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如此,企業亦同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如此,企業亦同

說實話,大家應該都感覺到這幾天的互聯網消息幾乎看不下去了。

如果說之前的經濟只是減速的話,那麼突如其來的疫情,基本可以說是休克式的按下了暫停鍵。


第一批扛不住的企業

疫情當前,第一批扛不住的企業已經開始倒閉了。

2月6日,成立14年、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PHP培訓學校“兄弟連”謝幕。

2月9日,北京K歌之王與200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疫情對於企業的影響千千萬,但最核心莫過於現金流,現金流=生死線,現金流是壓倒很多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沒有了營業收入也就失去了週轉的可能。很現實又很無奈。

疫情對行業的影響無邊界,但影響最大的行業,依靠線下資源的行業首當其衝,線下教育培訓、餐飲、旅遊······

疫情之前,這些行業是典型的“現金牛”;疫情之後,由於全民閉門不出,也就成了資金斷裂的高風險行業。


可以轉型嗎?

有人說,可以轉型嘛?餐館沒客流,可以改送餐,線下沒學員,可以轉線上。實際操作上哪有那麼簡單,是需要專業層面大的思維認知和實際的專業度操控的,不能為了轉型而轉型。

話說回來,不轉是等死,轉還能有生機,那是轉還是不轉?公司想要盈利,是可以通過商業模式、組織架構、管理方式、提升服務產品化程度等措施去保證的。現在看來,風險管控能力不得不補。

近期,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支持企業,來看看這些欣慰的新聞標題:


  • 廣東繼續降社保支撐企業復工“戰疫”:3項政策合計將為企業減負近200億。
  • 深圳發佈十六條措施,料為企業減負超600億元。
  • 稅收優惠、減免租金、金融支持……滬28條綜合政策舉措全力支持企業抗擊疫情!
  • 北京16條:減免中小企業房租,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
  • 蘇州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條政策,包括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減免中小企業稅費等。
  • 鹽城出臺20條新政,推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等措施。
  • 寧波出臺惠企18條,包括臨時下浮中小企業社保費率,對相關中小企業免收2個月房租等。
  • 山東省出臺20條優惠政策,推出減免中小企業房租、減免相關稅費等措施。
  • 青島出臺助中小企業渡難關18條,提出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機制等。
  • 濟南出臺17條政策措施,提出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稅費;相關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等。
  • 浙江出臺支持小微企業17條政策:工業用電價格根據國家政策及時調整,工業用水價格、用天然氣價格均下調10%,期限為3個月。實行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和延期繳納。
  • 黑龍江省政府出臺14條政策:提出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等。
  • 四川出臺13條措施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減免1至3個月房租。參與疫情防控的醫療衛生機構和物流企業車輛,免徵2020年度車船稅。
  • 南京十條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難關:預計中小微企業將獲益30多億元;支持對象範圍覆蓋25萬家中小微企業。


做最壞打算,迎最好結果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對中小企業元氣恢復的強行針,但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能否熬到享受補貼那一天?關於減免房租,房東給的回覆是,正在與政府部門協商。關於浮動社保費率,諮詢的結果是的確有這項措施,但目前沒有可執行的細則,需要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與疫情相似,病毒襲來,也是幼小和脆弱者容易中招。中小企業往往實力不足、資源匱乏、人才緊缺、經驗有限、市場不穩固、而且資金緊張且融資渠道不暢,常使資金、人才、資源等繃得很緊,運行捉襟見肘。

正常時期,企業家都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疫情襲來,市場、資金、人才、成本等集中式惡化,會使缺乏魯棒性和迴旋空間、本來就疲於奔命的中小企業家雪上加霜,不少可能熬不過疫情的寒冬。

直面挑戰,很容易提出一些建議,如與員工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保衛現金流跑贏競爭、圍繞客戶價值增強在線業務、趁機創新升級企業等。

誠然,這些建議是美好的,但對處於危機的企業來說,處境是殘酷的,因資源和條件限制,較難有效實施。好消息是,有責任和擔當的政府及時出手,因其實際而有針對性受到廣泛好評。

坦率講,疫情是企業領導力的試金石,它不僅檢驗企業家應對危機的能力,也在考核其對企業發展的佈局,有戰略眼光和長遠思考的企業家,一定會從商業模式、資源的柔性、發展的可持續性上有較好安排,從而利於在危機來臨時輕鬆應對,甚或抓住契機贏得更大發展。

我們希望政府快速出手,施援同樣面臨危難的中小企業,但只有做好出現最壞可能性的準備,才有可能迎來最好的結果。

我們只有從危中找機,自找出路,自強不息,自度難關,置死地而後生。企業家在危機面前,唯有果斷和智慧前行,反思、學習和不斷升級自己及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