聖意呢!

其次,黃皓既然能在蜀漢朝廷中弄權,就說明他在朝中還是有一定的勢力,黃皓是小人,此次姜維請求殺黃皓,但劉禪卻不肯殺。

黃皓沒被殺,那黃皓心裡是深恨姜維的,若之後黃皓再在後主劉禪身邊進讒言,說姜維的壞話,那時姜維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不要說實現恢復漢室的遺願,就連保住性命就難。


最後,姜維身負重任,不僅有諸葛亮對他的厚望,而且姜維當時可謂是蜀漢軍事方面的支撐,抵抗曹魏還是要靠姜維。姜維知道自己的重任,他不能以身犯險,那樣不僅對他自己不利,而且對蜀漢也不利。他要留得有用之身為蜀漢效力,所以姜維雖然手握重兵,卻躲避黃皓去屯田。


中孚鑑


其實當時姜維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朝堂之上的排擠已經讓他幾乎無法在蜀漢立足。


在古代王朝中,我們往往認為具有統兵之權的將軍們一般不會容易被帝王制衡,但是這種人往往都視朝內外都是他的勢力,這樣一來才能確保自己勢力的延續和鞏固,可是在三國中姜維雖然貴為蜀漢的大將軍,可是在朝堂之上的姜維可是沒有自己的勢力的。


或者說,姜維的蜀漢政權體系之中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


而在侍中陳祗病逝之後,宦官黃皓完全掌握了中央的權力,有好幾次想要合謀將姜維搞掉,可是就姜維礙於宦官黃皓的勢力跑到沓中屯田去了,黃皓無法找到合適的理由整治他。


而姜維的權力又是寄生於皇權之中的,一旦皇權覆滅或者劉禪不喜歡他,對於朝堂之中沒有勢力的姜維而言,著實是十分危險的處境。


我們所知道的權臣司馬懿,它不僅擁有統兵之權,更是在朝堂之中遍佈了眼線,甚至都是他的人想要扳倒這樣的權臣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可是姜維的弱點正是在朝堂之中。


蜀漢後期的劉禪,沒有了蜀漢四相的扶持和幫助,在宦官黃皓的後忽悠下,已經對這個小宦官言聽計從,甚至國家都要將要滅亡了,還相信宦官黃皓所說的胡話,姜維之所以跑到沓中屯田其實並不是害怕黃皓會弄死他。


恰恰相反,他知道自己鬥不過朝堂之上的那些臣子和宦官,可是如果姜維在外面的話,黃皓也沒有辦法將他的職位給突然卸掉,做事情總得有一個師出有名的由頭。


更何況作為統軍大將,也不可能率軍逼近成都讓劉禪將黃皓搞掉,姜維不會這樣去做,也不可能這樣做。沓中屯田也恰恰展現了姜維聰明的一面,在朝堂黃皓可以找到千百種理由利用劉禪給與的皇權來整治他,可以姜維一旦在朝堂之外,黃皓壓根就沒有辦法整治姜維。


為什麼?


因為劉禪不是傻子,再次之前姜維曾經上書說劉禪搞死那個黃皓,可是劉禪沒有,但是劉禪卻讓黃皓給姜維道歉了,這也恰恰證明,劉禪不會輕易的撤掉姜維的統兵之權。有了劉禪的這一層相對薄弱的袒護,即便是宦官黃皓的朝堂勢力有多麼強大,他也無法染指到朝堂之外。


所以沓中屯田其實並不是姜維害怕,而是一種求生存的方式。


歷史總探長


姜維虛火上升

一、姜維此人在三國演義中的大肆渲染,彷彿如同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其實不論三國志還是其他歷史典籍中,不過是其著力培養的年輕幹部之一而已。因其生於天水,隴西有名望,可以替代馬超身死的空檔而已。比較之下,羅憲憑藉一己之力,能夠抗衡整個東吳的波浪性進攻,他不過爾爾。

二、作為降將,他在蜀漢的政治版圖中能夠崛起,無非是靠諸葛亮留下的政治遺產,不過那點資歷,也就是能在軍中服眾。在內政上,主要還是依靠劉禪對他的信任。劉叔一生氣,後果就很嚴重。他不跑,等著劉叔生氣嗎?況且諸葛瞻還在那邊看他不順眼,成都自然是一口大火鍋。羅貫中沒辦法,實在給他找不到好朋友,只好配了個夏侯霸。

三、屯田所在也很有講究的。沓中之地,不但遠離蜀漢,而且還靠近魏國邊境。另外,更重要時,諸葛亮收姜維時期,從他老家遷來了一千多戶居民,都是鄉黨。同時,作為隴西人士,與同樣從魏國來到此地居住的羌氐部落,也是關係匪淺。如果成都方面要殺姜維,必定投鼠忌器。一是漢中是益州的門戶,鍾會就是從這裡開始進擊的。二、姜維的選擇忒多,要麼自立投魏,要麼帶兵投魏,都是禍害。

所以,姜維的小腦袋瓜聰明的緊,保命第一。


江琯


那不是為了躲避黃皓,那是為了不跟劉禪出現正面衝突,畢竟劉禪是君主。黃皓作為一個劉禪的代言人,得罪了他,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姜維深受諸葛亮影響,不可能幹出來擁兵自重的事情的。這點人品還是有的,起碼諸葛亮沒有看錯他。九伐中原雖然說是無功而返,最後自殺身亡,但是對蜀國劉禪的忠心,絕對無可挑剔。寧可不要性命,也要克復中原。這是武侯和姜維品質的亮點。


用戶50262224736


畢竟是蜀國降將,如鋒芒太露。必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