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藍牙技術從1.0到5.0的變遷歷史

目前,藍牙已經成為最龐大的無線通訊技術之一,被應用在智能家居、消費電子、智能穿戴設備、儀器儀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安防設備、汽車設備、遠程遙控等各類產品中,滲入到各個行業及領域。藍牙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藍牙(Bluetooth)一詞取自於十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HaralBluetooth。而將“藍牙”與後來的無線通訊技術標準關聯在一起的,是一位來自英特爾的工程師 Jim Kardach。他在一次無線通訊行業會議上,提議將“Bluetooth”作為無線通訊技術標準的名稱。


前世今生:藍牙技術從1.0到5.0的變遷歷史

什麼是藍牙

簡言之,藍牙技術讓各種數碼設備之間能夠無線溝通,讓散落各種連線的桌面成為歷史。有了藍牙無線技術,你就可以輕鬆連接你的電腦和便攜設備、移動電話以及其它外圍設備在9米( 30英尺)距離之內以無線方式彼此連接。

相比於其他無線技術紅外、無線2.4G、WiFi來說,藍牙具有加密措施完善,傳輸過程穩定以及兼容設備豐富等諸多優點。尤其是在授權門檻逐漸降低的今天藍牙技術開始真正普及到所有的數碼設備。不過,藍牙這一路走來也並非完美,從1.0到4.2 再到現在的5.0,是一個不平凡的歷程。

前世今生:藍牙技術從1.0到5.0的變遷歷史

圖源:BlueAPP

藍牙簡史


藍牙的歷史實際上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藍牙的核心是短距離無線電通訊,它的基礎來自於跳頻擴頻(FHSS)技術,由好萊塢女演員 Hedy Lamarr 和鋼琴家 George Antheil 在 1942 年 8 月申請的專利上提出。他們從鋼琴的按鍵數量上得到啟發,通過使用 88 種不同載波頻率的無線電控制魚雷,由於傳輸頻率是不斷跳變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能力和抗干擾能力。

起初該項技術並沒有引起美國軍方的重視,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才被軍方用於戰場上的無線通訊系統,跳頻擴頻(FHSS)技術後來在解決包括藍牙、WiFi、3G 移動通訊系統在無線數據收發問題上發揮著關鍵作用。

藍牙技術開始於愛立信在 1994 年創制的方案,該方案旨在研究移動電話和其他配件間進行低功耗、低成本無線通信連接的方法。發明者希望為設備間的無線通訊創造一組統一規則(標準化協議),以解決用戶間互不兼容的移動電子設備的通信問題,用於替代 RS-232 串口通訊標準。

藍牙技術變遷歷史

第一代藍牙:關於短距離通訊早期的探索

1999 年:藍牙 1.0

早期的藍牙 1.0 A 和 1.0B 版存在多個問題,有多家廠商指出他們的產品互不兼容。同時,在兩個設備“鏈接”(Handshaking)的過程中,藍牙硬件的地址(BD_ADDR)會被髮送出去,在協議的層面上不能做到匿名,造成洩漏數據的危險。

因此,當 1.0 版本推出以後,藍牙並未立即受到廣泛的應用。除了當時對應藍牙功能的電子設備種類少,藍牙裝置也十分昂貴。

2001 年:藍牙 1.1

藍牙 1.1 版正式列入 IEEE 802.15.1 標準,該標準定義了物理層(PHY)和媒體訪問控制(MAC)規範,用於設備間的無線連接,傳輸率為 0.7Mbps。但因為是早期設計,容易受到同頻率之間產品干擾,影響通訊質量。

2003 年:藍牙 1.2

藍牙 1.2 版針對 1.0 版本暴露出的安全性問題,完善了匿名方式,新增屏蔽設備的硬件地址(BD_ADDR)功能,保護用戶免受身份嗅探攻擊和跟蹤,同時向下兼容 1.1 版。


第二代藍牙:發力傳輸速率的 EDR 時代

2004 年:藍牙 2.0

藍牙 2.0 是 1.2 版本的改良版,新增的 EDR(Enhanced Data Rate)技術通過提高多任務處理和多種藍牙設備同時運行的能力,使得藍牙設備的傳輸率可達 3Mbps。

藍牙 2.0 支持雙工模式:可以一邊進行語音通訊,一邊傳輸文檔/高質素圖片。

2007 年:藍牙 2.1

藍牙 2.1 新增了 Sniff Subrating 省電功能,將設備間相互確認的訊號發送時間間隔從舊版的 0.1 秒延長到 0.5 秒左右,從而讓藍牙芯片的工作負載大幅降低。

第三代藍牙:High Speed,傳輸速率高達 24Mbps

2009 年:藍牙 3.0

藍牙 3.0 新增了可選技術 High Speed,High Speed 可以使藍牙調用 802.11 WiFi 用於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傳輸率高達 24Mbps,是藍牙 2.0 的 8 倍,輕鬆實現錄像機至高清電視、PC 至 PMP、UMPC 至打印機之間的資料傳輸。

藍牙 3.0 的核心是 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這是一種全新的交替射頻技術,允許藍牙協議棧針對任一任務動態地選擇正確射頻。

功耗方面,藍牙 3.0 引入了 EPC 增強電源控制技術,再輔以 802.11,實際空閒功耗明顯降低。

此外,新的規範還加入 UCD 單向廣播無連接數據技術,提高了藍牙設備的相應能力。

第四代藍牙:主推“ Low Energy”低功耗

2010 年:藍牙 4.0

藍牙 4.0 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藍牙綜合協議規範,將三種規格集成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 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功能,提出了低功耗藍牙、傳統藍牙和高速藍牙三種模式。

2013 年:藍牙 4.1

藍牙 4.1 在傳輸速度和傳輸範圍上變化很小,但在軟件方面有著明顯的改進。此次更新目的是為了讓 Bluetooth Smart 技術最終成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展的核心動力。

2014 年:藍牙 4.2

藍牙 4.2 的傳輸速度更加快速,比上代提高了 2.5 倍,因為藍牙智能(Bluetooth Smart)數據包的容量提高,其可容納的數據量相當於此前的10倍左右。

第五代藍牙:開啟「物聯網」時代大門

2016 年:藍牙 5.0

藍牙 5.0 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備更快更遠的傳輸能力,傳輸速率是藍牙 4.2 的兩倍(速度上限為 2Mbps),有效傳輸距離是藍牙 4.2 的四倍(理論上可達 300 米),數據包容量是藍牙 4.2 的八倍。

支持室內定位導航功能,結合 WiFi 可以實現精度小於 1 米的室內定位。

針對 IoT 物聯網進行底層優化,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為智能家居服務。

物聯網:藍牙技術的新主場

自 1998 年來,藍牙協議已經進行了多次更新,從音頻傳輸、圖文傳輸、視頻傳輸,再到以低功耗為主打的物聯網數據傳輸。一方面維持著藍牙設備向下兼容性,另一方面藍牙也正應用於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

據 SIG 的市場報告預估,到 2018 年底,全球藍牙設備出貨量將多達 40 億,其中:手機、平板和 PC 今年出貨量可達 20 億,音頻和娛樂設備出貨量可達 12 億,全球 86% 出廠的汽車將具備藍牙功能,智能家居藍牙設備出貨量可達 6.5 億,智能建築、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等均將成為未來潛力賽道。

隨著藍牙技術的成熟,大大降低了設備之間的長距離、多設備通訊門檻,為未來的 IOT 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這項 20 年前問世的技術,未來還會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藍牙版本由最早的1998年的0.7版開始,迄今已有15個版本,藍牙從4.0版本開始便是低功耗的藍牙版本,由於最新藍牙5.1版本尚未普及,目前多數產品是採用藍牙5.0/4.2/4.0技術。元安物聯自主研發的低功耗藍牙5.0標準智能網關,具備更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更遠的覆蓋距離,以及更高的室內定位精度,結合BLE5.0的MESH自組網能力, 實現藍牙終端及的靈活組網,極大擴展了低功耗業務覆蓋範圍。

元安物聯聚焦以智能+安全新技術重新定義物聯網,專注研發物聯網接入產品、物聯網安全產品和物聯網平臺等。利用元安物聯藍牙智能網關室內定位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商場、新零售、智慧醫院、無線工勘在內的多種物聯網應用場景。


元安物聯整理發佈

更多內容可關注“元安物聯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