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多部門聯防聯控保障復工復產


內蒙古多部門聯防聯控保障復工復產

  新華網呼和浩特2月12日電(楊騰格爾)12日,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十六場新聞發佈會。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呼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雲雯婧、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佔國、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張佔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荊玉林介紹了自治區聯防聯控機制和工作進展情況。

  記者:隨著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對煤炭、電力、油氣等能源的需求必然加大,請問自治區煤炭、供電、油氣等企業的生產情況怎樣?用工是否緊張?能否保證充足供應?

  張佔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能源系統強化調度、狠抓落實,能源生產供應形勢總體平穩。

  首先,我們全力以赴保障能源正常生產供應。

  加快煤礦復工復產,煤炭供應趨於正常。截至2月11日,全區累計復工復產煤礦73處,產能2.41億噸/年;全區正常生產煤礦達到113處、產能6.57億噸,為2019年底生產煤礦產能的68.3%。2月底前可再復工26處,預計3月下旬全部復產復工。

  2月11日,全區生產煤炭 176萬噸,比2月1日增長17%,近上年同期的80%;全區銷售煤炭188萬噸,比2月1日增加55萬噸;鄂爾多斯銷量由2月1日71萬噸增加到117萬噸,供應呼包地區煤炭由節日期間的不足5萬噸/日增加到目前12.5萬噸/日。蒙東銷往東北三省保持在35萬噸/日左右的正常水平,蒙西銷往區外72萬噸,較2月1日增加16萬噸,有力保障了全國疫情防控期間的煤炭供應。

  煤炭價格略微上漲、總體穩定。近日蒙東地區煤炭均價200元/噸、上漲5元/噸,鄂爾多斯地區煤炭均價285元/噸、上漲2元/噸,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553元/噸、上漲2元/噸。

  電力生產供應正常。全區發、供電企業全部正常生產,電力供應充裕。蒙東電網最大供電負荷小幅增加。蒙西電網最大供電負荷下降明顯,今年以來最大供電負荷3050萬千瓦、同比增長8%,出現在1月3日。春節期間,受用電需求不足影響,保持在2550萬千瓦左右,近期下降至2500萬千瓦左右。蒙東電煤供應正常,電廠存煤充足。蒙西電煤供應偏緊,46個統調電廠中,有3個電廠存煤在5天以內,目前均已落實煤源,供應可以得到保障。

  油氣平穩,供應充足。油氣生產企業全部正常生產,成品油庫存保持正常水平。2月11日,中石油、中石化庫存成品油64萬噸,比2月初60萬噸增加4萬噸。受需求不足影響,當日銷售4367噸,約為上年同期的六成。天然氣供應充足,2月11日,全區管道天然氣供應1216萬方,較上年同期下降18%,其中城市用氣761萬方,下降25%;化工用氣156萬方,增長45%;LNG用氣299萬方,下降20%。2月份管道用氣可保持在合同量範圍內,能夠滿足需求。

  其次,關於能源企業用工情況,現在看來,基本滿足需求。煤炭行業,大體可分三種情況,以佔全區煤炭生產70%的主產區鄂爾多斯為例,一是有28處煤礦春節期間沒有停產,這部分煤礦工人基本全員在崗;二是有66處煤礦雖然暫時停產,但職工基本都在礦區輪休,在符合煤礦復產的條件下,我們組織了復工復產;三是有部分是像淮南礦業、山東能源等區外國企,在我區開發的煤礦,現在正在組織這些企業的整建制生產隊伍儘快回崗復工,現在已經進礦留觀的有32處、 4169人,正準備返回的35處、15946人。目前來看,主要是這部分員工存在一些返程困難,即使返程也需在自我隔離兩週後上崗,預計到2月底3月初,煤炭行業用工可恢復至去年同期正常水平。電力行業,無論發電企業還是供電企業,都不存在用工困難。

  油氣行業,在我區生產的中石油蘇格里氣田、大唐克旗煤制氣、匯能煤制氣,中石化呼市煉油廠、神華煤制油、伊泰煤制油等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全部組織正常生產,用工基本滿足需求。

  隨著各行各業復產復工,能源需求會逐步增加,我們將認真落實指揮部要求,全力保障能源生產供應,為努力打贏疫情防控總體站阻擊戰作出貢獻。

  保障能源供應上,抓好調度,重點保障醫院、居民等用戶的電力、天然氣供應。加快煤礦復工復產進度,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確保能源供應。

  保障疫情防控上,堅決扛起防控疫情政治責任,堅決落實日報告、日調度、隔離監測、應急值守等措施,樹牢底線思維,多方籌集防疫用品,保證員工安全上崗,確保疫情防控。

  保障安全生產上,進一步強化監管,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充分運用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信息系統,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加強電力運行調度,強化油氣管網檢查,努力消除事故隱患,確保能源安全生產。

  保障項目建設上,全面推動列入今年開工計劃的80個能源重大項目儘早開工,對62個續建項目要督促業主抓緊復工,18個新建項目要加快推進前期手續辦理,具備條件後及時開工。

  記者:當前已經進入春運後半程,也是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公路、鐵路、民航等部門在保證防疫的前提下如何確保物資運輸暢通和人員出行?

  雲雯婧:目前已進入春運後半程,距2月18日春運結束還有1周的時間,隨著各地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近期返程返崗人員仍然較為集中,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交通保障組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有關要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暢通,堅決阻斷疫情通過交通運輸傳播,保障社會車輛和人員正常出行。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公路方面

  繼續抓好公路保通保暢。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暢工作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交通運輸部“一斷三不斷”要求,進一步督促各盟市落實好屬地主體責任,規範和優化交通管控措施,不得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阻斷國省幹線公路、硬隔離或挖斷農村公路、阻礙應急運輸車輛通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保障公路路網暢通運行,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和防疫物資、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暢通。對擅自阻斷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干擾公路運輸正常秩序的,嚴肅追究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責任。下一步,我們將通過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門戶網站、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微信公眾號、內蒙古交通報向社會公佈全區公路省界出口通行情況,方便公眾出行。

  抓好運力保障:按照國務院《關於做好公路交通運輸保通保暢工作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的通知》和《交通運輸部關於全力做好春運返程高峰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期間自治區交通運輸應對春運返程高峰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根據復工復產、開學等時間安排,綜合研判客流需求,合理安排組織運力,在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恢復道路客運復工復產。充分發揮自治區應急保障車隊的作用,通過公路直達運輸包車,提供“點對點”、“一校一車”等服務模式,切實保障農民工、學生等群體出行。疫情防控期間,對地方政府組織的農民工返崗包車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全力做好春運後半程運輸服務保障工作。同時認真落實站場防控疫情各項措施,加強班車和包車運行管理,嚴格控制旅客實載率50%以下,要求乘客在乘車過程中必須佩戴口罩,分散就坐,做好自我防護。認真落實好道路客運乘客信息登記制度,做到信息可追溯。

  二、鐵路方面繼續落實好“三必保”、“四優先”保障措施,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的快速暢通。“三必保”:一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資發運需求全部受理;二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資鐵路服務訴求全部滿足;三是必保疫情防控物資運輸安全暢通。“四優先”:一是優先安排運力;二是優先組織裝卸;三是優先安排運輸;四是優先組織到達。鐵路部門將提供全天候鐵路貨運服務,12306/95306客服電話及95306網上服務通道24小時暢通。

  三、民航方面根據近期數據統計,民航客運量較往年下降80%以上,累計停飛城市40餘個,停飛航班180多架次。但鑑於防疫形勢嚴峻,各機場、航空公司已結合各自的運行現狀及旅客運輸量制定疫情防控期間的春運返程保障預案,進一步細化完善涉及特殊疫情航班保障工作方案,及時根據上級單位對疫情發展制定的防控要求進行臨時調整,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四、疫情防控方面

  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會同衛健部門科學研判疫情防控形勢和交通運輸保障任務需要,統籌安排,科學調整優化交通運輸服務管控舉措,嚴格做好公路、鐵路、民航站場和交通工具的消毒、通風、衛生清潔,做好乘客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按照積極穩妥、聯防聯控、有序推進的原則,確保物資運輸暢通和人員出行。

  記者:輿論對第二個14天防疫期已經到來的討論較多,請問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在復工復產的背景下,在社會管控方面,我們應該如何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精準性?

  呼禾:最近,關於“第二個14天防疫期”的問題社會廣泛關注,借用防控醫學專家的話:“按照傳染病的傳播規律,14天為一個高峰,一般會有兩三個高峰。第一個高峰為第一代病人的發病高峰,第二個高峰多為第二、第三代病人的發病高峰。只要防控得當,高峰的強度會依次遞減。”疫情防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建議大家按要求少聚會、勤洗手、戴口罩,積極配合各項防控工作。

  當前,在返程高峰和復工復產的背景下,我區的防控壓力增大、挑戰增多,這就要求我們在疫情防控的決戰時刻,防控力度不能有絲毫放鬆,防控措施必須要更加精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守好門、看好人”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全區政法幹警、基層幹部此時此刻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全力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部署。

  一是精準防控,將管控工作抓得更嚴、落得更細、做得更實。2月4日,呼和浩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了《關於急尋與患者接觸者的協查通告》,在對確診患者萬某某接觸者查詢中,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迅速啟動應對疫情防控工作預案,社會管控組廣泛發動群眾,並會同有關方面,利用大數據手段進行精準分析,逐一排查。最終歷時30個小時,於2月6日早9時,將155名在此時段乘坐蒙AY1754出租車乘客予以查實、落控,被網友稱為“教科書級的查詢”。日前,社會管控組創新推出“道路交通卡口個人信息自助登記系統”“居民小區進出人員自助登記系統”“流動人口自助登記系統”三個系統和其他信息化、智能化應用,廣大人民群眾非常支持,踴躍進行申報登記,短短的兩天之內,流動人口申報人數就達到22萬人,目前人數還在增長,為精準防控提供了支持。

  二是嚴把關口, 確保復產復工有序進行。復工復產陸續開始,如何做好流動人口的防疫管控,已經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難點。在上次發佈會中,自治區五部門已發佈《通告》,要求凡1月1日以來到我區的流動人員(跨市縣居住人員),要在2月12日18時前主動向居住地轄區派出所或社區申報登記。目前此項工作正有序開展,這裡重點就是把好出入兩道關口。

  在嚴把“出口”關上。結合流動人口中多數在春節前返鄉過節,節後陸續返崗、外出打工的實際,進一步加強農村、牧區、嘎查村、城鎮社區輸出口管控,嚴把“出口”關,切實做到錯峰外出打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一旦發現疑似病人立即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嚴格防範疫情傳播擴散,切實做到我區輸出人員健康良好。

  在嚴把“入口”關上。各級流動人口管理部門對流動人口進行分類、分行業管控,各行業管控部門要依法依規加大對流動人口用工部門的監管力度,如:公安機關要加強流動人口登記,加強賓館、旅店、住宿房屋(出租房屋)等流動人口的住宿場所監管力度;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餐飲行業的用工監管力度;郵政部門要加強對寄遞物流企業外來用工的監管力度;勞務輸出部門要認真履行相關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等。把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各項措施落實抓細、不留死角;對外來流動人口入住小區、出租房的要建檔立卡,一戶一登記、一人一卡,建立臺賬,納入居民小區網格化管理,做到全覆蓋、無遺漏。

  復產復工在即,流動人口是管控的關鍵。在此,提醒廣大群眾提前通過網上申報,避免在社區、卡口等聚集,帶來感染風險。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公路、鐵路、民航等通道人員核查工作,堅決防止因人口流動引發疫情在我區的蔓延擴散,確保復產復工有序進行。

  三是規範管理,切實加強社區防控工作。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自治區有關規定,我們在社區(村、嘎查)疫情防控中重點加強五項工作。

  1.規範住宅小區出入登記。在出入口設置檢查點,進出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檢測;已開通使用“進出人員自助登記系統”的,居民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實現進出登記;未建立的儘快啟用,過渡期由社區為每戶家庭製作發放通行證;無物業、無安保、開放式小區由屬地街道(鄉鎮)負責落實封閉措施;快遞、外賣等人員將物品送至住宅小區指定區域,由住戶自行領取,設置指定區域應避免人群集聚。

  2.規範外地返回人員登記。外地返回人員當天應及時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告健康情況,並配合完成個人信息登記工作。隱瞞、緩報、謊報有關信息或阻礙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履行職務的,應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追究責任。

  3.規範重點人群的管理服務。凡是疫情高發地區返回或者有過疫情高發地區人員接觸史的人員,應按規定接受醫學觀察或者居家觀察14日以上,每日主動報告健康狀況,配合相關管理服務,一律不得外出;出現發熱症狀,應按規定及時就診排查。家中有隔離觀察人員的住戶,所有居家人員不得出家門,由社區為隔離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規範出租房屋管理。房屋出租人要承擔應負責任,督促承租的流動人口通過手機掃描“內蒙古自治區流動人口自助申報登記”二維碼,主動申報暫住登記。房屋租賃中介企業或業主也要明確責任,按照要求向社區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

  5.規範公共區域管理。社區非生活必需的文體活動室、娛樂室、社區內旅店等公共場所要一律關閉。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環境整治等工作。小區內的裝修裝飾等工程一律停止,水電氣熱等工程施工單位要配合社區(嘎查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最近湖北的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隨之醫療資源也不斷擴充。目前,儘管我區的形勢總體上看比較平穩,那麼請問:我們是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能否做到有備無患、備而不亂?

  王佔國:從每日我區新增確診的病例數看,我區的疫情目前總體平穩,這既說明前期我區疫情防控的措施取得了實際的成效,也表明我區目前疫情仍然處於流行的早期。按照全國“一盤棋”的安排,我們具體的戰略任務仍然是打好疫情阻擊戰。為了應對可能會出現的疫情傳播和擴散,自治區在醫療防控這方面已經做了應對的準備和持續性的安排。總體的安排是,按照依法、科學、規範、有序的原則,堅持科學的預判,屬地管理、分級應對。具體從醫療救治方面,主要是從醫療機構床位、人員、設施、設備等方面做了具體的準備工作。

  醫療機構和床位方面,按照我區的人口以及現有的醫療機構分佈情況,在現有113家定點醫院的基礎上,又準備了34家後備醫院。目前,我區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大部分集中在盟市級定點醫院救治,有幾例是在本旗縣很好的縣級定點醫院救治,絕大部分旗縣級定點醫院還沒有收治病人,這些定點醫院目前可用於救治的床位有3359張,其中已經準備好、隨時可用的床位2511張。

  在專科人員和專科設備方面,目前已經準備了專科醫生2387名、護士4317名,主要治療設備呼吸機、心電監護等專科設備966臺,同時自治區又組建了8支62人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隊伍,可隨時奔赴各地支持救治工作,做到有備無患、有備不亂。

  只要我們打好當下的阻擊戰,打好這場人民戰爭,下一步持續性工作我們才會有主動權。

  記者:社會上一直關注我區的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保障情況,之前的發佈會也介紹過生活必需品保障是有力的,防疫物資也是備而不亂的,隨著正月十五以後復工復產等形勢的變化,下一步的保障情況怎麼樣?

  荊玉林: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全區各地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防控物資保障工作要求,廣泛組織貨源、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有效保障了醫療防控物資供應和基本需求,但醫用口罩(主要是醫用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和隔離服、護目鏡等部分防控用品還比較緊缺,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更多企業開復工和員工的返程,防控用品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對此,我們將繼續加大籌措力度,全力保障物資供應。

  一是確保訂購物資儘早到貨。自治區本級和各盟市都訂購了一定數量的防控物資,這些物資正在陸續到貨,將有效滿足全區各地需求。二是積極推動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我們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緊缺原料供給、勞動力供應、資金保障、資質恢復等方面的問題,並安排工信廳一名副廳長負責此事,一些生產醫用物資的企業也正在抓緊採購原料、組織生產、投產出貨。同時,我們還有選擇性的組織具備條件的企業轉產,進一步擴大醫用防護用品的生產規模。三是科學有序分配防控物資。我們堅持保應急、保重點、保薄弱的分配原則,根據防疫工作性質和分險等級,要求各盟市進一步細化緊缺醫用物資分配方案,按照病例收治醫院、隔離觀察醫院、重點監控區域和居民小區、各類交通檢查站點、人流密集場所的順序予以保障,確保有限的防控物資用到最緊要的地方。此外,在滿足防控醫院和一線防控人員的基礎上,我們將適時調撥民用口罩等防控物資投放市場,努力緩解社會普通人群的需求。

  在生活必需品保障方面,從目前來看,蔬菜、肉類、糧油等價格總體平穩,但還存在貨源渠道單一、物資運輸不暢、批發市場到門店配送難、用工難等問題。下一步,我們要著重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加強市場監測,重點做好生產企業、商貿流通企業的數據監測分析,摸清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消費量以及供貨來源,密切關注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二是按照自治區生活必需品應急保障預案,抓緊制定本地區應急保障預案,在現有的蔬菜供貨渠道的基礎上(山東壽光、北京、河北保定等),開闢新的貨源(銀川、西安、遼寧凌源等),保證在已有供貨渠道出現問題時,有新的補貨來源。三是對於生活必需品運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協調交通、路政部門予以統籌解決。四是全力保障零售環節,針對批發市場、社區便民店配送難的問題,要求各地抓緊制定本地區生活必需品配送方案,協調解決好快遞人員少、用工難、成本高等問題,確保各地生活必需品補貨及時、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內蒙古多部門聯防聯控保障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