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斷腕”戰疫:千萬收入說沒就沒


文 | 《財經天下》週刊 劉雪兒

新冠病毒的蝴蝶效應正在顯現,餐飲業、電影業、製造業、地產業……最冰點則落在旅遊業,這個最需要人們出門放飛自我的領域上。

這個鼠年,對於旅遊業來說太難了。不僅春節期間,按照往年算5000多億元的收入沒有了,業內人士估計每停擺一天的損失超170億元。而每家旅遊公司近段時間來,處理最多的事是撲面而來的退訂潮,企業的現金流遭受著考驗。

眼下,每個旅遊創業者都在經歷生死之考,有人痛哭一晚找不到路;有人為了節省開支不得不暫時停業;有人放棄旅遊,順勢轉攻線上教育;有人想要修補內功;有人在細分市場挖掘機會,他們只有一個目的——活著。

1

找不到辦法,哭了一晚上

皇包車創始人孟磊

我們是為中國出境遊用戶提供中文接送機、包車遊、定製遊的平臺,成立已經有五年了。由於我們在武漢有100人的銷售和客服團隊,1月21日就關注到疫情的問題了。

當時,考慮員工等的安全性,就讓全公司400多人放假,只留不到1/3的人值班。我們想的還是太樂觀了,1月24日文旅部出臺文件,暫停了團隊遊和機酒產品,我們就懵了。文件出臺2小時內,退單電話被打爆,趕緊遠程給員工裝系統幹活,一直忙到初三。

旅遊業“斷腕”戰疫:千萬收入說沒就沒

圖/視覺中國

算下來,春節期間我們銷售額損失了幾千萬元,訂單退了70%多。

與國內供應商不同,海外供應商比較難溝通,他們不受國內政策的限制。雖然我們籤的10多萬導遊多是個體,也很無辜,但客人要求全部退款,不退就天天投訴我們。沒辦法,我們兩天墊了上千萬元。

初三晚上退單的高峰結束,我簡直要崩潰了,一整夜沒睡,從晚上12點多一直哭,哭到初四早上,然後買張票就回北京上班了。

那一夜,我特別無助,找不到任何解決辦法。如果一件事通過努力就能解決,那努力就好了,但現在努力沒用,特別沮喪。員工、供應商、客戶,每個人都無辜,都有道理,你夾在中間怎麼解決?

現在訂單就在那掛著,和供應商的協商進入僵持階段。難受的是,我們的現金流並不充裕,成立五年才剛盈利,原本想著今年能實現盈利上的大幅增長,不曾想遇疫情,春節期間原本大幾千萬元的預收款跌到了幾百萬元。

不得已,和員工溝通完後,讓一部分待崗,一部分在崗但調薪,把400多人每月的人力成本降到幾百萬元,加上房租、服務器、社保公積金等,月開支仍舊近千萬元,好在現金儲備還能支撐。

眼下,我一方面要組織生產,安撫客戶;另一方面也要關懷員工。武漢有被隔離的小夥伴,我每天和他們視頻,一個個聊天,擔心他們心理出問題。2月5日,和一位因春節值班被困武漢的員工視頻,他在出租屋獨自呆了半個月,坐牢一樣,剛畢業的小孩能不崩潰嗎?我說你一定要加油,每天幾件事,第一必須穿衣服;第二吃飯時和爸媽視頻,哪怕吃泡麵;第三約其他同事組團打遊戲,不要一個人打。

我覺得,疫情不會持續多久,服務行業裡餐飲業會最先恢復,人總得吃飯。預計武漢外區域到3月初,線下餐飲會恢復,境內遊五一恢復,境外遊因受政策因素影響,估計要到八九月,甚至更遲。

我們也在找錢,跟銀行聊,他們在意有無抵押資產和營收情況。跟VC聊,問題是他們投的300家企業,有200家受影響,你告訴我應該救誰。特別大的企業有銀行給錢,特別小的熬一熬過去,最尷尬的是我們這種中型企業,希望有奇蹟出現吧,希望國家、銀行、相關機構能關注到我們這類企業,幫我們渡過難關。

2

2月停業,發最低工資

一起去旅行創始人陳作智

我們一起去旅行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做國內周邊遊,及目的地散拼一日遊的旅遊服務商。對於這次的疫情,我們早就知道了。武漢封城前兩週,我們就在做數據分析,當時根據傳播係數判斷,疫情不會持續很久,不會引起太多恐慌。

形勢急轉而下是武漢封城以後的事,第一天就有人開始取消訂單了,第二天取消的訂單高達90%,第三天幾乎沒有新訂單。

旅遊業“斷腕”戰疫:千萬收入說沒就沒

圖/視覺中國

這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春節是旅遊行業的旺季。具體到我們身上,春節所在的一季度營收能有七八千萬元左右,佔全年營收的40%,上半年能賺多少錢全靠這三個月。可是武漢封城後,收入幾乎變為0。酒店板塊初一到初四每天的訂單額只有3萬元,是往年同期的零頭,只有3%-5%,落地散拼組團等業務幾乎沒訂單。

原來一季度我們有千萬元左右的毛利潤和幾百萬元的淨利潤,現在不僅增長沒有了,還挖了個坑變成虧損,這一定會影響我們今年的業務發展和佈局。不過,幸運的是,我們風控做得比較好,沒有做高風險的旅遊批發和囤貨,因此損失相對較小。

看到形勢如此嚴峻,我們判斷2月肯定沒戲,於是初四就通知2月全部停業,保證員工社保,按當地最低標準發放工資,每人每月大概2000元左右,廣州一千八九,成都、三亞、常州可能一千七八。這樣下來,我們200多人的人工成本能從100萬壓縮到小几十萬元。

疫情是不可抗力,面對現狀,公司不這樣做,就撐不下去。這時必須採取自救措施,將成本降到最低,停業依法只用發基本工資,有糾紛到法庭上能站得住腳。我們不主張在家辦公,這不科學,成本更高。對此,絕大部分員工還是理解的,只有兩三個人不滿要離職。

眼下,我們正與分公司所在的政府、旅行社協會溝通,爭取減免房租、稅收等,目前所有分公司的房租每個月總共5萬元,所有開支每個月幾十萬元,和以前大概200萬元相比,壓縮了不少。

問題是疫情不知道會持續多久?現在看,3月我們有可能會繼續停業。從我們的現金儲備看,撐兩三個月沒問題。

根據非湖北地區的數據看,我預計拐點會出現在2月20日,到2月底3月初全國業務能逐步重新開張。我認為,此後旅遊業會有爆發式增長,大家都憋得不行了,國內旅遊業務預計在3月中旬和4月能恢復,五一會是個高潮,我們在為二季度做準備。但由於之後沒有太多假期,週末遊、周邊遊可能是個好產品,我們會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庫存採購。

雖然有些旅遊公司針對疫情做所謂的創新業務,但我覺得一次災難不會徹底改變行業軌跡,我們還是跟著遊客需求走,打呆賬步步為營。

3

不看旅遊數據,一門心思轉線上教育

麥淘親子創始人謝震

我們有教育和遊學兩大塊業務,都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本來寒假是僅次於暑假的高峰,現在除了20%~30%放假初期已出行的,剩餘的70%全部取消了。我們幾千萬元的營收規模最近下降了70%-80%,愛咋地咋地,我都不想看數據,看了也只是乾著急。

現在,我們資金還算充裕,有融資,輕模式,也不太燒錢,儘管現金流受到衝擊,撐個兩三年還沒問題。不過,心裡也慌,佔大頭的旅遊老是沒業務,人才也留不住,天天閒著,收入肯定降低,畢竟這行的待遇主要和佣金、獎金掛鉤。

現在我們旅遊部門的士氣很低落,儘管去年下半年業務不錯,但現在退單這麼多,相當於下半年幾乎白乾了,還要加班處理很多退單和投訴,收入減少,工作量增加,甚至年三十還有被客戶罵哭的。

面對現狀,我們只能盡力安撫,聯繫班車,補貼費用鼓勵打車和拼車,來保障大家的通勤安全。

與旅遊團隊相比,教育團隊的氛圍好些,一門心思轉線上。我們有“麥淘實驗室”兒童科學教育品牌,本來線下活動做得不錯,現在看上海等地的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線下培訓一律停止,消費者都在往線上轉移,我們也得跟上趨勢。

旅遊業“斷腕”戰疫:千萬收入說沒就沒

圖/視覺中國

這次疫情對在線教育的影響是正面的,就像非典對電商一樣。一方面,教育是剛需,不像旅遊可以推到暑假,沒有哪個家長2月會讓小孩在家天天玩;另一方面,相比線下,線上教育本身就有省時、高效、低成本的優點,以前最大的敵人是用戶習慣,家長不願小孩過多接觸電子產品,現在一個半月的隔離時間足夠長,可以讓這個習慣改變並延續下來。

教育我們做的是素質教育,不是學科輔導,教育是讀萬卷書,旅遊是行萬里路,我們三四年來兩塊業務都做,服務的是同一類客戶,可以降低獲客成本。另外,旅遊季節性太強,集中在寒暑假,教育業務可以做很好的補充。

看湖北外的疫情數據,傳染性高但致死率低,我判斷疫情應該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公司管理以前是邊開車邊換輪胎,現在正好乘機暫時停車保養一下。要說業務什麼時候恢復,線上轉型能否成功,我心裡也沒底,唯一好的是現金儲備比較多,如果只能發三個月工資,我現在肯定慌得不得了。

4

小企業好翻身,中間商損失慘重

尋路記創始人陳旭

我們是定位中高端的小型旅行社平臺,主要做廣東地區的中高端民宿和度假酒店,有近10萬會員,平均客單價1000元,還入股了2家民宿,負責其線上運營。

本來春節、暑假、國慶是旅遊業的三大旺季,加上今年過年天氣好,不少人選擇來比海南性價比更高的廣東過年。可是1月20日鍾南山確認“人傳人”後,開始陸續有改單,到武漢封城和文旅部發規定後,每天都有幾百單取消,接著行業進入速凍模式,年後累計不到10單。

除了需求端的退改,供給端也出了問題。廣東很多地區一刀切,比如廣州把民宿和度假酒店都關了,鄰近的惠州稍微靈活一些,可能考慮到旅遊對經濟的貢獻,允許他們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營業,不過伴隨防控升級現在也關停了。

旅遊業“斷腕”戰疫:千萬收入說沒就沒

圖/視覺中國

往年,我們春節期間有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的利潤,今年幾乎沒有了。我們有十多個員工,工資加房租大概10萬元/月,還有不太受影響的電商業務,加上已有的現金儲備,支撐三個月沒問題。如果三個月後還這樣,我也要考慮裁員或採取調整措施。

為什麼我們的損失不是特別大,第一規模小,第二是流量型公司,模式輕,沒有重資產包袱。很多人說大連鎖餐飲店都不行,小的就更不行。我認為,恰恰相反,規模越大越受影響,它們靠規模效應賺錢,加上房租和人力成本,成本會因疫情飆升,而小企業成本低,好翻身。

具體來說,人力密集型、靠現金流運營的旅遊公司就很危險,第一批是酒店,第二批是旅行社,第三批是包機商、包房商等中間商,他們提前拿下機票位、房間再分銷,現在銷不出去損失慘重。考慮到2019年經濟不太好,對旅遊業有影響,春節我們就沒控房,不然現在都是沉沒成本。像攜程那樣的大平臺其實受影響並不大,反而是中間規模的比較麻煩。

我判斷疫情差不多三個月結束,到時候旅遊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這段時間就讓大家好好學習,看看旅遊指南比如《孤獨星球》這種結構性的書,繼續學習抖音、小紅書等流量運營手段。3月上班後,先恢復電商業務,再做些五一、暑假產品的規劃。樂觀一點,還能趕上清明和五一的旺季。

5

危機會誕生新的細分機會

巔峰智業創始人劉鋒

文旅部兩個文件出臺後,旅遊業就基本停擺了。一個是1月20日叫停各景點和場館等,一個是1月24日要求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暫停團隊遊、“機票+酒店”產品。尤其是疫情爆發後,給人很大的心理衝擊,對未來沒有信心。

我們公司主要做文旅項目,有七八百人,每個月人力成本近1000萬元,運營成本100多萬元,包括80萬元房租。現在主要是現金流受影響,但我們能撐到五六月,如果到時候還不好轉,就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了,必須開源節流,比如降低人力成本、爭取減免房租等。

這不是我第一次經歷,非典時期我們就被打懵了,全體三四十人放假回家,三個月發一半工資,後來很快復甦。那時體量小,全年收入幾百萬元,現在是兩三億元,規模大受損也更大。

在我看來,疫情對旅遊業不同領域的影響會有差別。在國內游上,一二季度影響比較大,如果疫情在第二季度內還不好轉,情況會更糟糕。在入境游上,各國停航和世衛組織(WHO)的意見,導致入境遊基本停頓,預計比出境遊恢復滯後3-6個月,尤其對WHO意見敏感的歐美市場,可能要到2021年恢復。出境遊也會受重創,尤其鄰近的亞太地區旅遊業受損較重。

當然,這次疫情也像大浪淘沙,會篩出誰會游泳(好產品),誰僅有救生圈(政策、資金),或者兩個都沒有的。我剛從巴厘島回來,烏布的蝴蝶園、咖啡種植園、猴子森林公園給人印象很深,投入不大,體驗很好。與之相比,國內不少項目和景區都追求高大上,大投入、大面積、重資產,但體驗並不好,缺乏優質項目。一旦危機來了,這些都會吃不消。

從需求端看,消費體驗變得散客化、個性化,對應的產品和服務也應當細分化、多元化、專業化,而目前供給側匹配度不高。所以這次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有可能誕生新的細分市場機會,比如研學遊、親子游、戶外運動旅遊、線上旅遊、在線教育等。

就眼下來看,這次疫情耽誤的上班時間較長,估計清明、五一大家很難有多餘假期,所以後續的週末遊是個機會,暑期遊也很關鍵,提前練好內功,疫後一定能掀起一個旅遊旺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