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汽車行業會迎來什麼轉變?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的影響?

今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汽車產銷數據,可謂是一片慘淡。具體來看,1月份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8%,其中商用車方面同比下降6%;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 20%;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暴跌54%。

面對如此慘淡的數據,中汽協表示,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將會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將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預計會有一定的反彈,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對,的確是不容樂觀,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主要先看最慘的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下降這麼大的原因本身除了疫情的因素外,另外就是特斯拉的強勢衝擊。

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佈國產Model 3的標準續航版降價,從35.58萬調整至32.38萬元,在此基礎上加上24750元的新能源補貼,最終起售價為29.9萬元,降幅接近16%。

特斯拉Model 3跌破30萬元的門檻,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價格上都是一件標誌性的事件。


後疫情時代汽車行業會迎來什麼轉變?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的影響?

特斯拉本身就是定位高端市場,品牌、車的質量、用車的體驗都要遠遠高於國內的新能源車。

此次將價格降到30萬,也就是說明30萬左右的市場自主品牌是比較難以染指的,我們再看一下去年的數據,由於Model 3的銷量激增。特斯拉全球銷量增長達到47%。

後疫情時代汽車行業會迎來什麼轉變?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的影響?

而比亞迪、北汽、奇瑞紛紛都是出現了大幅的下滑,奇瑞的銷量下滑幅度超過了30%。

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普遍蕭條。雖然在今年的1月1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繼續退坡。

但很難說2020年國內的新能源車行業會有很大的改觀,國內新能源車的幾個核心問題電池不過關、續航里程差、充電樁普及率低目前看短期內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核心還是技術,如果沒有核心技術上的提升,就算國內新能源車的公司退守到10萬到20萬左右的價位,隨著特斯拉供應鏈逐步本土化,也將很快被淘汰。

再來看乘用車

自2018年7月開始國內乘用車市場進入負增長開始,已經持續16個月,這是歷史週期上最長的一次。

主要原因和樓市也有一定的關係,2017年開始全國房屋竣工套數增幅較緩,17年和18年的乘用車銷量與房屋竣工套數比分別達到3.57和3.54,這自然而然地就引發了停車緊張。

而且2018年開始購置稅優惠政策開始逐漸取消,加上近兩年保險、停車等費用的提升再次整體抬升了乘用車消費成本。

展望今年,在國家未來可能會出臺穩消費的一些政策下,2020年中國乘用車銷售預計最多也就是低速增長,其中以日系為代表的高性價比乘用車或將是今年消費的主力軍。

最後簡單看一下相對好很多的商用車

疫情之後,隨著穩經濟的基建投資的預期和國內專項債額度再次增加。應該會拉動工程類商用車的消費。

後疫情時代汽車行業會迎來什麼轉變?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的影響?

另外2020年商用車市場受環保治理、國三標重卡加速淘汰,商用車會進入更新高峰。

2020年商用車是否能挽回局勢可能比較依賴於重卡是否能延續高景氣度。

祝願此次疫情早點過去,祝願每個人平安!共同關注疫情,一起為國祈禱,我是非君,歡迎關注 一起看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