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跟著買期貨一百萬一年可以翻倍,我想知道風險有多少?

柯員外餐飲


期貨可不比股票,股票只要不退市,套牢了還能等機會。期貨一但買錯方向,比如買漲實際是在跌。一旦保證金不夠,就會被強制平倉。只能重新買過。這和股票是根本區別。期貨這玩意沒有後繼資金補充,被爆倉後想翻本,幾乎沒任何機會翻身。


訆涐峰爺


首先我不同意這觀點,此觀點說得太絕對了,炒期貨要是真的能賺那麼多💰,那麼人人豈不是都要去炒,相反!我從事投資行業多年,曾經自己也有過親身經歷,在期貨市場虧了的人太多太多了,更有盲目操作者,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進去了

我可以以我多年的經驗告訴大家,做投資千萬不能盲目操作,自己的心態也要好,因為在期貨市場賺錢也是一瞬間的事,但是稍有不甚虧欠也是轉眼即逝。

不要輕易的相信一些分析師,因為現在打臉充胖子的人很多,自己所做的交易平臺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你的資金安全有重要關係,現在國內有好多假平臺,把外匯市場弄得一團糟,但是我可以以為的經驗告訴大家,分辨平臺的幾個方法。

第一最基本的可以看這家交易平臺已經成立多久,當然是越久越好,因為這說明交易平臺的背景實力,安全係數以及口碑方面都是不錯的,第二要看是不是屬於國外市場,因為目前一些產品在國內是沒有交易平臺的,大多也都是海外市場,因為現在好多了國家整治了不少,以前都是十分混亂的你都不知道真假,第三要看交易的走勢圖是否和國際行情接軌,正常都是存在個把點差的,如果存在較大差異,那麼說明平臺,有危險係數。

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外匯黃金投資理財者


今日不知道什麼原因,發出的東西都看不到,有問題可以留言交流。

你朋友說跟著買期貨一百萬一年可以翻倍,其實不用一年,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個星期就可以翻倍了。

期貨是有槓槓的,最低的槓桿也有5倍了,一般都是20倍,也就是說100萬,資金相當於2000萬在操作,2000萬賺100萬,只要5%就可以了。

風險有以下幾方面

爆倉

期貨是可以爆倉,爆倉是什麼概念,就是本金可以全部虧沒有,然後還欠期貨公司的錢,這個跟炒股是不一樣的,炒股最多也就是退市,而期貨是會爆倉的,你錢沒有了,還會有負債。由於期貨是有槓槓的,所以波動一下,資金的變化很大,比股票虧的更多,當然賺的也更多。

時間

期貨並沒有所謂的中長線投資一說,主要是由於期貨是有交割時間的,到了規定的時間會自動平倉,股票被套了,可以選擇臥倒等待,而期貨不行,到了規定時間如果還沒有回到期望的價格,只能選擇止損。這個就是股票和期貨持倉時間上的不一樣,持倉時間不一樣,導致期貨主要還是以短線操作為主,這個就是考驗操作技術了。

總結

期貨的風險很大,所以不建議新手參與,別人告訴說跟著買可以翻倍,基本上不可能,既然這麼賺錢,那麼早就是億萬富翁了,或者是世界首富了,所以說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到利益,更要看到風險。


大寶的股事


大多數人覺得期貨風險大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期貨有槓桿,放大了風險。但這句話就是個偽命題。中國期貨交易所期貨槓桿一般是8到13倍,以10倍槓桿為例,假如總共能交易100手,交易10手,就相當於股票滿倉,5手則是半倉,1手就是10%倉位。槓桿只是工具,工具本身不會影響操作風險,影響的,都是人心中的貪念。

期貨之所以引入槓桿工具,只是為了方便市場交易,而不是為了放大風險。舉例來說,股票價格從5元漲到10元是很常有的事情,但是雞蛋價格從上市以來就在4到6元之間波動。如果不適當引入槓桿,單純以產品價格幅度交易,交易市場就會毫無生機,最終導致關門。既然明顯雞蛋價格不會跌破2元,那合理使用槓桿則是應該的。

交易期貨的優勢還在於,能夠更加貼近你的生活。大部分股票背後代表的公司,公司產品也許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也沒用過。但是期貨產品,雞蛋,橡膠,銅,大豆,黃金或者白銀等,哪一種不是與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生活中的這些產品,可以更近距離地接觸到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在我眼裡最大的優勢在於機會。我並不推薦頻繁地進行多空交易,但是雙向交易帶來的是相對於股市雙倍的機會。另外,期貨有幾十個交易品種。按照月度交易,總會能找到一些適合交易的品種。而對於股票,一旦市場走入熊市,個股表現機會寥寥,又如何能夠在市場中長期穩定盈利呢?

正確認識期貨,正確使用杆杆和雙向交易,是投資者邁向正確交易的第一步。


YI惟獨佳人


我想回答你的是可以的,但是你也得做好血本無歸的心理準備

對於期貨投資者,如果瞭解過的都應該知道一個槓桿交易,槓槓交易就是把你的資金放大到10倍,或者20倍。對於一些公司有可能會放大到100倍。

你說你有100萬現金,假如選擇20倍槓槓的產品,你就等於用2000萬資金去買產品。當產品價格上漲1塊錢的時候,你的收益就是20塊錢。如果滿倉買進,而方向你又做對了,可以說,你不需要一年,有可能半個月收益就會翻倍了。

上面說到的方向,因為期貨是可以買漲買跌的,跟股票還是存在一定差距,股票只能買漲,跌了就是虧了,要麼賣掉虧損出來,要麼一直拿著等反彈。而期貨不一樣,期貨上漲的時候你買漲了,你就賺了,如果你覺得一個產品要跌了,這個時候你再買跌,而市場又跌下來了,你一樣是賺錢的。期貨市場不會給你等待的機會,不會像有的股票一拿7-8年,而期貨當你買進的時候就得設定一個心理價位,達到什麼價格的時候你就平倉,在期貨市場中不會給你幾年的時間讓你去等下去。而對於國人似乎大多數人都有個通病,就是虧的時候就一直拿著,到最後卻越拿著就虧的越多,而上漲的時候漲了一部分就敢緊賣掉。所以很多人都在追漲殺跌的過程中,能賺到錢的卻很少。

期貨市場是一個瘋狂的市場,很多人的收益都翻了幾倍,也有的人虧的跳樓的都有,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還是遠離的好。


風清雲月114


你朋友說的不是假話,期貨市場拿100萬本金一年翻倍的根本不算什麼。但他的話只說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把老本賠光的是那些幸運兒的數倍!

期貨市場從來不缺少神話。幾年前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是:某女士(據說姓楊)五萬元入市,三年時間做到了五億!然而故事的結尾人們卻不多提及,這位女士用三個月時間賠光了所有,剩下的只有五萬。這故事的真假並不重要,有個作用很明顯,那就是撩撥起人們一夜暴富的狂熱期待,從而熱血上頭衝進市場。至於有幾個人能賺錢離開,除了自己,有誰在乎呢?

不能只看見賊吃肉,卻看不見賊捱打。

童話故事裡的愛情總是以“從此王子和公主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來結尾,從來沒有人關心王子公主有沒有家長裡短,怎麼解決柴米油鹽,會不會離婚甚至反目成仇……因為那只是個童話,無人深究。可你現在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市場,裡面充斥的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怎麼能當童話故事講?

小編本人也曾經在期貨市場試過水,拿了一筆小錢體驗了一下生活。不多,就五萬。短短半年時間,有過當日賺50%的狂喜,也有過被電話通知追加保證金的惶恐。一般賺是小賺,虧是大虧,最後拿著剩下的兩萬退出市場。得出個結論:能做好股票的未必就能做好期貨,這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尤其不適合非專業人士入場搏殺。

和股票市場不同,商品期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交易制度。通俗地講,就是拿一塊錢可以做八到十二塊錢的生意(不同合約的槓桿率有所不同),因而盈利和虧損也是等比例放大的,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場所。雖然也有漲跌停製度的限制,但風險和收益還是比股市放大了許多倍。而且實行T+0制度,資金當日內可以多次流轉,這也會放大盈利和虧損。

別的期貨市場如國債、利率、外匯等,小編沒有涉足過,不敢妄言。不過波動率越小的市場槓桿率越高,賺錢或賠錢都比股市更加迅速。

題主作為期貨的小白,光聽別人慫恿就想把大筆資金投進幾乎一無所知的市場,這風險確實很大。七虧二平一贏的定理在任何市場都存在,還是別做暴富的美夢吧。

把資金投向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起碼命運由自己來掌握,總好過任由他人和市場擺佈。

大白話說財經,我是斷斷斷水刀。歡迎留言交流切磋。


斷斷斷水刀


在金融市場,除了做股票之後,我們還可以做期貨。但是,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大家輕易去做期貨?期貨的風險有多大?

期貨是高風險投資品種,對於初學投資的人千萬不要只看到期貨的高利潤而急於投資期貨。

期貨的風險主要是由於期貨交易採取保證金交易形式。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貨合約價格的一定比率交納少量資金作為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便可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這種資金就是期貨保證金

我國,期貨保證金(以下簡稱保證金]按性質與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結算準備金和交易保證金兩大類。結算準備金一般由會員單位按固定標準向交易所繳納,為交易結算預先準備的資金。交易保證金是會員單位或客戶在期貨交易中因持有期貨合約而實際支付的保證金。它又包括初始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兩類。

初始保證金是交易者新開倉時所需交納的資金。它是根據交易額和保證金比率確定的,即初始保證金=交易金額x保證金比率。我國現行的最低保證金比率為交易金額的5%,國際上一般在3% ~8%之間。例如,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保證金比率為5%,如果某客戶以2700元/噸的價格買入5手大豆期貨合約(每手10噸), 那麼,他必須向交易所支付6750元(即2700 x5 x10x5%)的初始保證金。

交易者在持倉過程中,會因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而產生浮動盈虧(結算價與成交價之差),因而保證金賬戶中實際可用來彌補虧損和提供擔保的資金就隨時發生增減。浮動盈利將增加保證金賬戶餘額,浮動虧損將減少保證金賬戶餘額。保證金賬戶中必須維持的最低餘額叫維持保證金,維持保證金是初始保證金x維持保證金比率k (k為常數,稱維持保證金比率,在我國通常為0. 75)。

當保證金賬面餘額低於維持保證金時,交易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補充保證金,使保證金賬戶的餘額=結算價x持倉量x保證金比率,否則在下一交易日,交易所或代理機構有權實施強行平倉。這部分需要新補充的保證金就稱追加保證金。

仍按上例,假設客戶以2700元/噸的價格買入50噸大豆後的第三天,大豆結算價下跌至追加保證金,2600元/噸。由於價格下跌,客戶的浮動虧損為5000元(即<2700 - 2600> x50),客戶保證金賬戶餘額為1750 元(即6750 -5000),由於這一餘額小於維持保證金5062.5元(2700 x50 x5% x0.75),客戶需將保證金補足至6750元(2700 x50 x5%),需補充的保證金5000元(6750 - 1750)就是追加保證金。

由上述保證金的計算過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保證金交易形式有可能會導致虧損遠遠超過投資者的本金,即嚴重的資不抵債

,這就是許多投資巨頭因為投資期貨而破產的原因。所以這裡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投資期貨。


嶺南人看世界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有點太聳人聽聞了。這個社會對於期貨的宣傳過於負面了,在華爾街,管理期貨策略(CTA)被很多大型對沖基金拿來作為股票多頭策略的有益補充,所以,這裡我想給期貨正個名。

期貨不是洪水猛獸,一年翻倍又不是一年十倍,沒必要動輒就談到爆倉。我們不能夜郎自大認為期貨很簡單,但也不能因噎廢食談“期貨”色變。


做期貨交易,需要明白一個盈虧比的概念:就是你準備拿多少本金去賭多少的利潤?

關於盈虧比,我打個比方,我和你玩猜硬幣的遊戲,正面向上我賺5塊,反面向上我虧1塊。這個遊戲對我來說,具有5:1的盈虧比,理性的人應該持續玩下去。

對於還不錯的交易員來說,做到2:1以上的盈虧比是不難的。也就是說承受50%的本金虧損可以賭100%的收益。

如果運氣更好一點,將盈虧比做到3:1,也就是說用30%的本金回撤是有可能做到100%的年化收益的。

注意,是“有可能”做到翻倍!凡是拍著胸脯說一定可以做到翻倍的,大多不太靠譜。


凡事金融


果滿倉的話1百萬能開大約11手股指,價值大約1000萬,不止損的話,走向與你買的相反340個點能讓你爆倉,也是就是100W全沒了,還有可能倒欠錢。而最近股指波動大,昨天振幅就有400多點,所以我說的是完全可能的,當然也有可能你買對了,100W翻倍成200W。這麼一說期貨風險蠻嚇人的,所以一定不要有我說的哪兩個行為,滿倉操作和不止損。控制好持倉和設置好止損,風險是可控的。

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賺了:差價=平倉價-開倉價。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就做空(賣開倉),跌下去(買)平倉,賺了:差價=開倉價-平倉價。


贏家秘道


風險很大,最大損失是虧損100%!也就是全部本金都會虧掉。

你想,如果能做到每年翻倍,那要不了多長時間是不是就是世界首富了?沒有這麼簡單的。

期貨都是有槓桿的,也就是你1萬的保證金,可能可以買10萬的期貨產品(看具體產品的槓桿倍數),那10萬隻要虧10%,你的本金就沒有了,就會被強行平倉,啥都沒有了!

所以,要做一個金融產品之前,首先要了解清楚風險!

同時還要注意,有些期貨公司是不合法的,有些期貨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是正規產品,那更是風險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