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能體外培養嗎?

冰日曖陽


2月13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呼籲廣大已經康復的患者可以捐獻血漿,來幫助還在痛病魔做鬥爭的病人。


相信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各位朋友,都應該看到了這條新聞。

那麼,什麼是抗體?為什麼可以用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1.人體的免疫系統

人體的免疫系統分為特異性免疫系統和非特異性免疫系統。我個人對於他們的理解是這樣的。

非特異性免疫相當於人體的抵抗力,平時幫助人體抵抗一切外來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犯。有的人可能非特異性免疫比較強,那麼抵抗力就比較好,不容易生病;相反有的人非特異性免疫較弱,那麼抵抗力就差。

但是非特異性免疫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麼都能防得住。當非特異性免疫沒防住,那麼特異性免疫這個時候就出馬了。

特異性免疫又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主要是B淋巴細胞主導,細胞免疫是T淋巴細胞主導的。當病毒進入到細胞裡面,這個時候是細胞免疫發揮作用;當病毒、細菌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在細胞外的時候,就是體液免疫起作用。



2.什麼是抗體呢?

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是體液免疫產生的。我們以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為例,當病毒進入體內,我們稱之為抗原,抗原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時候體液免疫起作用,B淋巴細胞被刺激後轉化成漿細胞,漿細胞分泌針對冠狀病毒的抗體,抗體與病毒結合,這個時候人體的吞噬細胞就可以吞噬病毒,進而消滅病毒了。

3.痊癒患者的抗體為什麼可以幫助其他人呢?

前面說過了,抗體是一種特異性的蛋白質,只是針對相應的病原體。因此,痊癒的患者體內的抗體是可以用來救治其他人的。

這種方法其實早在2003年SARS時期就已經用過了,2003年終南山院士也呼籲過廣大痊癒患者捐獻過血漿。

這種方法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因為已經有病人進行了嘗試。如圖所示。

痊癒患者捐獻的抗體有用,那麼對於,捐獻者來說,會不會有害呢?

我想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不懂的話,讓患者捐血漿,心理肯定不願意。畢竟剛剛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對於那些恢復比較好,身體狀況好的人來說,是沒什麼危險的。

人門擔心的無非兩條,獻血對身體本身的影響。還有就是獻血後體內抗體少了,會不會繼續得病。

  • 對於第一個擔憂,我想恢復比較好的人是沒什麼問題的,畢竟人體自身是可以生產血液的,而且無償獻血也是社會上在宣傳的。
  • 對於第二個擔憂,獻血後體內抗體減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短時間內不會再次被感染也是很明確的。有一位專家好像講過,半年內對新型冠狀病毒都是有抵抗力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體免疫系統在產生抗體的同時,還會產生一種記憶B細胞,顧名思義,具有記憶功能,這種細胞已經記住冠狀病毒了,下次新型冠狀病毒進來,記憶細胞能夠很快的識別,並且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正是因為有這種記憶細胞,因此現在才提倡打疫苗。但是,可能記憶細胞留在體內會被消耗或者死亡,有的疫苗可以終生免疫某些疾病,有的疫苗接種後,還要定期補種一次,比如乙肝疫苗。

針對,使用痊癒患者抗體來治病,目前存在那些問題呢?

雖然,使用抗體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以為這樣,對新冠肺炎可以鬆一口氣了,我想還為時過早。我想還存在下面這些問題。

1.重病人多,痊癒病人少。如下圖,截止2月14日13點,重症1萬多人,治癒人數6千多人。

2.這6千多人裡面,身體狀況,不適合獻血的,要去除一部分,那些不願意獻血的也要去除一部分。剩下來還有多少。

因此,靠這種方法來打贏這場仗,我覺得不太現實,但是對於重症病人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

既然抗體效果那麼好,可以體外培養嗎?

其實抗體說培養,我覺得用處不是很準確,應該用製備會比較恰當,因為抗體是一種蛋白質,就像藥物一樣。

那麼,抗體是否可以在體外製備呢?

理論上當然是可以的。因為現在市面上就有這樣的藥,主要用在腫瘤病人靶向治療方面,比如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等等。這些靶向藥物都是單克隆抗體藥物。

再來看看,單克隆抗體製備的原理(如圖所示)

  • 首先,取實驗老鼠,將病毒打入老鼠體內,等老鼠產生抗體後,將老鼠的B淋巴細胞取出來。這時候的B淋巴細胞是可以產生特異性抗體的。
  • 再取老鼠的腫瘤細胞,腫瘤細胞的特性就是不斷的分裂增殖。
  • 然後,將B淋巴細胞和腫瘤細胞融合,取融合細胞。這種融合的細胞就同時具有兩種特性,一是可以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另一種是可以不斷的分裂,這樣就不會死亡。
  • 再然後後,通過某種培養基將融合的雜交瘤細胞篩選出來。(這種培養基的特性是隻有雜交細胞可以活)。
  • 最後,培養雜交瘤細胞,然後這些細胞分泌抗體,這樣就可以得到抗體了。


但是,遺憾的是,這只是理論,理論上講的很簡單,實際上操做起來卻很難。就算可以做出來,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出來的。因此,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說,是來不及的。

我是堅持科普的陳大夫,你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石佛山下小醫生


抗體可以體外培養產生,而不是抗體可以培養。抗體是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抗原刺激產生的中和抗原達到清除外界病原體的效果的蛋白質。抗體是蛋白質不能直接培養,但可以通過抗體工程培養產生。

已治癒患者體內產生的抗體可以篩選出來去幫助危重症患者度過難關,大大降低疾病死亡率,但這不是可持續的辦法,只是暫時性的。

目前可以通過已知的抗原大批量製取所需要的抗體,現在也已經在廣泛應用。最常見的就是醫院檢驗科檢測試劑的應用。現在人體激素類的檢驗基本上用的都是免疫發光法。就是將要檢測的激素蛋白序列去刺激免疫小鼠,羊或者馬這類動物來產生大量的多克隆抗體。或者利用細胞雜交瘤技術,將產生單一抗體的漿細胞和鼠瘤細胞雜交,然後就可以無限體外培養產生單克隆抗體。理論上可以利用現在的病毒蛋白去免疫動物產生漿細胞,然後篩選出來製成單克隆抗體,但是動物源性的抗體進入到人體就是一種異源性物質,人體會排斥,所以基本上很難應用到人。但可以用人體漿細胞產生的抗體去治癒相應的疾病,但是人源的抗體很少,不像動物源性的可以大批量製取。


大釗Eleven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抗體可以體外培養嘛,如果可以的話那不是不需要病人要獻血漿的。

用治癒者的血漿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原理就是血漿中含有特異性(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抗體從何處來。

人體的特異性免疫細胞可以分為T細胞、B細胞,這兩種細胞的功能不甚相同。

T細胞負責細胞免疫,就是直接攻擊病原體,簡單粗暴。著名的HIV就是攻擊一種T細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大幅度下降。

B細胞就比較聰明瞭,它不會自己上,他會分泌一種東西去對付病原,這就是抗體。

當然其實B細胞跟T細胞的作用遠比這複雜,這只是簡述。

我們現在知道了B細胞分泌抗體,那麼是不是把B細胞提取出來再在體外大規模增殖用以分泌抗體,這種療法可行嗎。

從理論彷彿比較簡單,那麼實際操作可行嗎?其實操作的難度比較高。

病人痊癒後,在他們的體內會產生抗原特異性的B細胞。這些細胞會少量存在於外周血液中。通過不斷的篩選,將這些B細胞捕獲,通過序列的擴增和分析,便可以得到有效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序列,隨後便可以在體外製備。

通過現代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治癒者的血液,分析並且拿到可以有效的中和病毒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序列,用以治療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發生。

這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是一種良好的治療和預防手段。 這種抗體具有高親和力、高特異性、毒副作用小的特點,可以克服動物源抗體及嵌合抗體的各種缺點。

不過,這種方法雖然解釋起來很容易,但是實際操作中卻存在種種技術難題。 首先,抗原特異性B細胞在外周血液中含量十分稀少。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外周血中分離到的抗原特異性B細胞比例僅為19/500000。 分離到B細胞後,對其序列擴增和測定的靈敏性,特異性要求也十分高。即使擴增出序列,表達出抗體,抗體的中和效果也需要進一步的鑑定。

因此,看似簡單有效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的工作量和困難程度都是巨大的。

我們都喜歡可以早日開發出更好的辦法,相信所有的科研人員都在努力。

如果有突破性的進展肯定會及時跟我們講的。這時候提振公眾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歡迎關注我,專注醫學科普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樓主沒有弄清楚抗體到底是什麼,抗體是指機體由於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蛋白質。

蛋白質不屬於生物,是種物質。培養皿只能培養生物,像病毒、細菌等等。

我們從小接種疫苗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形成體內記憶。

下次病毒再次入侵,抗體能迅速識別並作出攻擊狀態,消滅病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