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才能承传下去?

老钟易学中医讲堂


中医怎样才能承传下去?

首先广开中医学院,起码要与西医平分秋色,甚至应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医院建立以中医为主导的中医治疗、西医急救的医疗系统;建立中医“秘方”、“土方”“专利”体系,广收民间秘方,经确定疗效后,按利回馈。


云开山夫


中医怎样才能传承下去?谈谈我的个人观点和个人感想,我从事中医临床至今已25年,学院派出身,在二十多年的从医经历过程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都偿到了,怀着对医学的憧憬,以及行医过程的迷茫,我感觉中医不是那么容易!一路过来,考过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药师,以及主治医师,其实这些主要仅为取得行医资格而矣,而中医临床,中医博大精深,多年的临床后,往往为复杂病证而束手无策,其间,读过娄绍昆老师的"中医人生"一书,深受触动,于是寻找张丰氏样的名师在我心中日益强烈,可上哪儿去找呢!网络上各种培训,"大师"多于牛毛,可终不得法,机会总是会青垂于爱学习的人,于2o17年我终于有幸拜于本市易氏学派嫡传弟子贺文兵门下,(易公系已故湖南中医五老谭日强学生)在师父引领下着重研学古中医,师传秘验方!至此中医学术才有长着进步!

中医要传承,首先一定要培养对中医,祖国医学的爱好,要有高深老师的引领!并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离不开实践!




长期效果


仲丽娟830


只有抓紧一切时间改变现有的体质 才能挽救中医 因为现在市面上有证的中医已经基本上不会看病了 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他们都不清楚 而真正能治病的只有去民间找了 可他们没有行医资格证 而中医恰恰大部分都是师徒式传承制 功夫都在他们身上 而他们正在被绑住手脚眼睁睁看着患者看着自己一步步等待凋零………


手恉代歩


中医传承,按其内在规律办事。师资的组织,用持中医理念且名明德艺双馨者主持,广招贤能。二是选材要广收精出,按中医内定级别,中医内部晋升,老师主考,结合患者反馈(疗效);三是师生关系的確立,仪规既庄严,郑重,又和时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太重要!中医传承的核心,重在传德传艺。传德传做人是第一的,人无德,不传。这既是中医传承的本宗,生存之本源!也是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尽管如此,虽经曲折,坎坷,她还是能传承下去。末学对中医的传承,有信心。

一已之见,异见不辩。

[祈祷][祈祷][祈祷]阿弥陀佛



妙音圣一


对于中医的传承问题我谈一谈以下的个人一点看法。中医药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用生活中的实践,临床的应用,口尝体验总结取得的宝贵精华。多少医道圣人潜心研究,用理论系统的谱写出博大精深的论著书籍。用百草治百病,用“四诊”“八纲”“八法”“六淫”“本草纲目”辩症诊断疾病,布药施治,救死扶伤,保证了人民的健康。有许多中医世家多少代传承医术用祖传秘方,验方,在临床上救治无数的病患,运用自如,药到病除。中国各大医药院校用精典系统的理论与医院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的更科学的研发出新的人体奥秘,破解了人体机因的密码,攻克了许多防治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世界各国都在发挥它的神圣功能,广大的医务人员运用最精湛的技能为无数患者排忧解难!救治了许多疑难病患,深受世界人民欢迎!中医传承必须注重人才的挖掘,大量搜取流散在民间的由其是中医世家几代传承的中药秘方,验方,治疗的手法,药物。淬取精华,攻关研发,方能使中医之术永久的发挥其独特的效果,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新星816


中医会传继承者。继承者必定尊重医祖师,对于医德医风的教训,要切记在心。敢于传中医的经验治疗。一般情况下,没有真心医德者不传。


茶海人生1


要想传承中医,就得有中医的优势。


用户506487418617


首先必须要肯定,中医来自民间,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例如,我的家族采用专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已经有100多年了,只要按要求治疗,都是治一人好一人;而我的朋友,专治鼻炎,也是应用中药,同样是治一人好一人。

现在,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医师资格证,不能够从事治疗工作,这样的政策下,很多在一个领域里有特长的中医,不得不放弃了治疗;就我家来说,11人从事治疗,5个人有证,其他的6人,就没法再行使治疗了;而那位治鼻炎的朋友,否然年过古稀,也不得不放弃了治疗…

中医来自民间,国家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而真正有一技之长的高手,同样在民间;民间中医,必须要得到重视。

那么,中医来自民间,高手同样在民间,应该怎样传承下去呢?这就需要管理部门深入民间,普查真正确有专长的中医,登记在册,充许继续从业…


颈肩腰腿痛研究


中医的问题不在于传承,而且它一直在传承丶在复制。但却没有任何新的认知和发展,而现代医学的出现,却使患者越来越多地接受新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手段。

有些人不肯接受新医学先进丶科学的事实,不肯承认现代医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略举两列:内科方面,19世纪后半期,由于药理学的进步在治疗上虽有改进,但对多数疾病仍无能为力。20世纪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1908年德国P.埃尔利希和日本秦佐八郎发现606能治疗螺旋体疾病,开创化学疗法的先声。1935年P.多马克研制成磺胺药能治多种细菌所致疾病。1928年英国A.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有杀菌能力;1944年美国S.A.瓦克斯慢发现链霉素能治疗结核。其后新抗生素相继出现,这些疗法是划时代的进步。

1922年F.G.斑延提取胰岛素或功,可用以治疗糖尿病等。外科治疗更不用说了。

化验诊断方法也得到大发展,就不用举了。传统中医根本没法可比,数千年来中医却还停留在“阴阳五行”的理论时代和靠“望闻问切”的感观诊疗。人都是肉体凡胎,怎么能和先进机械丶智能时代相比呢?人能和挖掘机比挖山掘土么?

现代医学一直在探索丶发现中发展和进步,石器终被铁器淘汰,汽车必然淘汰牛车马车。当然一些旅游景点保留点古老项目供人游玩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