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内,除了披荆斩棘的白衣天使,还有这样一群最英勇的战士,无畏病毒的凶险,奋战前线,成为这场抗疫战最坚实有力的排头兵。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不是说你马上就回来了,怎么又骗我?”


看着手机屏幕中委屈的儿子果果,高小燕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苦涩:“我跟他爸爸都要值班,从小没跟别人睡过的儿子只能跟他大姨睡,说梦话都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在防疫战场上,除了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最危险的地方就要数集中医学观察点,一旦出现疑似患者,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最大。高小燕深知这一点,执勤中,她对战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戴好口罩,注意防护!”即便她不当班时,也要给战友们交代多次才放心。

作为执勤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女同志,由于条件限制她只能跟男同志同住一屋,同事们调侃:这下有福了,万草丛中一朵花!她经常说:“公安民警哪有男女之分,都是同志!”

这里的执勤民警,除了每天详细识别进出人员和车辆,了解留观人员身体状况外,还得留意留观人员的情绪,避免发生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留观人员大多都是主动要求隔离的,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高小燕感慨。

问及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高小燕回答:“每天都见到儿子!”


民警小故事


【我们的抗“疫”故事】集中医学观察点里 她和她的战友们

骆漠杰、王喆、张建东是第一批进驻医学观察点的其中三名辅警,三人是文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应急处突队员,在特殊任务面前毫不犹豫,迎险而上,自隔离点成立以来,临危受命显警色、展警威。2月11日,执勤完14天本应该换岗休息的三人,为避免交叉感染,不约而同主动请求不需要其他战友换岗。“我年轻精力好,不要再换人了,有危险我顶着!”年仅23岁的王喆这样向队长申请。

虽然看不清他们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但透过护目镜我们看到了那份坚毅,那份守护平安的坚定信念。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三人继续坚守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开始第二个14天的执勤工作。

你觉得无聊的家

正是多少人想回却回不去的家

所有一线工作者的负重前行

才有了防疫胜利的保障

向逆行者们致敬!


监 制:陈耀明

审 核:李 宁

编 辑:陇南公安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