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2020年初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打亂了很多人的工作節奏。


很多年前已經辭職,或年後打算換工作的人,都被這場疫情打亂了工作計劃。

那麼,對於那些仍然在職,年後想換工作或裸辭創業的人來說,是否合適呢?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疫情下企業的生存現狀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01、企業生存堪憂


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辦法正常運營,特別是餐飲業、旅遊業等影響較大。


加上人流都被封閉在家裡,市場經濟都無法正常運轉。


大企業如經濟實力雄厚,暫且可以撐一段時間,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來說,能夠生存,渡此一劫還是一個問題。


近日,約有200多家房地產企業陸續倒閉,據新聞報道,大部分都是中小房地產公司。


在如此環境下,大部分老百姓都在考慮減少現金流,以此保證在經濟緊縮下的儲備一部分應急資金,以及滿足家庭的正常開支。


除了中小企業以外,大企業的生存現狀也不是很樂觀。


雖然大部分企業延遲復工了,選擇遠程在家辦公的方式保證企業正常運營,但在此期間大部分的企業也內部通報了2020年的經營情況很不樂觀。


同樣,兩大餐飲企業在此期間,也正經歷著“闖關大考”。


  • 西貝春節損失七八億,員工工資每月支出超1.5億,這麼下去撐不過3個月。
  • 海底撈損失11億,海底撈休市15天,每天虧8000萬,已損失了超過11億元。


不光是西貝和海底撈這樣的餐飲大佬,客流減少和暫停營業讓不少倚重線下門店的餐飲企業收入明顯下滑。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有影響。


大企業都尚且如此,中小企業更加讓人堪憂。


02、企業招聘收縮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按照往年慣例,大家都在期待春招,能夠給自己謀一份好“差事”,尋找到另外一條光明之路。


但今年的春招,因受延遲復工推遲以外,招聘更出現了收縮的現象。


根據中新網報道,春節後復工的第一週企業的招聘職位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71.66%。


但疫情過後,企業的招聘比例是否會回升,也是一個問題。


根據目前的各大企業經營情況來看,擴大招聘比率,或保持19年的招聘比率,都是不現實的。


除了招聘職位減少以外,還有年前部分失業的人員,更是加大了求職者就業的競爭壓力。


所以,在面對企業招聘收縮,就業競爭力上升的情況下,選擇再就業或創業都是需要深思的。


03、企業持續裁員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第一點我們談到了企業面臨的財政危機,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的關門的景象,這也就意味著將有大部分員工失業。


為了讓企業繼續生存,企業不得不裁掉一批人。


如果說2019年經濟寒冬下,企業採用的1個人當2個人用。


那麼,2020年,1個人當3個人甚至多個人用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再加上那些倒閉的或正面臨倒閉的中小企業,又會有多少人失業呢?


這個數據比例是龐大不可估量的。


在企業數量減少,招聘收縮的情況下,再加上裁員的剩下的失業人員,可想而知對於從業人員來說,就業壓力會有多大。


所謂“粥少僧多”,如果和這部分人再去競爭一個崗位,相對來說,競爭壓力會比以前大。


那麼,在就業環境如此不樂觀的情況下,對於那些想換工作或自己出來創業的人來說,是否真的不合適呢?


對此,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保守為主,觀望為輔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無論是換工作還是創業,我們都需要考慮個人能力和資源是否充足,條件是否具備,才去做。


特別是在當下市場經濟如此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更是謹慎加謹慎。


如果你目前所在的公司經營情況尚可,近幾年能“活”下去,至少說明公司的財務狀況還可以,能夠給員工一個飯碗。


不管你在當前這家公司的職位如何、狀態如何、前景如何,在你沒有足夠能力“單飛”的情況下,保住現在這份工作是最保守的辦法。


當然,如果你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有充分的資金夠你折騰,你裸辭也是無妨的。


如果沒有,建議這種時候不要隨便亂動,如更換工作或出來創業,不然,很容易出現“萬劫不復”的現象。


我所說的不動,並不是一定不要動,而是暫時不動。


是指在保住工作的同時,也需要觀望市場和行業情況,如果有合適的契機就可以跳槽。


至少,在這種時候,不要隨便裸辭,裸辭一時爽,有可能1-2年都沉浸在無工作的慌張狀態裡。


所以,我們需要採取保守為主,觀望為輔的就業模式。


保住現在這份工作,然後觀察和分析行業趨勢,適時投遞一些簡歷。


如果遇到發展前景較好的行業,或者比較有發展前途的公司,我們再跳槽也不錯。


但跳槽前一定要做好“課前功課”,譬如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公司的經營情況、公司的用人政策、企業文化等等,不要等跳進去以後才發現是另外一個坑,後悔為時已晚矣。


所以,如果對於年後想換工作的你,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保守為主,觀望為輔。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抓住契機,適時跳槽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疫情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來說或許是一場危機,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危”中有“機”。


儘管疫情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了重創,但有時候也不得是一件壞事。


縱觀歷史上的每次經濟危機,都將經濟時代推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所以,在這場危機中,縱然有些產業會消失,但又會產生一些新型的產業。


在新經濟時代下,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只要抓住轉型的契機,切合時代發展需求,也會找到新的工作機會。


對於想換工作的人而言,日常也可以多多關注行業發展趨勢,除了感興趣的行業以外,還可以多關注其他行業,只要崗位相同或類似都是可以嘗試。


多嘗試,就有更多的機會。


但是,這也是需要建立在個人做好技能遷移的基礎上。


騎驢找馬,這是很多職場人轉型跳槽的方法。


對於當下想換工作的人來說,更是需要騎驢找馬,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才辭職。


目前新興產業正在崛起,除了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以外,AI智能、線上教育等行業也正在崛起。


如果有契機,也可以嘗試找一找新型的工作機會。


這場疫情,“危”中有“機”,雖然對線下的餐飲和旅遊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但也衍生出了新的商業機會。


譬如,遠程辦公相關的產業、線上購物相關的產業、 衛生醫療相關的產業、健康保健相關的產業等等。


遠程辦公是否會成為未來職場辦公的趨勢,相關的產業鏈將層出不窮,能否在這裡面找到商業機會,是需要創業者敏銳的眼光的。


疫情特殊時期,大部分人足不出戶,線上購物或送貨上門,如何保證和滿足老百姓日常所需,這裡面也是有一定的潛在商業機會的。


所以,無論是換工作,還是創業,都是需要看個人有沒有洞察商機的眼光和抓住機遇的能力。


疫情之下,是否可以換工作或創業?


最後,在疫情仍處於防控階段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守為主,觀望為輔,抓住契機,適時跳槽才是聰明之舉。


不論哪個時代,不論是經濟寒冬還是經濟春天,我們都要學會蓄能,等機遇來的那一刻才能穩穩地抓住。


- end -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意得職業諮詢王丹豔,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