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最是無情帝王家”,因為從古到今,皇室的鬥爭最為慘烈,為了爭奪皇位,即使兄弟也會自相殘殺。如秦國的扶蘇和胡亥,唐朝李世明三兄弟之爭,都說明了皇室爭權的殘酷。今天要說的是兩兄弟之間的皇權爭奪,但有趣的是,哥哥給弟弟賜毒酒,弟弟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事情要從五代十國開始說起,南吳皇帝楊行密死後不久,朝政大權被徐溫一人掌握,為了更加鞏固自己的權利,他採取了兩個手段:一是利用職權剷除異己,二是培養自己的心腹。最親的心腹當然是自己的兒子,在這些兒子中,能力最為出眾的是徐知誥,文武出眾又對父母孝順,深得徐溫的喜愛,讓他在身邊輔佐自己。

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隨著徐知誥一天天崛起,威望越來越高,徐溫既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的是,徐知誥文能處理政務,武能領兵打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擔憂的是,徐知誥只是自己的養子,親兒子們沒有一個拿得出手,最怕自己死後,龐大的家業落入外人之手,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由於朝政的形勢所迫,徐溫一方面重用徐知誥,另一方面又在暗中打壓他的權力,給親兒子們創造機會。

對於義父的百般壓制,徐知誥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他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於是更加孝順義父義母,工作能力上也更加出色。漸漸地,徐溫夫婦對他越看越順眼,還說自己的兒子沒有一個比得上,有了將南吳政權傳給他的想法。然而,卻招來了次子徐知詢和眾多大臣的反對,徐知詢諷刺徐知誥是“撿來的”,處處跟他作對,兄弟倆經常鬧矛盾。

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徐溫在世時,一邊幫義子獲得百姓的支持,一邊壓制兄弟倆的矛盾,情況還算樂觀。但是他病死以後,兄弟倆的矛盾徹底爆發,次子徐知詢繼承了徐溫的軍權,以為能夠來一次鹹魚翻身,就出兵攻打徐知誥。

可惜兩人實力相差太大,徐知誥輕鬆打贏這場戰爭,將徐知詢兵權剝奪,並將他軟禁起來。之後要做的事就是稱帝,徐知誥建立齊國,並改為自己原來的姓氏“李”,名字為李晟,之後又把國號改為唐。

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俗話說,“剷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徐知誥知道徐知詢已經沒能力反抗,但依舊存有殺自己的想法,為了除掉後患,設宴邀請這位弟弟參加。宴席上,徐知誥以皇帝身份出席,親自給王爺徐知詢倒下毒酒,言辭懇切地說:“祝弟弟能活到千歲”。

然而,徐知詢也不是頭腦簡單之人,他已經懷疑酒裡有毒,隨後把酒分別倒入兩個杯子,另一杯遞給徐知誥,也深情地說道:“我願意分500歲給兄長享受”。這兩兄弟的姿態,真的驗證了那句話: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王爺被皇帝賜毒酒,僅用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化解,從此安度餘生

徐知誥瞬間臉色大變,他知道徐知詢在向他示好,但自己又不敢說明真相,也不敢喝下毒酒,一時間進退兩難。就在這時,樂師申漸高進來說了幾句話助興,緩解了尷尬的氣氛,並將兩杯酒一飲而盡,隨後退下了。之後徐知誥派人拿解藥給申漸高,發現這人已經腦子潰爛死去了。

在那之後,徐知詢行事更加低調,而徐知誥也感激養父徐溫的恩情,沒有再對這個弟弟產生殺念。經此一事,徐知詢也從此能安度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