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春節,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日子

當人們都在提倡“不出門、少出門”

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同時

有這樣一群人逆行而上

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主動請纓

堅守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召之即來、來之必戰、戰之必勝

這是武漢水務人的承諾和行動!

"我是司機班班長,應該我先上。"這句話,已經成了周杰師傅的口頭禪了。50多歲的他,是武漢市水務集團武昌營業所司機班老班長,去冬今春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肆虐以來,交通管制,隨著疫情發展,前方施工人員和後勤保障工作用車的駕駛員急缺。得知消息,周師傅二話沒說,立馬就到後勤報到了。

春節的團圓,對周師傅格外不易,他的兒子常年在美國,平時很難見上一面。但是面對嚴峻的疫情,他決定放棄難得的團聚。每天早上5點半摸黑到單位,量體溫、對車輛嚴格消殺,6點半準時出現在接送點,對每位上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後發車,往返來回,他沒有一句叫苦叫累。

平時,周師傅言語較少,樸實的他,和其他的司機一起,舍小家、顧大家,辛勤付出、默默奉獻,成為武水集團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和特殊的保障隊伍。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周師傅夜行出車

堅守崗位,家庭困難放一邊

陳濤,武昌營業所黨員業務骨幹,防控疫情工作中,擔任著營業所的熱線調度工作。班組同事們知道他的母親長期身患重病,妻子作為醫護人員已奔赴一線,家中還有女兒需要照顧,大家紛紛搶著和他要換班。

"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他拒絕了大家的好意,與家人商量後,把女兒暫時放到母親那裡。重病的母親明白他的牽掛,對陳濤說:"你安心去上班吧,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給組織添麻煩。"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把女兒從古田送到何家壠的母親家,又匆匆返回小東門上班。

一筆筆熱線工單,是家家戶戶的用水期盼。病毒肆虐,陳濤更深知這份期盼的焦灼與不安。為了讓市民安心宅家防疫,讓一線工作者用水無憂,許許多多像陳濤一樣的供水熱線員,把家庭困難放一邊,哪裡需要哪裡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員徽章在一個個"戰位"上擦得更亮。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陳濤正在接聽供水熱線

沒有大家,哪有小家

2月1日,武昌管線所管網股股長熊治國沒有吃午飯。這一天,他接到了配合雷神山醫院建設的通知後,就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他向施工單位詳細介紹了市政供水管網情況,瞭解供水需求後就立即開始擬定改造方案。這一切結束後,已是中午,顧不上去吃口飯,他又立即向所裡領導彙報現場情況,商討工作方案、繪製方案示意圖、擬定來往函件……

熊治國的家裡還有年近七旬的老人,但為了老人身體健康和工作方便,一直忙碌在一線的他毅然決然住在了單位。2月2日開始,他就一直在單位與雷神山醫院之間往返,與施工單位現場交接、與醫院建設方溝通協調。忙了整整3天后,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拿換洗衣服,剛進家門,電話又來了:雷神山醫院於當晚8點正式啟動試運行,需現場待命。面對自己居住的小區因疫情封鎖的情況,他趕緊與社區取得聯繫,說明情況,請求放行。來不及拿幾件換洗的衣物,他又匆匆趕回單位。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現場查勘管網情況

當晚7點多,雷神山醫院熱火朝天的工地上又出現了熊治國的身影,看到雷神山醫院的水龍頭嘩啦啦的流出了優質的自來水,他這才放心的回到單位。

因為防控疫情工作需要,武昌管線所準備安排骨幹力量在單位24小時值守14天,熊治國又第一個主動請纓要求參加值守,領導考慮到他已經多日沒有回家,想讓他回去照看一下年邁的父母,"沒有大家,哪有小家,家裡的困難不是事兒,可以克服的",他依舊堅決要求留下參與抗疫保供工作。

英雄的城市裡,我們都是城市的英雄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昌供水部的水質保障員冷競偉按照工作日時間來到單位,開啟了新年第一天的工作。受疫情影響,許多市民開始擔心家中的自來水會不會受到病毒感染,城市留言板上也接到了不少市民的問詢,為了讓市民放心,他取樣龍頭水,進行水質檢測,憑藉專業知識和通過耐心的解釋,安撫市民的恐慌情緒。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現場督察檢測水質

為了能及時承擔保供任務,從大年初二起,冷競偉就從家裡搬到了單位,確保有任務隨叫隨到。水質保障專班設置了兩個保障組輪流作業,當其中有小組成員身體不適,冷競偉作為水質保障負責人,又義不容辭地擔起了他人的任務,超負荷地運轉。

雷神山的建設,冷競偉也不缺席。1月27日,接到了搶建"雷神山"的任務後,他立刻趕赴現場,介紹市政管網位置、協調接管方案,確保雷神山醫院有兩條供水水源和一處備用水源點。回到單位,他又加班加點制定了水質保障及取樣方案,調整了值守人員排班安排,全面監測雷神山醫院區域的供水水質,保障醫院運作期間的飲用水安全,積極防止水質汙染,做好供水突發汙染事故的應急處置。

十多天的堅守,十多個日夜,他住在單位,沒有回過家,吃著盒飯和泡麵的時候,問候一下家中老人的安危,不是不愧,是心中有"使命"。作為武水人,他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這座英雄的城市,也是我們每這座城市英雄中的一員。

主動請戰 堅守中的多面手

"我沒事了,請求明天上班。" 從大年初五至今,後勤勞資員王莉已在崗位上連續工作11天。這些天,她每天早出晚歸,身體的負荷快到極限。在大家的勸說下,她僅僅休息了一天,就再次提出回到崗位的要求。

後勤服務中心組建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突擊隊之初,家住小東門附近的王莉主動請纓。她說"大家路途遙遠,沿途經過的地方太多了,危險更大。"她不是黨員,卻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春節,留下眼睛幾乎失明的母親在家,與堅守後勤陣地的同事一起肩負起物資聯絡、需求供等後勤保障工作。有職工家住的遠,公共交通停擺,她也挺身而出,每天開車接送,一個人充當聯絡員、配送員、司機等多個角色。

司機、熱線員、水質保障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武漢水務人

王莉在食堂幫廚

在這場不眠不休的抗“疫”戰鬥中

武漢水務人勇擔使命,無私奉獻

保障著城市“水脈”奔騰不息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