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我一直觉得无聊是个负面词,代表着浪费生命、无知和狭隘。

这种认知一直坚定的保持着,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王村村的微博。

这个人无聊到什么程度?

他花了6个小时,数清楚了一碗米有16250粒。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最无聊的人会干什么:数一碗米

他买了2斤草莓,然后数清楚了草莓上的黑头为293颗。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我数了1颗,然后放弃了……

他做了一碗空心菜,这好像没啥难的吧?

但是他的菜是自己搭温室种的,菜刀是自己炼铁造出来的,砧板是自己伐木取板切的,连铁锅都是自己焊的。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在微波炉里着装成长的空心菜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像神经病一样做一些外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价值,浪费金钱还浪费生命的事情。

比如他买了一个显微镜,去观察身边的东西放大100倍之后是什么样子?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显微镜下的你猜是啥

拿了几团棉花,自己弹了一块不足巴掌大小的棉花被子。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传统工艺,一丝不苟

好好的一碗面条,被他织成了一块围脖。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看起来好容易是不?动手之后会疯掉……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若是在看到他做的这些事情之前,我肯定会觉得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每天吐槽自己无聊的人还能成为公众人物?难道现在无聊也是一种时尚了吗?

但是深入的了解他之后,我在他种种行径背后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生命最本质的起点,一切力量的根本来源:心力。

1-诞生于孩童时代的起源力量

现代哲学和心理学中,将心力定义为一种适应能力,包括日常的生活、沟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把它理解成一种能够坚定不移的做成一件事的能力。

这是一种基于人性自由的念想,去借助身边资源实现自己预期或未知目标的原始驱动力,所谓的凝心聚力,就是此意。

那么什么样的人心力最强?

是叱咤风云的上市公司CEO吗?是指点江山的演讲家吗?

都不是。

真正心力最强的人,反而是尚在咿呀学语的孩童。

带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他们简直就是带着天使面孔的小恶魔。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不好意思,在说我吗?

他能从早上睁开眼睛起床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不断的摸索、询问、想象、实操,哪怕暂时的停下来,那可能只是他有个问题没想通,正在脑袋瓜里自我循环。

他们能不断的指着一个陌生的东西问你,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么?

他们能不知疲倦的爬上爬下,不断的重复一个让他感觉开心的动作或者声音,然后乐此不彼的嚷嚷着你的称呼让你去看他。

他们能抓着一个很不可爱的玩具舞来舞去,跟它对话,交流,有问有答,仿若真人。

而这,正是心力的四个基本构成因素。

好奇心:追求世界万物背后运行道理的原始驱动力。

机动性:说干就干的任性心里。

创造性:可能毫无意义的自我赋予。

持续性:不知疲倦的持续活动。

毫无疑问,这种诞生于生命初始的原始动力,已经成为成人越发羡慕的一种力量,而且在更遥远的将来,这种心力更加难能可贵。

2-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说我被王村村的无聊改变了认知?

扪心自问,让我去数一碗米有多少颗是一个看似可以完成,实则很难完成的极大挑战。

不能间断,持续的专注于去数米,一旦数错了还要从头再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试试,这个事情简直就是对时间高度碎片化的忙碌人群的一种心理折磨。

但是很遗憾,现代社会的所有宏伟建筑,商业大厦,蓝图梦想,国家的宏伟使命,未来愿景,都是基于心力的基础上,进行为期遥远,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持续专注劳作而成的。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心力,一事无成,国家民族和个人皆是如此。

年底了,我们要写一份年度总结报告,从一开始的策划框架、沟通内容、选题填充、数据导出、数据分析、总结概括,再到最后的汇报完善,迭代提交,需要我们持续的紧绕主题去思考和执行,这是个人的心力。

每天早上步行上班的路上,有一块工地在施工,眼见他夯实地基,眼见他平地铺设,眼见他砖石堆砌,便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它忽然封顶开业,招商入驻,热闹的喧哗声和门前摆放的花篮让人不可思议的侧目,它竟然就开业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需要建筑工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这是群众的心力。

改革开放40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背景下,我们绽放出了无数的科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时代成果,百花齐放、举世瞩目,这是民族的心力。

越是知道得多,越是发现这个社会的多元化已经丰富到我们难以理解的地步,互联网巨头玩的飞起的流量策略,每天接触的飞机高铁交通网络,轻而易举就能获取并且能够品头论足的电视电影娱乐圈等,我们看似参与其中,其实完全隔绝于外。

因为每一个体系的背后,必定是无数人凝心聚力搭建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只是所有体系的输出端口。

心力,在各行各业,在各个时代,都是唯一的、无法被取代的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驱动力。

3-正在逐步丧失的心力

心力的修炼是每个人一生都要追求和必经的过程,然而回到当下的情形,我们的心力正在遭受无法被辨明的侵蚀。

奶头乐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我们的所有需求、甚至人性深处的欲望,都在商业推动的抓手下被算计的清清楚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打开APP,通过你的画像推送适合你的内容,网络搜索某个词,通过链接你的特性推送的搜索结果都不一样。

在短视频领域,只要你观看某个视频超过5秒钟,待显示界面的视频就会发生变动和切换,你喜欢看狗狗,下面狗狗视频会增加,你想看美女,你会发现下面的视频美女会增加。

这种算法,在运营逻辑里面屡见不鲜。

从今天起,做一个无聊的人

大拇指滑动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逻辑

在新媒体OR教育培训行业,“月入3000的年轻人,你已经没救了”

”她是怎么刚毕业就月入10万?”“你还在拿死工资?”之类的言论已经成了标准吸睛题目。

“7天学好英语”、“24天C语言速成“、“1小时看完一本书”已经成为了广告的标准打法。

然而,一切成果始于虚无,看似简单的做饭炒菜,都还需要去菜市场买菜、择菜、洗菜、切菜后翻炒、配料、上桌,翻炒多久、放多少佐料,其实都是有门路的,绝非一日之功,炒个菜都如此,更何况是掌握一门语言,看完一本书,达到月入十万?

千万不要被这些标题骗了,所谓的焦虑只不过是知道的太多,做的太少,用心力聚焦于自己的影响圈才是唯一门路,踏踏实实的设定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比起眼高手低的做无用功,我宁愿向王村村一样,“无聊”致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