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忠還是奸?帶大家穿過層層迷霧看本質?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天下紛爭不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三足鼎立之勢,而曹魏又是其中最有實力的一方,堪稱一代梟雄。

然而,後世關於曹操到底是忠還是奸,一直爭論不斷。大多數人都認為曹操是奸臣而非忠臣,那麼今天小編史海君就帶大家來細品下曹操到底是忠還是奸?

曹操是忠還是奸?帶大家穿過層層迷霧看本質?

曹操


<strong>無可否認的是,曹操剛出道時對漢室還是滿懷一腔熱血,忠心耿耿的。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與袁術、韓馥、劉岱、王匡、袁紹、張貌、橋瑁、袁遺、鮑信等,同時起兵。推袁紹為盟主,曹操被授以奮武將軍的職務,準備聯兵討伐禍亂朝政的董卓,拯救朝庭,解救漢獻帝。然而聯軍集合後各懷鬼胎,加上畏懼董卓兵強馬壯都不願率先前進,於是駐足不前。這時曹操氣憤的質問各位聯軍首領:“大軍已經會合,大家還遲疑什麼?”曹操見聯軍都不願當先鋒,於是,率先向董卓發動進攻,聯軍中只有張貌分出一部分兵馬隨曹操進攻。結果被董卓部下徐榮打敗,曹操也被流矢射中,曹洪把馬獻給曹操,並步行掩護曹操才得以逃脫。《三國志》原文如下: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觽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觽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韂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曹操是忠還是奸?帶大家穿過層層迷霧看本質?

曹操

從這段可以看出曹操一開始確實是為漢家江山,奮不顧身,各路諸侯作壁上觀時只有曹操一人為解救漢室挺身而出,聯軍中也只有張貌,分出部分兵馬追隨曹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曹操的權利越來越大,他也確實漸漸的起了不臣之心。

公元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然而當時漢獻帝沒有實權,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只是一個傀儡。加封國公,並加封九錫,說白了就是曹操自己給自己加封。而且西漢末年王莽也是先加九錫接著就廢了皇帝,自己建立了新朝,登基為帝。並且後世皆以加九錫為改朝換代的前奏。(司馬昭被曹魏授九錫,其子司馬炎建立晉朝,孫權被曹魏授九錫 ,後建東吳。李淵從隋朝接受九錫,後建立唐朝。)荀彧看出了曹操的野心向曹操進言:“曹公您本興義兵以匡復國家,應該守住自己的本分,作為君子要以德服人,不應該這樣。”荀彧赤裸裸的反對,並且這些話也赤裸裸的道出了曹操的野心,因此惹怒了曹操。

曹操是忠還是奸?帶大家穿過層層迷霧看本質?

曹操


不久之後,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不久,荀彧便憂慮而死。關於荀彧的死史書上還有這樣的說法:荀彧是一個有理想的謀士,他一心只想匡復漢室,荀彧在向曹操進言後,曹操派人送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打開后里面空無一物,於是自盡而死。(空食盒代表無漢祿可食,提醒荀彧要做漢室忠臣已經不可能了。)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臣,曹操把其比作自己的張良,可見其對曹操的重要程度。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許多曹魏重臣都是通過他的引薦,才得以為曹操效力。這些人也在曹操南征北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自己也為曹操屢獻奇計,可以說沒有荀彧曹操很難有當時的成就。然而,在加國公、加封九錫的事上,荀彧一提反對意見就被曹操逼死,可見曹操確實有不臣之心。然而,在曹操有生之年終究還是沒有篡位。或許,是覺得對不起荀彧,或許是覺得時機不夠成熟。但他在別人勸他篡位稱帝時卻說了一句話:“若天意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最終建立周朝。)”這句話,也暗示了他把稱帝的願望寄託在其子身上,其子曹丕在曹操死後繼位,不久,果然篡位稱帝。

曹操是忠還是奸?帶大家穿過層層迷霧看本質?

荀彧


曹操到底是忠還是奸呢?這個問題要分期而論。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前期確實是一個大忠臣,而後來,隨著權利越來越大,也確實有了不臣之心,並且暗示他的後代可以篡位。<strong>但高處不勝寒,達到曹操那個高度,如果還政於漢獻帝已經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了。同是漢代的霍光可以說是漢代的第一個有能力篡位的權臣,但終其一生沒有逾越本分,死後,漢宣帝親政,霍光後代被族滅;還有更遠的呂后,在位時把持朝政,死後,整個呂氏家族被族滅。這些都是曹操要考慮的,即使他不為自己想,也必需為自己的子孫,以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各位屬下想想。如果交權很有可能成為漢朝的第二個霍光。到曹操那個高度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並且他給漢獻帝留了一條活路,同時把三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這也是其子曹丕能最終在篡位後,能讓漢獻帝得善終的主因,縱觀中國歷史沒有多少被廢的皇帝得善終的,畢竟是潛在的威脅。

總結:曹操前期時是絕對的大忠臣;後期,曹操權傾天下,但他身後是整個家族,以及跟其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下屬,他不得不為身後事憂慮。<strong>所以,不得不當不當奸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