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春节,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当人们都在提倡“不出门、少出门”

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同时

有这样一群人逆行而上

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

坚守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召之即来、来之必战、战之必胜

这是武汉水务人的承诺和行动!

"我是司机班班长,应该我先上。"这句话,已经成了周杰师傅的口头禅了。50多岁的他,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武昌营业所司机班老班长,去冬今春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以来,交通管制,随着疫情发展,前方施工人员和后勤保障工作用车的驾驶员急缺。得知消息,周师傅二话没说,立马就到后勤报到了。

春节的团圆,对周师傅格外不易,他的儿子常年在美国,平时很难见上一面。但是面对严峻的疫情,他决定放弃难得的团聚。每天早上5点半摸黑到单位,量体温、对车辆严格消杀,6点半准时出现在接送点,对每位上车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后发车,往返来回,他没有一句叫苦叫累。

平时,周师傅言语较少,朴实的他,和其他的司机一起,舍小家、顾大家,辛勤付出、默默奉献,成为武水集团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和特殊的保障队伍。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周师傅夜行出车

坚守岗位,家庭困难放一边

陈涛,武昌营业所党员业务骨干,防控疫情工作中,担任着营业所的热线调度工作。班组同事们知道他的母亲长期身患重病,妻子作为医护人员已奔赴一线,家中还有女儿需要照顾,大家纷纷抢着和他要换班。

"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他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与家人商量后,把女儿暂时放到母亲那里。重病的母亲明白他的牵挂,对陈涛说:"你安心去上班吧,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给组织添麻烦。"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把女儿从古田送到何家垅的母亲家,又匆匆返回小东门上班。

一笔笔热线工单,是家家户户的用水期盼。病毒肆虐,陈涛更深知这份期盼的焦灼与不安。为了让市民安心宅家防疫,让一线工作者用水无忧,许许多多像陈涛一样的供水热线员,把家庭困难放一边,哪里需要哪里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徽章在一个个"战位"上擦得更亮。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陈涛正在接听供水热线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2月1日,武昌管线所管网股股长熊治国没有吃午饭。这一天,他接到了配合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通知后,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向施工单位详细介绍了市政供水管网情况,了解供水需求后就立即开始拟定改造方案。这一切结束后,已是中午,顾不上去吃口饭,他又立即向所里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商讨工作方案、绘制方案示意图、拟定来往函件……

熊治国的家里还有年近七旬的老人,但为了老人身体健康和工作方便,一直忙碌在一线的他毅然决然住在了单位。2月2日开始,他就一直在单位与雷神山医院之间往返,与施工单位现场交接、与医院建设方沟通协调。忙了整整3天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拿换洗衣服,刚进家门,电话又来了:雷神山医院于当晚8点正式启动试运行,需现场待命。面对自己居住的小区因疫情封锁的情况,他赶紧与社区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请求放行。来不及拿几件换洗的衣物,他又匆匆赶回单位。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现场查勘管网情况

当晚7点多,雷神山医院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又出现了熊治国的身影,看到雷神山医院的水龙头哗啦啦的流出了优质的自来水,他这才放心的回到单位。

因为防控疫情工作需要,武昌管线所准备安排骨干力量在单位24小时值守14天,熊治国又第一个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值守,领导考虑到他已经多日没有回家,想让他回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家里的困难不是事儿,可以克服的",他依旧坚决要求留下参与抗疫保供工作。

英雄的城市里,我们都是城市的英雄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昌供水部的水质保障员冷竞伟按照工作日时间来到单位,开启了新年第一天的工作。受疫情影响,许多市民开始担心家中的自来水会不会受到病毒感染,城市留言板上也接到了不少市民的问询,为了让市民放心,他取样龙头水,进行水质检测,凭借专业知识和通过耐心的解释,安抚市民的恐慌情绪。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现场督察检测水质

为了能及时承担保供任务,从大年初二起,冷竞伟就从家里搬到了单位,确保有任务随叫随到。水质保障专班设置了两个保障组轮流作业,当其中有小组成员身体不适,冷竞伟作为水质保障负责人,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他人的任务,超负荷地运转。

雷神山的建设,冷竞伟也不缺席。1月27日,接到了抢建"雷神山"的任务后,他立刻赶赴现场,介绍市政管网位置、协调接管方案,确保雷神山医院有两条供水水源和一处备用水源点。回到单位,他又加班加点制定了水质保障及取样方案,调整了值守人员排班安排,全面监测雷神山医院区域的供水水质,保障医院运作期间的饮用水安全,积极防止水质污染,做好供水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十多天的坚守,十多个日夜,他住在单位,没有回过家,吃着盒饭和泡面的时候,问候一下家中老人的安危,不是不愧,是心中有"使命"。作为武水人,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这座英雄的城市,也是我们每这座城市英雄中的一员。

主动请战 坚守中的多面手

"我没事了,请求明天上班。" 从大年初五至今,后勤劳资员王莉已在岗位上连续工作11天。这些天,她每天早出晚归,身体的负荷快到极限。在大家的劝说下,她仅仅休息了一天,就再次提出回到岗位的要求。

后勤服务中心组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突击队之初,家住小东门附近的王莉主动请缨。她说"大家路途遥远,沿途经过的地方太多了,危险更大。"她不是党员,却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春节,留下眼睛几乎失明的母亲在家,与坚守后勤阵地的同事一起肩负起物资联络、需求供等后勤保障工作。有职工家住的远,公共交通停摆,她也挺身而出,每天开车接送,一个人充当联络员、配送员、司机等多个角色。

司机、热线员、水质保障员…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武汉水务人

王莉在食堂帮厨

在这场不眠不休的抗“疫”战斗中

武汉水务人勇担使命,无私奉献

保障着城市“水脉”奔腾不息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攻坚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