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大創業時代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即便是在家隔離,靈魂和讀書,至少要有一個在路上。隔離的日子,另一曾意義來說說,也是難得清淨。這些日子,我是除了隔空工作,讀了幾本書,寫了幾首詩,想了一些事。總體覺得,時光易逝,隔離值得!


幽幽鶴鳴


哇哦,找到了一個非常非常應景的題目,像是找到了一個發洩口。

從外地回來到今天為止已經21天,中間出門一次,就再也沒有出過門。剛開始的時候,心裡說實話其實是有點小雀躍的,在有生之年,居然可以正大光明的宅在家裡,而且受法律保護,即使從白天躺倒黑夜,從日出躺倒日落而息,都不會有人罵你,讓你滾起來出去走走,心安理得的做個宅女。

很多朋友在禁足到大概十天的時候就已經不行了,感覺要控制不住那顆即將要暴走的心了。而在我看來,這日子太爽了。在需要上班的日子裡,為了工作為了未來,為了自己有飯吃,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腳步,努力追趕別人。

咳咳,嗯,我是一個鋼琴老師。眾所周知呢,鋼琴是需要勤奮練習的,老師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天都很早起床,雖然我是下午才上班,就要去練琴,看到這裡呢,其實就能看得出來,我並不是因為喜歡才去,可以說是因為生活壓力,職業壓力。不進則退,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還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呢,就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每天都沒有理由退縮,因為沒有一個合理的不去練琴的理由給自己。

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一個可以光明正大不用出門不用練琴的理由,不練琴不努力,也變得理所當然了。但是我以為我會一直開心下去,但是隨著開工的日期一推再推,終於有一天,我的心變得焦躁。有天,天氣好的不能再好了,坐在床上看著窗外,那一刻突然理解了在抖音上刷到的,很多狗狗看著窗外的心情。

突然有種控制不住自己雙腿的感覺,急迫的想去練琴,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抓狂的感覺。當然,最後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畢竟惜命,再怎麼樣,健康最重要。

這麼長時間的禁足,幾乎差點就把我這麼長時間養成的好習慣毀於一旦,但還好我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此路不通,就另修一條路,繼續努力,說句矯情的話,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桃之夭夭去也耶


在家隔離,宅居的日子是幸福的,讓我們懂得了思考,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敬畏每一種生命,和自然和諧共處。往日的喧囂沉寂了,往日的浮躁慢慢平靜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開始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國人都過著慢下來的生活,陪伴著家人,或多或少從往年的熱鬧忙碌中解脫出來,瞬間都明白認可了“宅居就是奉獻"的說法,也讓自己的靈魂跟上慢下來的軀體。慢下來的宅家日子,給內心一方淨土。

宅家即使不岀門,也把自己梳洗清爽,穿上舒適的家居服,伴隨著一些喜歡的歌曲,打掃洗衣、做各種美食、遠程工作、澆花、喝茶、看書,讓音樂茶香花香書香充滿房間。

宅家大概半個月,大多數人心安理得地開始睡到自然醒,可我卻睡不著,每天早上練習一個小時的內觀流瑜伽,開始閱讀。春節疫情發生以來,我發現自己要補充好多知識,擁有大把的時間揮霍在閱讀上。手機上密密麻麻海市蜃樓般的信息真令人深思,同時也發現比病毒還可怕的是人心,在家上班的一週,只看官方的信息。

在家的日子,除了偶爾出門購買必須品,起初的一週帶女兒去黃河邊跑步運動鍛鍊,中午帶兒子在露臺曬太陽吃水果盤,提高機體適應氣候變化,才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由於宅家減少了活動量,每天給孩子和自己做一些新鮮的水果果盤。

這個春節讓人明白了只要健康平安,就是幸福的。此刻沒有覺得煩惱,知道這一個時刻,居家的是所有的人,在這種力量的支撐下,彼此用微信聯繫,彼此關心。 站在露臺向外望去,陽光燦爛,天朗氣清,空曠高遠。少有行人車輛,偶爾有飛鳥匆匆而過,瞬間消失蹤影。

這個春節,我們全家在一起,不急不躁,修身養性,靜心面對。半個月陪伴家人,其樂融融。然而這個冬天,還有一群人,每天感動著我們,那是白衣天使,脫了白大褂,他們和我們一樣,是無數扛起整個家庭的父親母親;那是運輸工作者,不分晝夜不辭辛勞不顧個人安危,向武漢運輸物資;還有一個個媒體裡常見的身影,總在最險難處出現。他們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正是有了這些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的為我們負重前行者,才有了我們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他們為了大家,離開了自己的小家。我們能做的,便是沉默著守護,不恐慌,歷經滄桑的祖國,日益強大的華夏,給了我們信心,暖了我們的心,相信病毒是可戰勝的。

這個春節長假以及一再延長的宅家辦公的日子,我們心安理得的宅居,只因為我們不怕,祖國會為我們扛起整個人生。

看著自己做的綠豆芽泛綠長出小芽,室內的花草也有了春天溼潤的光澤。冬天過後,迎來的就是春暖花開。

宅居的日子是幸福的,春天到了,再一次走進自然,面向陽光,我們將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敬畏每一種生命,和自然和諧共處。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二零二零,突發疫情。

在家隔離,思念親朋。

山河靜默,大地無聲。

星月無言,十街九空。

同胞煎熬,牽掛心中。

隔著屏幕,網寬深情。

日理萬機,身體保重。

天佑中華,命運共同。

救世英雄,代代相承。

團結一致,不要慌恐。

形勢嚴峻,波濤洶湧。

尊嚴若神,為之動容。

非同小可,共抗疫情。

遵令守法,保持心靜。

配合接力,自覺響應。

不信謠言,沉著鎮定。

同心同向,阻擊能羸。





田野


據說,母雞花21天才能孵蛋成功,人要經過21天才能固化培養新行為成習慣……

感謝那麼多負重前行的一線戰士們,在這21天的分水嶺裡,我們可以嘗試多多挑戰,可以多多期許😃此次疫情讓人“談虎色變”,頓感過好當下著實不易……

關於成功,深感除了自身因素外,很大程度來說人生的是否成功=“看隔壁”……

在此次疫情中中招的患者,經核實被“隔壁”坑慘的不在少數,這確實需要我們引以為戒!開玩笑說,都說當今家庭和睦不和睦,關鍵看隔壁“老王”😄想起去年的高考成績公佈季,聽聞北京考生清華北大錄取率約0.75%(相較之前的1.5%已大幅下降),不知30萬的浙江考生有何想法……在北京地鐵上看到穿人大校服的女中學生拿著英語課本背誦,欽佩其勤奮勁的同時,想起某專家的玩笑,說人大附中的老師如此勉勵學生“今天不努力,到時去隔壁”(人大附中與人大貼隔壁)……你的隔壁是誰、在哪裡,或許跟所謂的成功息息相關吧。


戀舊迎新


2020年的春節,是年味最淡的一年,卻因為和父母在家“隔離”,成了家味最濃的一年。

我愛你爸爸媽媽”

是最難說出口的話

有人說,看了《囧媽》中徐伊萬和母親在列車上6天6夜的封閉式相處,彷彿也看到了這些天因疫情而被“隔離”在家的自己和父母相處時的樣子。這種“囧”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你跟爸媽講道理,爸媽跟你講孝順。

在《奇葩說》有一道辯題是:父母觀念過時,固執己見,我該battle還是閉嘴?

年輕的時候我也像徐伊萬一樣,喜歡和父母battle。但當我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漸漸地懂得了如何“閉嘴”。

當我們選擇了閉嘴,不是選擇了認同,只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學會了包容。

因為我明白,會覺得父母觀念過時,是因為在他們有了我們以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我們身上。當你覺得他倚老賣老,實際上他只是竭盡所能,把他能做的事情都展現給你看。

後來發現他們不再熱衷於跟你聊些你厭惡的話題,而是盡他們所能去趕上你的步伐,父母也不是喜歡站在你的對立面,他們只是在等你主動伸手拉他一把。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就說我的生活,展開闡述吧。因為疫情而宅在家裡的日子裡,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做我想做的事。比如說彈鋼琴,看書,玩電腦等等。有時雖然也很無聊,但是在網絡時代總是能找到方法來排憂解悶的,不是嗎?

另外一個煩惱是吃。我已經記不清我有多少天沒出去買菜了。天天只能靠速凍水餃和雞蛋過活。把冰箱吃空後,我還是不敢出去買東西。只能吃方便麵維生。方便麵雖然有的時候吃起來挺有味道的,可這種東西多吃了總歸會膩。

在在家隔離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選擇兩種生活。一種是整天無所事事,打著哈欠度過無聊的時光,一種是精神振奮,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後者呢?

如果提到改變,我覺得這段時間我變得更加安靜。因為沒有辦法出去,我在家裡與自己交談。變得不浮躁,對吃的也沒那麼挑剔。這就是疫情給我帶來的改變。

謝謝觀看。


泰坦神族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1首先從人來講,勤快的人,要麼學知識,要麼成了美食家

不勤快的人,吃成了個胖子。

2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網絡購物更是必不可少了。超市會收到很大沖擊。生鮮類,蔬菜水果,肉蛋類在網上訂單量會越來越大。

3短視頻的購物模式最終會成為趨勢。甚至代替現在的店鋪拍照模式。

4網校的培訓模式也會成為趨勢,代替實體店鋪的培訓機構。





暖暖的小廚


這個時期把我們所有的脾氣性格都暴露了,平時生活工作接觸能有多少時間來展現我們的脾氣性格,這個時期充分發揮出來了[大笑],風雨走過這麼多年,估計加起來沒有這段時間在一起的時間長吧,不經意間就暴露了本性[捂臉]


掌心的沙漠1


淡泊心志,勞其筋骨,多禱告!宅在家,首要飲食有節,養生科學!就此進行學習,積累精神食糧!出行做好防疫措施,備好生活必需品。警醒吧!人類在宇宙很渺小!不要肆無忌憚!有錢任性吃野味。我們都是有罪的,世上的生物都有他存在的意義!生態平衡,萬物相互效力!每次災難的背後都有他極有深刻的用意。讓我們在地球上與萬物友好相處和平共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