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下拉怎麼做才是標準的?

隨性的薇薇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閆達銘。

高位下拉是健身房最受歡迎的背肌鍛鍊方法!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確實不好掌握!特別是背部發力的感覺!

高位下拉不同握距和握法:正握和反握,寬距和窄距

我們以最常見的正手寬握舉例!

目標鍛鍊肌肉: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棘下肌,三角肌後束,斜方肌, 大小菱形肌

涉及到的關節運動: 肩水平外展 ,肩內收,肘曲

起始姿勢:坐在拉背練習機的固定坐位上,採用寬握握住橫槓。挺胸沉肩,身體微微後傾

動作要領:

1.吸氣,背闊肌收縮,從頭上方位置垂直下拉橫槓至胸前,收緊肩胛骨緊縮背闊肌;稍停2-3秒鐘頂峰收縮,

  2.呼氣,有控制的還原!沿原路伸展背闊肌,直到背闊肌得到最充分的拉伸。

要點:

  當你在最高點充分伸展你的雙臂時,要保持你的軀幹豎直和背部的微拱。在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挺胸和繃緊

  將你的雙肘儘可能地向下和向後拉拽,直到橫杆接觸到你的上胸肌為止。

 1.注意使用背闊肌收縮的力量拉動重量,不是手臂

  2.下拉的時候肩部肌群要放鬆,動作還原時不要聳肩,會影響背闊肌的受力;身體不要前後擺動,身體要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的狀態。

  3.注意運動節奏控制合理,在動作還原的時候是靠背闊肌控制動作還原,而不是完全放鬆狀態還原,

  4.為了更多地刺激下背闊肌,保持你的胸部上挺和背部微拱。當將橫槓下拉時,將它拉向你的下胸部能獲得一個更好的擠壓感。

  另外,動作完成後拉伸動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每次用一隻手抓住橫槓, 然後用力牽拉,直到你能感覺背闊肌幾乎拉伸到了髖部。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然後後臺私信哦~

耗時三年乾貨累計,25.6G健身乾貨資料包免費送~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包”,免費領取25.6G健身資料包!

如果你足夠努力,這個資料包絕對能讓你從小白變身“大牛”!快來領取資料包吧!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高位下拉怎麼做才是標準的?

說到高位下拉這個動作,本身有著非常多的變化。

握距和正反手等的不同,會使動作細節上稍有不同,同時訓練的具體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那腫麼做才能算是標準呢?

咱們一起叨叨一下。

算了,不扯正反手的犢子了,不夠生氣的。

直接介紹不同的動作變化,標準不標準的,大家參考吧。

先說寬距的高位下拉

動作要領:坐在坐墊上,頭在橫槓的下方,伸出手臂反手全握橫槓的拐角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半握),握距約是肩寬的1.5倍,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收腹挺胸,腰背挺直,縮緊肩胛骨,上半身微向後仰15°,小臂垂直地面,吸氣準備,呼氣,背闊肌發力,帶動手臂將橫槓垂直下拉到鎖骨前上方,肘關節不超過背部水平面,腕關節保持中立,不能挺胸過高,吸氣,背闊肌控制手臂,將橫槓還原到初始位置,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背闊肌不要完全放鬆。

這是寬距的,然後咱們再說一下中距和窄距的

同樣是坐在器械坐墊上,頭部在橫槓正下方,手掌向上伸出,全握橫槓握距與肩同寬或略比肩窄,收腹挺胸,腰背挺直,肩帶縮回下沉,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後仰30°,此時小臂垂直地面,吸氣準備,呼氣,背闊肌發力將橫槓垂直下拉到下胸位置,肩胛骨保持穩定,略微含胸(新手不建議)。收緊下斜方肌、胸小肌,大臂夾緊身體兩側,平行或超過背部水平面,背闊肌有收縮感,吸氣背闊肌發力控制手臂將橫槓還原到初始位置,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背闊肌有拉伸感。

簡單舉兩個例子,然後總結一下高位下拉這個動作做‘標準’的幾點要求。

1身體位置

身體位於橫杆的正下方,這樣在做動作的時候,能夠儘可能的保證力線一致。

2基本要求

腹部收緊,腰背挺直,收緊肩胛骨。

前兩個很好理解,腹部收緊,腰背挺,直是為了收緊核心,避免腰椎代償。

而收緊肩胛骨並不是將肩胛骨死死的鎖住。

因為手臂向上的時候,肩胛骨是打開的,所以這裡說的收緊肩胛骨是使肩胛骨保持緊張和穩定。

3背闊肌控制

雖然有很多的變化,但是高位下拉這個動作主要還是背闊肌發力。

所以動作標準的一個很重要前提是背闊肌有感覺,下拉的時候有收縮感,回去的時候有拉伸感。

ki個人的看法動作標準的兩點要求是安全和有效。

如果一個動作連目標肌都不能夠有效的刺激,那你的標準有啥用?

鬧呢?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高位下拉怎麼做才是標準的?”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高位下拉是常見的練背動作之一

你可以把它當作引體向上的反向動作(這個動作不能替代引體向上)

這樣你就可以用比身體輕的重量完成多組數多次數的練習

動作要領:

1、手掌向下握住橫杆,以較寬的握距握住橫杆兩端

2、坐在凳子上,雙膝彎曲,放在支撐物下方

3、吸氣,平穩的將橫杆向下拉直至胸前,停頓2~3秒鐘

4、呼氣,緩慢將橫杆還原,注意不要聳肩

動作雖然簡單,但是很多人在模仿這個動作時,經常會犯各種錯誤,然後不是腰痛就是肩疼,所以,除了分享動作要領之外,也來說說常見的一些錯誤

一、肩部下壓

新手最常見錯誤之一,橫杆遠離身體,向下的過程中力量轉移到肩部,通常還會出現一部分核心代償,通常下拉的重量遠超過肩關節正常的負荷,這個動作做久了會造成肩關節損傷

二、腰部代償

出現這種問題,常見於新手貪圖重量,看見別人做高位下拉,自己也來嘗試,又找不到合適的重量,從而出現使用腰部代償的現象,做完腰疼是必然的

三、只做一半

只有進行全幅度的訓練才能有效的刺激背部肌肉,很多人貪圖重量,加了不知道多少重量之後,動作只能做到一半,效果大打折扣

四、胸椎超伸

很不幸的告訴你,你網上搜到的大部分圖片都是這樣的,但是這樣做卻有嚴重的錯誤

1、脊柱超伸給下背部造成壓力

2、肋骨外翻,久而久之導致不正確的體態

3、腹肌無法受力,無法穩定整個核心,導致腰椎代償

所以,有些人在這個動作練習後會產生下背痛問題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健身日記


我是魔獸訓練中心的教練成思遠,今天和小夥伴分享:高位下拉怎麼做才是標準的?

首先高位下拉肯定是練背部肌群的。那高位下拉會有不同的握杆和握法,簡單的來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正握,正常的一個握距,你的掌心朝向身體前面去握;還有個反握,就是掌心朝向身體後面;那還有個對握,掌心相對去握,這三種握姿。那不同的握法,可能你採用的一個握杆,就是那個配套的杆子也是不一樣的。

無論是正握,還是反握,還是我們的雙手對握,都可以激動到我們的背部肌群。那寬握的正握,就是正手握法的話,更多是肩關節在額狀面做肩內收,配合肘曲,我們手臂參與完成的一個訓練。

那對握和反握更多的是,肩關節在矢狀面做肩伸的動作,然後同樣是配合肘曲手臂參與來完成動作,這是一個區別。那反握和對握可以更多的刺激到我們的下背部的肌群。無論是肩內收還是肩伸,都可以刺激道我們的背闊肌和大圓肌。

無論你採用哪一種握法,在完成動作的時候都是有必要沉肩,胸可以稍微寬平些,保持軀幹的穩定。一般的高位下拉,都會去固定到你的下肢,你的雙腿肯定是可以被固定好的,所以減少你的核心發力,幫助你更好的去穩定的軀幹。你只需要更多的靠背部肌群收縮就可以了。

切記千萬不要聳肩啊,你的肩胛回縮要到位。整個運動的行程,一定要儘可能的完整,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刺激到我們的背部肌群。當然如果你在動作的最後幾次,開始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可以選用一些借力或者做一些半程的訓練,去更好的刺激到我們的背部肌群。

但是無論是做半程還是借力,都是為了更好地刺激到我們的背部肌群,而不是單純的完成動作的次數去做這些形式。

當然你軀幹的一個角度的調整,也會影響到你主動肌,協同肌,包括那整個固定肌的發力,就是比例也是應該會有所調整的,當然最主要是刺激到我們的背部肌群為主。

今天分享到這裡,關注我們,下次再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成思遠,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回覆留言。


愛健身的魔獸


雖然說胸部肌肉訓練是很多健身朋友的主題,但是即使如此,即使我們很多人都非常熱衷於胸部肌肉的訓練,我們依然不能放棄自己背部肌肉的訓練。

說到了背部肌肉的強化訓練,我們不得不說的訓練動作,就是高位下拉了。有很多人認為做高位下拉,還不如去做引體向上。

因為有的人會認為,做引體向上和做高位下拉是類似的,並且他們會認為做高位下拉並不能給背部肌肉很好的刺激。

所以有的人會放棄了高位下拉這個訓練動作,而選擇去做更多的引體向上,這是一件比較愚蠢的事情。

高位下拉是一個非常好的背部肌肉訓練動作,它和引體向上是不一樣的,給自己背部肌肉帶來的刺激也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個遠固定動作,一個是僅固定動作,訓練效果怎麼會一樣呢。

接下來,咱就給大家講一下如何把高位下拉這個動作做好,才能給自己背部肌肉更好的刺激。

一,準備姿勢

不管我們做什麼樣的健身訓練動作,把做動作之前的準備姿勢做好,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只有我們把準備姿勢做好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去做訓練動作。

對於高位下拉這個訓練動作的準備姿勢,它並不是非常複雜,首先,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坐在高位下拉器械上的訓練凳上面。

然後把自己的雙腳踏實在地面上,其次,把自己的大腿固定在器械上的擋軸下方。說完了自己下肢的準備姿勢。

再就是自己的上身準備姿勢了,首先,我們的腰背要挺直,保持自己的核心處於一種收緊的狀態。

然後選擇一個寬握的握距去握住槓子,並且選擇正握的方式去握,再就是握住了槓子以後,我們要讓自己的肩膀沉下去,不能聳著肩。

二,如何開始

當我們做好了高位下拉的準備姿勢以後,距離做好這個動作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然後接下來我們要知道的就是另外一半了。

在向下拉的過程中,不能讓自己的肩關節過分的外展,也不能讓肩關節過分的內收,讓自己的上臂與軀幹在一個平面即可。

再就是,我們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不能讓身體過於僵硬了,在向下的過程中,可以讓我們的身體略微的後傾,從而讓自己的背部肌肉更好的收縮。

並且,在向下發力的過程中呼氣,速度應該快一些,大約一到兩秒,向上蓄力的過程吸氣,這個過程應該稍微慢一些,持續兩到四秒即可。


36計瘦為上計


健身房中與腿、胸有著同樣的地位的就是背了。但凡健身的過程中你只練胸不行,只練背也不行,其原因是背部肌肉和胸部肌肉是拮抗肌。

當你的胸部肌肉力量比背部肌肉大時或許你會圓肩駝背,頸前引,嚴重甚至可能會引起你的背部疼痛。

你或許會通過一個健身人的腹部肌線條是否清晰,來判定這個人是否練得好。可當你真正接觸訓練以後,你會發現其實大多數健身的人更在乎的其實是背的寬厚。

這次我就會與你分享如何通過正確的訓練,從而獲得寬厚的背從此讓你在健身房中獨霸一方,早日成為背王,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分享。

背部可是一塊很大的肌群,有眾多的肌肉組成。

或許我們一樣,才開始健身的時候我也曾經認為背部肌肉就那一塊沒有什麼區別,知道健身以後我才明白,背是由很多肌肉組成的,我們常聽到的斜方肌、背闊肌、菱形肌都屬於背部肌肉群,還有很多在這就不一一強調了,後面的文章會給大家分享到。

訓練背部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到推和拉。引體向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背部肌群遠固定向心收縮,使身體向上移動。但是打造強大的背部,不只是做引體向上就可以得到的,通過固定器械和自由器械結合對人們的背部刺激會更明顯。

我會和你分享頸前下拉這個動作,我相信你有接觸過這個動作,但你未必會做得對,這個動作看起來就像是引體向上。

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你是否會考慮到你的握距、手形等一系列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問題。握距而言由寬到窄的這個過程中會慢慢偏向背部中心,反手握可以刺激背部更多肌肉。

開始的動作手臂伸直在杆的下方,根據你自己的訓練目的調整你的握距和手形狀,眼睛向斜上方看,找到一個點盯著看,發力的時候是吸氣的,動作還原到手臂伸直時是呼氣的。

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先由肩部發力,然後過度到肩胛骨中間內收,最後才是背部發力,將握把拉至鎖骨附近即可。

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總是感到手臂痠痛背部的痠痛甚至沒有那麼的明顯,對這個問題我就來簡單的講一下,你都手臂在拉握把的時候其實沒有用多大力的,只要能抓住握把就可以,這樣可以減輕小臂的痠痛。拉下來時手肘也向內收對背部的刺激也會更明顯!

這次的背部動作分享相信你還沒有看過癮,持續關注我們將會有更多精彩內容分享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