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在中國動盪的近代歷史中,最後的王朝也在血浪中跌下雲端,1921年,一紙《退位詔書》宣告著愛新覺羅氏一族皇家地位的喪失。

昔日玩樂的貴族子弟和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眷們也紛紛開始另謀生路,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女子,一輩子不結婚不工作,不談戀愛,活到90歲,身後荒涼任人評說。

這位女子還曾瘋狂迷戀過溥儀,她就是晚清格格、婉容的表妹完顏童記,又名王敏彤。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皇家有女初長成

完顏童記是滿洲鑲黃旗人,是清朝的多羅格格。在此,作者想略微說明一下清朝格格的等級劃分,格格們被劃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等是親王之女和碩格格,第二等是世子和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

由此可見,完顏童記的身份僅次於和碩格格,她父母也是地位極高的皇家貴族,所以完顏童記從小便接受系統良好的皇家教育,舉手投足間盡顯貴族之氣,舉止優雅,溫婉動人。

此外,從晚清流傳至今的照片來看,完顏童記身材纖細,容貌清麗可人,十分符合晚清上流社會的審美,在晚清一眾格格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這樣一個美麗又溫婉的女性簡直就是晚清大家閨秀的典範。

天生高貴的地位和不俗的自身條件,使完顏童記從小便有強烈的優越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尋常男子根本就入不了她的眼,另外這時她的表姐婉容嫁給了溥儀,更是令她羨慕。

雖然大清已亡,但千百年來刻在骨子裡的尊卑等級秩序仍然存在,在完顏童記的心裡,皇家仍是那個皇家。這些種種讓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在心裡認定了此生要冠上愛新覺羅的姓氏。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初試受挫

其實這本也不算什麼難事,她的父母從前便與愛新覺羅氏一族有交往

。終於在她十七歲這年,她的母親幫她覓得“良人”,正是愛新覺羅氏一族的成員,眼看著這個金光閃閃的姓氏馬上就要落在完顏童記的頭上了。

但大概是天妒紅顏,不盡人意,這位姑爺實非良人,從前遊戲人間慣了的紈絝子弟與戲子有染,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這簡直就是結結實實一巴掌打在了這位心高氣傲的多羅格格臉上,完顏童記馬上派人解除了婚約,她也深受打擊,從此再也沒有主動張羅過自己的婚事。

至此,她或許也漸漸開始明白,這皇室一族的大門不是那麼容易進的。但她的心氣高,普通男子又哪能令她滿意呢。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終是一片真心空付

偽滿洲國時期,溥儀的二妹有意撮合完顏童記與溥儀的弟弟溥傑,對於完顏童記來說,這又是一個完成自己人生目標的絕佳機會,只可惜完顏童記母女二人雖已經到達偽滿洲國的長春宮。

但因為掌握實權的日本人的阻撓,此事也終究化為泡影,完顏童記又一次受到沉重打擊,這位心高氣傲的格格從此便沒了戀愛的念頭,直到她遇見了溥儀。

1959年,溥儀特赦回京。完顏童記的母親作為原先的老派貴族,對於溥儀這個曾經的皇帝仍然心存敬畏與崇拜,於是便請溥儀的三妹牽線搭橋邀請溥儀前來家中一會,溥儀欣然應允,這便促成了完顏童記與溥儀二人的見面。

此時的完顏童記已經46歲了,一輩子沒有談過戀愛的她見到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男人時竟破天荒的覺得自己動了“芳心”,加上溥儀席間對她的“調侃”,讓這位沒有戀愛經歷的格格誤以為溥儀也有意於自己,便不可自拔的深深戀上了溥儀。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完顏童記雖是一片真心對溥儀,但溥儀經過一系列的事情早已不是原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了,他壓根看不上完顏童記的舊式小姐做派,後來娶了做護士的李淑賢為妻。

完顏童記知道溥儀結婚的消息後還曾大哭一場,從此心灰意冷,再也沒有戀愛的想法,一生不曾嫁人。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紅顏隕落

完顏童記作為前清養尊處優的多羅格格,向來十指不沾陽春水,根本沒有在新社會養活自己的生存技能,但好在後來靠著政府的資助得以維持生活,日子雖清貧了一些,好歹算是有保障,她一個人也能生活下去。

後來年紀大了,被政府送到養老院,但只住了一個月就去世了,令人唏噓。據說是吃餃子時候不慎噎死的,享年90歲。

晚清格格完顏童記的一生可以說是孤獨而又痛苦的

她出身不凡,有一個高貴的出身和安逸富足的童年,本以為自己就這樣按部就班的可以嫁入皇族,安享一生榮華富貴,但晚清的政治變革將她生生拽下雲端,狠狠地扔進塵土裡,她來不及反應,來不及醒悟,只是憑著她從前的接受的教育想著嫁給愛新覺羅氏一族,才配得上自己不凡的出身。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這輩子不曾工作,出生不凡卻落魄餘生

有人說她這悲慘孤獨的一生是她自己保守的思想所致,畢竟本來以她的出身地位和自身不俗的條件,應該覓得一段良緣才對,但是筆者認為她雖然心性高傲,但終究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

與其違背自己的心意嫁給一個不稱心的夫君,一點點折損自己驕傲的自尊心,這樣獨身一人過完這一生說不定是最好的結局。

而且她作為舊時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典型深閨小姐,過於刻板和嚴格的皇家教育使她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適應、去改變,她的世界很單純,可能她認為及笄以後自己的世界裡只應該有三從四德和相夫教子,舊時代女性的烙印深深打在她身上,刻在她骨子裡。

她追不上那新的時代,便被那時代無情拋棄,永遠的留在了舊的時代,歷史何時不是如此呢?

她也為自己的保守思想付出了一生的代價,或許她最後也沒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是為何失去了高貴的格格身份並且最終竟成為了時代更迭的犧牲品。

她的經歷是萬千被時代所拋棄的封建舊時代女性的縮影,只是因為她特殊的晚清格格身份被世人所記住,世人惋惜也好,批判也罷,這世間再無完顏童記,身後荒涼也只能任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