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1982年10月17日,中国第一枚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成功背后,是从零开始十七年的默默坚守,是总设计师黄纬禄带着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执着。是经历失败后迅速找到原因后的重新上马,是不辱使命,而且为国家节省资金几十亿元的英雄赞歌。

黄纬禄,隐姓埋名20多年的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是“巨浪一号”遇到巨大困难后的定海神针。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黄纬禄(1916-2011)

今天,我和你讲一讲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的黄纬禄院士的爱国事迹。他是一个高贵的人,认准了事业目标,隐姓埋名为国挑起重担,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01

1916年,黄纬禄出生在安徽芜湖。自幼聪慧过人,学业上进。1940年,黄纬禄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

他没有直接留学,而是选择先到英国伦敦无线电工厂实习,在实践中发觉理论知识不够,然后再考取了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电机专业攻读研究生。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这段时间,正值二战期间。德军出动了大批架次的飞机对伦敦进行轰炸,刚刚研制成功的V-2型导弹也被投放战场,杀伤力惊人。黄纬禄目睹了这一切,他当时想,如果中国也有这样的导弹,也不至于被日本欺负的这么苦。

这是黄纬禄与导弹的第一次接触,此刻他想不到,未来的自己将与导弹结下不解之缘,实现了自己“科学救国”的理想。

1947年10月,黄纬禄拿下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进入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员。内战爆发,黄纬禄报国无门,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开启了个人事业。先后在华东工业部电工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讯技术研究工作,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02

1956年初,钱学森从美国回来后,向全国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介绍了火箭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火箭事业的构想。黄纬禄有幸聆听了这场讲座,他的命运从此与火箭和导弹紧密交织在一起。

1957年,黄纬禄被调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担任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先后参与了“东风一号”和“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制,在控制系统方面为两个型号的导弹保驾护航。

在这个过程中,黄纬禄首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发射失败,一头栽到发射场附近,负责控制系统的黄纬禄跌进了人生的第一个谷底。沉重的思想包袱压得研究所科研人员喘不过气来,负责我国武器装备的聂荣臻元帅鼓励大家:“成功是你们的,失败是我的”,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头上,让黄纬禄等人大受感动。

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汲取教训,找到原因,最终成功。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问题,终于在1964年成功发射“东风二号”,响彻寰宇。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黄纬禄成长迅速,从导弹研制的“配角”,迎来了“主角”机会,他将担任中国第一颗潜地导弹“巨浪一号”总设计师。

03

1965年,中国被搁置三年的核潜艇研究再次上马,而与之配套的潜地导弹是最令人期待的新式武器。

所谓潜地导弹,是指由潜艇在水下发射,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战略导弹。美国在1960年已经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潜地导弹“北极星”,它的隐蔽性成为独特优势,对敌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这意味着即便一国核设施被击毁,水下的潜地导弹与核潜艇组合也能进行第二次核打击。美国的创新给了世界各国启发,都在秘密研制。

对于中国来讲,潜地导弹比原子弹更加让人迷茫,作为新近发明的尖端武器,可借鉴的资料几乎没有。最后能不能研制成功,没有把握。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1967年,第一枚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项目正式立项,可三年过去,进展极为缓慢,连总体设计方案还没成型。1970年,黄纬禄临危受命任总设计师,但他心里明白,对于潜地导弹,自己一窍不通。

承认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前面我们讲了,对于潜地导弹,我们没有可借鉴的技术资料,只能内部挖潜,自力更生。黄纬禄到来后,设计了“先陆上再水下”的原则,并为“巨浪一号”研制设计了三步走的路线图,简称“台-筒-艇”。

第一步,先在陆地发射台发射,保证成功率。

第二步,取得成功后,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环境。

第三步,台、筒试验成功后,在水下潜艇发射。

这个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试验环节,另一方面最实际的是降低试验成本,毕竟那时国家不富裕,最后实际测算,为国家省下几十亿元。

潜地导弹的制导系统比原来陆地上的液体导弹复杂许多,因为要装在核潜艇上,体积也小,技术要求极高。

有一年夏天,黄纬禄带着科技人员到南京长江大桥做火箭箭体入水试验。南京是有名的火炉,火箭壳体被晒得滚烫,但工作人员还要进去粘贴防水胶囊。桑拿一般的壳体内,只要待上10分钟,就呼吸困难,加上刺鼻的化学味道,不少工作人员都有畏难情绪。

黄纬禄钻了进去,实在扛不住了,才出来换换气,然后再进去,激发了工作人员的斗志,最终试验成功。

经过上千次的各种实验,黄纬禄带着团队做好了发射前的准备。

但毕竟是第一次设计如此精密的导弹,说黄纬禄心里不犯嘀咕是假的:这发炮弹到底能不能响?心里还是没谱。

墨菲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担心某件事发生,那么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1982年10月7日,“巨浪一号”第一次发射试验失败了,出水后仅仅几秒钟就自爆,炸碎了科研人员的心。

04

无论谁坐到黄纬禄的位置上,都是极受煎熬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黄纬禄本来就瘦,这脱了相。

然而作为总设计师,不能自己先垮了,要带领大家振作。他首先向广大技术人员表态,试验失败,自己负主要责任,你们每个人都没有责任。就像当年的聂帅一样,一人扛。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接着找原因,并解决它。潜地导弹涉及的单位多达109个,在事故讨论会上,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人指责黄纬禄。黄纬禄不计个人面子,只要是真知灼见,他都接受。

最后发现,竟然是一只插头脱落导致了信号出错,进而影响导弹出水姿态角。在插头问题被解决后,一个个发射的细节在黄纬禄的脑子里过电影,心里镇定些了。

留给黄纬禄的时间不多了,发射海域申请的截止日期一天天迫近。但是如果再发射失败,损失无法估量,影响甚广。

反复纠结之后,理智战胜了情感,他还是打了申请,决定10月12日再次试射。

就在当日早晨,他接到指挥部电话,通知他推迟发射,再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准备。在这场输不起的战斗中,所有人都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现实再次逼得黄纬禄无路可退,他再次和科研人员过了几遍“电影”,认为从设计到试验准备都已经做到最好了,决定按照原计划发射,向指挥部再次提出申请,“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不宜推迟。”

指挥部同意了,按时发射。

1982年10月12日,就是在第一次发射失败五天后,“巨浪一号”终于发射成功,这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法国之后的,第四个掌握这个技术的国家。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巨浪一号”成功发射

等了十七年,终于成功了!黄纬禄拿起大碗喝白酒,与每个人干杯,数不清的煎熬终于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论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05

黄纬禄爱较真,是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的。

在工作中,偶尔出现的问题,有时会让工作人员粗心大意的略过,就像“巨浪一号”的插头问题那样,一旦忽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黄纬禄不是动动嘴,遥控指挥,而是亲自带着工作人员找问题,有次继电器出现偶尔不吸合现象,非常重视,最终查到了是继电器衔铁上有一片小铁屑会偶尔竖起来,在萌芽状态解决了问题。

他常严肃地说:“我们搞科学的就要有科学态度,不能来‘大概’、‘可能’,一定要抓住这个‘偶尔’不放,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巨浪一号”能够最终研制试射成功,除了黄纬禄领导有方,更重要的是给这个团队注入了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又奋战了六年,“巨浪一号”定型终于成功,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国防强,则国家强。

黄纬禄居功至伟,但他总强调功劳是大家的,依靠大家群策群力,才有了最后的成果。

无论是黄纬禄还是其他国防事业元勋,他们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工作了几十年,因为做着绝密的工作,隐形埋名了几十年,不为人知了几十年,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他们“抛妻弃子”,不计名利,爱国之志化成那一声声东方巨响,告诉世界中国人不笨,更不是孬种怂货,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靠着几门大炮就吓唬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崇拜的偶像,可能是娱乐明星,也可能是英雄人物。中国人民之所以现在享受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更不是靠唱几首歌演几场电影的明星换来的,而是像黄纬禄这样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用自己几十年的心血打出来的。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宁愿去关注娱乐明星的八卦,也没有兴趣去了解爱国科学家的事迹。

希望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改变,他们才是中国脊梁,民族英雄,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1999年,黄纬禄获得“两弹一星元勋”奖章。

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走完了95年的人生之路,与北京逝世。临终前,黄纬禄的眼睛几乎看不清楚了,在女儿的搀扶下,颤巍巍写下十六个字:“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复兴重担。”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如今的中国航天系统,还在沿用黄纬禄当年提出的“四个共同”的工作理念,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协调性和凝聚力,这是黄纬禄的一大创举。

中国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实现了国家17年的梦想,默默无闻

左起: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梁守縏、任新民

“巨浪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让我们拥有一流的国防武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


黄纬禄老先生,您可以安息了。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