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2020年的春天因為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有些冷,在每天肺炎感染率攀升的新聞中,一批批物資成了緊俏貨。初一搶口罩,初二搶米,初三搶酒精,初四搶護目鏡,初五搶紫外線燈,初六搶手套,初七搶雙黃連口服液。恐懼和自我保護意識讓我們覺得只要有效,都可以買來囤著試一試。

而有些偏方、食品更是被宣傳成為防疫的必備貨,即使我們明知有些方法不靠譜,也在恐慌心理的驅使下,買來心安。這也是我們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如果買來可以少一些恐慌心理也無可厚非。

可是家有孩子的父母常常為孩子的宅而無奈,因為對於天性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不讓出去玩的宅家簡直是折磨。那麼,我們如何宅家來保護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學習這場防疫攻堅戰的人生教科書呢?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可能,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唱“洗手歌”,可是,我們真的會洗手嗎?

有研究調查表明:我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為4%,可我們的一隻手上可是附著40多萬個細菌。

對於宅家的孩子而言,洗手也是一種最經濟、也最方便的防疫措施,也是我們為國家的防疫攻堅戰盡綿薄之力。

而洗手這個看似習以為常的動作,卻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一、洗手的生命的代價-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1818年,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出生在匈牙利多瑙河東岸一個叫奧芬的小鎮。他遵從父親的願望學了法律,可是,在上學期間,他發現自己對醫學更感興趣,於是,他在26歲那年獲得了醫學博士,成為了一名醫生。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1、細心的觀察

1847年,在維也納醫院擔任產科醫師的塞麥爾維斯發現,產婦死亡率高達25%-30%,而死亡原因大多數為產褥熱。經過長時間的細心觀察,他發現:

(1)醫院裡流行著產褥熱,但醫院外卻沒有流行。

(2)產褥熱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與季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3)在分娩的產婦中,如果子宮部位出現了損傷,就非常容易感染上產褥熱。

(4)如果某個病房被關閉了一段時間,患產褥熱的人數就會有所下降。

(5)當醫生連續對幾個產婦的陰道進行檢查時,就會有好幾個產婦最終因產褥熱而死亡。

同時,他的同事法醫病理學教授科雅各布·柯勒什克(Jacob Kolletschka)在進行屍體解剖時,由於不慎割傷了手指,引發了感染而死亡。而這位感染死亡的教授出現的症狀,與產褥熱患者一樣。

2、尋找死亡的原因

這個悲痛的事故,讓塞麥爾維斯覺得應該是屍體的傳染物引發了產褥熱。因為當時醫院規定:只要產科醫師或者醫學生,可以隨意的進出擱置產褥熱患者的停屍房。而助產士則不允許進入停屍房。而且,這些醫生和醫學生從停屍房出來後,沒經消毒直接去了產房。

在此猜測下,塞麥爾維斯調取了他們分別負責的病房的資料發現:婦產科醫師和醫學生負責接生的產婦(一病區),其產褥熱死亡人數是專門由助產士進行接生的產婦(二病區)的三倍。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於是,塞麥爾維斯要求醫院的醫生或者助產士,在進入產房之前,必須用肥皂和清水把手洗乾淨,然後用氯化物消毒劑浸泡消毒。而且他發現肥皂並不能徹底去除手上的屍體味道,而次氯酸鈣(常用的漂白粉)可以去掉這種味道。同時,醫院的產婦死亡率一下子降了90%。

所以,用漂白粉洗手成為他們醫院的產房醫生或助產士的洗手必經程序。

3、遭遇反對,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是,塞麥爾維斯提出的消毒洗手觀點卻也說明了醫生才是產褥熱的元兇,讓當時的醫學界大為震驚,他們接受不了自己是兇手這個事實。於是,他們大肆抨擊塞麥爾維,而他的導師產科教授約翰·克萊因更是驅走了塞麥爾維斯,取消了他的醫師資格證。

意志消沉的塞麥爾維斯回到了家鄉,1861年,他發表了經典的醫學著作《產褥熱的病因、實質和預防》,也以更激烈的言論抨擊他們為“屠殺產婦的幫兇”,是“殺人犯”。於是,他遭到了更嚴重的排擠和打壓,最後也因為長期的心理壓抑而出現了精神錯亂,逝於精神病院。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塞麥爾維斯曾說:真理即使細弱如絲,也扯不斷,混雜在一堆謊話裡也會露頭,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樣。

直到1880年,使用殺菌劑洗手才在產房推廣開來。而塞麥爾維斯也用生命的代價向我們敲響了洗手的警鐘,挽救了無數的產婦。

塞麥爾維斯因為實事求是的態度,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令人心寒。如同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因為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結局讓人唏噓。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也正是他們的誠實和勇敢,才讓我們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也讓許多人未雨綢繆地做了防備,避免更多人被感染死亡。

而誠實和勇敢也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們品格的基石,塑造著我們的一生。

二、洗手的重要性

前段時間,日本的綜藝節目《差別在哪裡》(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也做了一個硬核的洗手實驗,讓我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

節目組邀請了小阪一家三代七口人來做這個實驗。首先他們在一家之主的爸爸手上塗滿代表病毒的熒光塗料,這種塗料在正常光照下是無法被人眼所看到的,關燈後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才會出現熒光。在家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家人以日常的狀態生活兩個小時,最終看看家裡會有多少人沾上代表病毒的熒光塗料呢?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實驗過程中,只有最小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與爸爸的手有直接的接觸。

但是,結果出來後驚嚇到所有人。兩小時後,在紫外線照射下的兩個小朋友手上、臉上都是熒光。而沒有和爸爸接觸的媽媽、大女兒、二女兒也全部感染。只有奶奶的臉上和手上有淡淡的一點點。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奶奶一直在廚房洗碗洗菜,也與其他親人接觸得很少,流動水沖走了奶奶手上的熒光塗料。而媽媽雖然沒有和爸爸接觸,卻對雙胞胎兒子又抱又親。姐姐是因為摸過爸爸碰過的門把手,又去捋頭髮。妹妹是因為和弟弟玩耍,又去摸臉。

而且,後來監測發現,熒光塗料在家裡無處不在,不止遙控器,門把手,還有垃圾袋子、樓梯扶手都沾上了熒光塗料。

所以,為了更好的防疫控疫,我們普通人更好的防護措施是勤洗手。同時,我們可以把這些圖片拿給孩子看,讓孩子意識到手中的細菌病毒的傳染性,讓孩子看到洗手的重要性。

三、洗手的正確打開姿勢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的統計顯示:每年全球有超過180萬的5歲以下的孩子死於腹瀉和肺炎,而正確的洗手姿勢可以大幅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掌握規範的洗手方式同樣也可以降低患腹瀉幾率23%-40%,降低像感冒這些的呼吸道疾病的幾率16%-21%。

那麼,如何正確地洗手呢?

日本的綜藝節目《差別在哪裡》又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的女性(20歲,30歲,40歲),來驗證正確洗的手方法的重要性!首先在她們的手上塗上代表病毒的熒光塗料,然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洗手。她們的洗手時間分別是24秒、19秒、14秒。

結果發現:洗手14秒的40歲女性基本和沒洗一樣,尤其是手指縫、指甲縫和手腕。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而20歲的女性洗手時間24秒,也相對最乾淨,但是手指縫、指甲縫、手腕這三處仍然有熒光塗料。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所以,我們回家後要勤洗手,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最好用流動的水洗手,而洗手的時間最好30秒以上,40秒-60秒為最佳。

專家說所有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洗手的重要性你講給孩子了嗎


對於孩子而言,讓孩子這樣乖乖地洗手很難。那麼,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手,而且洗手時可以唱著洗手歌:

小寶寶,講衛生。

挽起袖子去洗手。

手心搓,手背搓,

手指縫裡搓一搓。

洗完小手關上水,

水池裡面甩甩手。

這是孩子幼兒園教的洗手歌,建議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邊唱洗手歌2遍邊洗手。

同時,洗手後,建議用乾毛巾或者紙巾擦手,不要用烘乾機或者溼毛巾。

因為研究發現:烘手機吹出的一般是暖風,溫但是度達不到高溫殺菌的程度,又加上洗手間一般比較潮溼,溼熱環境下烘手機反而容易滋生細菌。用烘乾機時細菌就會吹到手上,反而消弱了洗手的效果。同樣地,溼毛巾也是一個“細菌炸彈”。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請和孩子一起勤洗手,洗手時間最好30秒以上,洗手後用紙巾或者乾毛巾擦乾淨。

寫在最後

這場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了我們始料未及的痛和傷,但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溫暖,也是我們孩子成長之路的人生教科書,讓孩子明白防護措施的重要性,讓孩子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人生百態。

而勤洗手,出門戴口罩,不僅僅是保護自己,也是我們打贏防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助推劑。

關注【Daisy2019小燕】。關注育兒,持續成長。


【1】微信公號:秋田六千,疫情期間勤洗手的重要性!日本的這個硬核實驗真的太讓人震驚!

【2】季靜勇,洗手之勤-記“母親的救星”塞麥爾維斯,知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