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英语定为中国官方第二语言,中国会不会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

植言职遇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影响力是怎么扩散到全世界的。可乐是美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它现在行销全球各个地方,连阿拉伯地区的清真也接受。

美国人学阿拉伯语了吗?学汉语了吗?学日语了吗?学韩语了吗?没有!

可乐是随着美国大兵的脚步走到了全世界。

由此可知,不是你会讲英语就能把中国文化讲给西方世界的。即便你能讲清楚,也要人家愿意听。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你实力强大了,人家愿意主动来学你,来了解你。


昆华健康说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说过:“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英语课,其实我也不喜欢英语,但我们还不能不学,因为中国贫穷落后,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强大起来的,那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学外语了,因为那时候各国都会学汉语的!”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要足够强大。


百善孝为先6200


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哪位先生的提议,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汉语有其独特之处,是世界最伟大的语言之一。汉语的伟大之处有二,一是汉语是流传最久的文字,而是唯一把文字成为艺术的文字,就这两点是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可以比的。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个不妥之处,请大家多提建议,谢谢。


用户95373591698


英语绝对不能成为中国官方语言。[微笑][微笑][微笑],你见过英国美国把汉语当成官方语言吗


火111炎


这不仅没必要而且不合时宜。中文代表中国的文明与文化,搞个英语对中国教育分散很大的资源。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西方不得不使用中文来满足中国的客户。世界上谁发展的先进谁的语言就会成为主导。中国在未来的三五十年影响力将成为世界主流,中文被接受的程度就迅速提高。本世界内中国完全有可能超越英文。


james1953


把英语作为中国的第二官方语言,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就英语现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言,基本上冠绝所有外语之上。做为一个悠久成熟,沉稳自信的泱泱大国,我们的文明有个很好的特质,那就是从不拒绝先进文明。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愚蠢地拒绝先进思想和优秀外来文明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勇敢地拥抱全球沟通世界后,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任何拒绝与世界先进文明融合的想法都是愚蠢的。所以,对于可以沟通世界的桥梁——语言。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任何有志于学习任何语言的决定在现代的中国都是被鼓励的,英语做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们的汉语也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也会被许多各国人民学习的。


幽他一默415


胡说八道。

学习英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文,要传播中国文化必须用中文。中国文化翻译成英文很多内涵都丢失了,很难准确表达。

以前我们科技落后才要学习英文,来读懂科技资料。当我们科技超越之后,我们的技术资料就要用中文来写。想学我们的技术就要学中文。我们的高压输变电技术,我们的即将建造的空间站都实现了中文主导。

语言承载了文化,中文表达的是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是西方文化。学习英语必然会多了解西方文化。要传播中国文化必须要使用中文,必须推广中文。


猪头巧克力


英语变官语,既出卖民族文化,又使翻译人群失业,


用户4690549271254


汉语是联合国常用语言,你如果不会英语,在联合国演讲用汉语就行。我们现在的纵合国力,我们的人口到全世界去,将来说汉语是非常有用的。现在正是汉语热,说什么英语来中国通行。


用户7296498902475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应该是首先对汉语言文字进行推广才对啊!如果对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没有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得以传播?

英语作为我们国家的第一外语语种其根本的原因是英语在国际交往当中的“第一语种”的地位,这当然包括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但是即使把英语当做“第一官方语言”也不会给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但是印度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极其有限。

在任何文化体系当中,语言文字都是这种文化的基本载体,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基础,那么这种文化本身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英语本身并不能解决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文化得以传播和被广泛接受,最实质的因素是这种文化本身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影响。

英语之所以被国际公认为“第一语种”,是与英国在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分不开的,源自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时代,而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其语言迅速的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除了英国的“殖民政策”之外,其文化的先进性更加重要。

作为越来越开放的中国来讲,除了本国的汉语,学习一门外语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首先要从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开始,我们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自信,何来传播?

可惜的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唱衰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并且随着开放不断的加大,尤其是在精英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自毁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大,精通英语的精英们似乎并不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醉心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甚至是“植入”。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非是简单的“输出”,况且“输出文化”这种事情并不是文化交流的目的。我们不一定要强求传播,一个先进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对于全人类都会有无法抗拒的魅力,其实更主要的这种文化能否造福本民族以及全人类。

当中国的实力和贡献让全人类瞩目并推崇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就会得到世界上最广泛的认可。

让世界了解中国,应该是从让世界愿意掌握汉语言文字开始,而不是所谓的“消灭汉字”或者“把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