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中小学现在已经正式开学了。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完全打乱了全国人民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他殷殷地嘱咐着大家,可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地去了武汉前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场上,成千上万的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志愿服务者等等,都在用生命与病毒抗争。他们尽管岗位不同,但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做到守土尽责,每一份工作中,都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很多人,在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如今,初高中的网课开始了,我们需要在网课中开辟德育教育的课堂,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介绍这些特殊战场上的英雄,宣扬他们义无反顾的抗争精神。

01

德育教育,就是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德育教育,让孩子们读懂抗疫精神,读懂勇气和担当,读懂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心手相连的强大凝聚力量,我们最终会战胜疫情。

读懂“主动请战”,驰援武汉这种最朴实的担当。危急时刻,热血中国医生,纷纷签下请战书,驰援武汉!在这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生命危险的抗疫战争中,“主动请战”看似只是四个字,但是这背后的深情和担当让人感动,令人动容。“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已经有两个儿子,生死置之度外”……从这些让人心生敬意的故事中,我们要让孩子们感悟“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涵。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读懂“捐鄂物资”是驰援武汉最深情的告白。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地”,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界组织、企业机构、热心人士纷纷动员起来,一份份爱心,涓流成海。源源不断的物资、现金都对准一个方向:武汉!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这堆积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一份份关爱,是战胜疫情的磅礴精神动力。

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这种凝聚人心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德育课堂,就是要宣扬这些英雄,宣扬他们的事迹,宣扬他们的精神,让这种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02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为什么需要在网课中开辟德育教育课堂?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久远。为什么中国能在历史的河流中长存?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是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保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先进性,才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经久不衰的法宝和真经。

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一是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道德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的需要。二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必须用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教育我们的受教育者。

德智体美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相对于智、体、美、劳,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更核心更基础的作用。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使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能生存下去;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培养出来的人能服务于社会,以促进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一场疫情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也涌现出了一个个抗疫战场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无法在前方厮杀,却可以在后方教育我们的孩子向这些英雄们学习。

03,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网课中开辟德育教育的课堂呢?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们上一堂疫情防控教育课。疫情防控依然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千万不可懈力松气。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要教育我们的孩子服从学校管理要求,自觉上报个人外出、身体自检、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教育孩子们服从社区管理,尽量“宅”家不外出,自觉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要教育孩子们居家讲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分餐制。

要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向孩子们宣传疫情防护知识,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应对疫情的一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教育孩子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关注、善待别人的生命。

当然,如果只是讲这样一两堂课,肯定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德育教育是渗透教育,要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感,来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影响。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在中小学所有科目的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都十分丰富。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

青少年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不可能整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德育教育中,我们还要注意与养成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要求相结合,注意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

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对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严格的要求,正确引导,还要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

04

德育教育并非一日之功,那种妄想通过几节课就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

当今社会的复杂化,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和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德育教育是一个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久性的、日常性的工作,必须常抓常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德育工作具有整体性和局部性。要求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承担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平时对学生严格、大胆地管理,既教书又育人,力求逐步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

德育工作也具有具体性和切实性。需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培养和大胆使用班级优秀干部,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班级干部队伍,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作好各项工作。当老师的,需要及时给学生干部指导、鼓励和支持,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

德育工作还具有外延性和连续性。我们要注重德育工作的校外延伸。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沟通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渠道,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保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注重舆论宣传,对学生中的好典型、好行为大力表彰宣扬,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有人呼吁要在网课中讲讲抗疫英雄,可是,这真的不够


而在当前的情况下,疫情防控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实践,谁也无法置身事外。作为老师,我们要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吸收一些养分,并将其输送给我们的孩子,铭记那些无私奉献精神,告慰那些逝去的生命。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与伟人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没有感天动地的业绩。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我们要不放弃,不懈怠,用善良、坚持、责任和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