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億時空:增厚戰略積累 力保面板業抗疫“生命線”

作為2020年首隻上市的科創板個股,八億時空(688181.SH)備受市場關注。這不僅因為八億時空是全球真正實現了液晶材料產業化批量生產的6家企業之一,而且也是國家新興產業戰略執行公司——京東方——最緊密的上游供貨商。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八億時空防疫成為包括京東方在內的面板企業不可或缺的供貨後盾,為此“不落日”行業的原材料“生命線”保駕護航。

2019年成績難能可貴 戰略積累可圈可點

成立於2004年的八億時空主營液晶顯示材料的研發和產銷,從誕生之初以TN、STN為主的簡單產品格局,發展到現在以TFT混合液晶為主的業務組合,併成為國內少數有能力生產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業之一,下游已滲透至包括高清電視、個人終端、PC及車載顯示器在內等所有的成熟LCD商用領域。2011至2014年,八億時空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從單晶到混晶IPS-TFT產品體系,與液晶面板龍頭京東方展開合作,並順利完成產品認證;2015 年至今,公司成為京東方國產TFT混合液晶材料的戰略供應商並實現規模化供貨,同時與臺灣群創、惠科股份和中電熊貓等其他大型面板廠商客戶與公司的業務合作順利推進。

受益於LCD 尺寸面板不斷放大,2010年以來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面積持續平穩增長。2016至2018年,八億時空也迎來高速成長期,公司毛利率突出,營業收入自1.33億元增至3.9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72.4%;淨利潤自0.17億元增至1.1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61.0%,為業內所矚目。2017、2018年成為全球LCD產業的歷練時刻:迎來里程碑的同時,規模化重資產行業固有的週期性屬性開始發酵——韓國LCD產能觸底,而中國大陸地區LCD產能佔全球產能比重升至30%,取代韓國成為世界第一;2018年LCD供需失衡局面觸底,液晶面板面積供需比為7.2%,價格下滑20%,全球出貨量達到2.89億片,同比增長放緩至9.1%,行業洗牌加劇。

2019年上半年,面板產業週期性調整才開始退潮,LCD面積供需比收窄至6.4%。然而國內面板行業的激烈競爭不會就此結束,只有龍頭公司才能生存。八億時空在下游產業巨震、眾多廠商虧損之際選擇“綁定”京東方——2019年中報,公司對京東方的銷售金額達1.59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重錄得新高,升至77.52%。毋庸置疑,北京市國資委旗下重要電子產業平臺京東方是當之無愧的業內領袖,是國家戰略的一條線,其將持續受益於政策支持。八億時空選擇與京東方構建牢固的合作關係,特別是在此週期與競爭業態背景下,集中資源,做大做強,有望進一步鞏固上游地位。兩家公司珠聯璧合,也可以充分發揮業務協同優勢。八億時空的其他重大區域佈局也實現平穩發展,臺灣群創、惠科股份和中電熊貓——也相繼融入八億時空的業務版圖,去年中報,3家公司對八億時空貢獻了逾2400萬元銷售額。

面板業重點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迎來拐點,京東方、TCL集團當季業績好轉,其中京東方三季報扣非歸母淨利增速降幅收窄至45.18%。下游面板業洗牌漸入尾聲,上游液晶原材料業洗牌升溫,業內盈利與成長性指標分化:2019年三季度5家A股上市公司的淨利合計近12億元,同比增速均值降至17.8%;而八億空間當季實現扣非歸母淨利8243萬元,同比增速降至13%, ROE與EPS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八億時空:增厚戰略積累 力保面板業抗疫“生命線”

最新的公司2019年報預告顯示,八億時空報告期內淨利潤逾1.06億元,同比增速降幅大幅收窄至7.35%,且穩定性好於現有的同行預告表現。總結的說,在此大背景下,無論通過縱向還是橫向對比,八億時空前期的決策選擇,可圈可點,於逆境氛圍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實屬難能,也為公司積累了寶貴的產業鏈優勢。

面板產業的特徵是規模化重資產,新品研發尤為重要,研發費用不能省。公司已於2016年展開OLED原材料研究,其重點是提升OLED顯示材料的發光效率和使用壽命,構建自主知識產權體系與加快產業化並行,在先期OLED 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推進電子傳輸材料、藍光、綠光和紅光客體染料和主體的研發。2019年三季報顯示,八億時空的研發支出“搶跑”——同比上升近68%,再度拔得業內頭籌,在鞏固供氣技術領先優勢做好籌謀。

面板業戰疫避無可避 八億時空力保產業“生命線”

來自IHS Markit(INFO.US)的初步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LCD產能全球佔比接近45%,韓國產能回暖,約佔全球的28%;臺灣地區、日本的產能變化不大,美國、印度原地踏步。至此,全球LCD產業為期兩年的深度洗牌剛告一段落。全年智能手機面板出貨排行前三分別為三星、京東方、天馬,其中京東方的出貨量同比增幅最高,達17.5%。各大公司逐步理順業務線的同時,新一輪產業升級順勢拉開帷幕。2020年1月,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製造商韓國LGD因國內人力成本相對上升更快和加強OLED產品的研發需要,宣佈將在今年底停止本土LCD電視面板生產,但保留在中國廣州的生產線。業內人士認為,LGD此舉將導致全球大尺寸面板總供給下降約6%,進一步推動供需平衡,這將提升中國大陸地區的LCD產業集中度,也為京東方、華星光電、鴻海這些國內寡頭留下替代空間,面板原材料產業的景氣度也將回升。

恰恰此時,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疫情不會改變國內面板產業鏈發展的長期趨勢,但短期影響顯著。面板製造業是“不落日”行業之一,因生產流程的特殊性,生產線除了定期維護保養以外,基本無休。所以在春節和疫情期間,面板廠在保證廠區防疫完善的基礎上仍要連續運轉。而上游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則成為保證面板生產線的持續運轉的關鍵,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京東方亦不例外。受疫情影響,京東方武漢生產線年中投產計劃或推遲,為此公司表示目前生產線總復產率已接近90%,高負荷予以應對。京東方只是整個面板行業的一個縮影。這意味著原材料對整個面板行業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穩定的上游來源是支撐開工率、爭奪後續訂單必不可少的後盾。這對上游供貨商而言,亦是機遇更是挑戰。據悉,近期八億時空的管理中樞及各職能部門已實現正常運轉,嚴格依政府要求執行有關防疫規定,麾下液晶材料生產線陸續開工,全力發揮自身在產業鏈中積累的優勢,加速協調和組織產品批量生產與運輸,保障面板業“戰疫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