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率從20%到90%,差異為何這麼大

2月10日,是不少佛山企業復工的首日。安靜的工廠、園區又開始陸續響起機器聲,似與往常無二。但這個復工首日,又與以往的節後返工不太一樣。

在遭受疫情影響後,佛山製造業企業的首次大規模正式復工,面臨更多的考驗和複雜形勢。特殊時期,不少佛山企業老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度,對復工做了全面細緻的盤算與籌謀。

佛山企業返工率如何,與往年相比到底有何不同?南方+記者深入佛山製造一線,還原不一樣的佛山製造返工潮。

分批次開工的“彈性”策略

受疫情影響,儘管一些員工返崗會有延遲,但大部分佛山企業正有序開工。其中,制定分批次彈性復工計劃成為企業的首選策略。

2月10日,陶瓷企業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的4條生產線率先復產。“我們在佛山總部共有16條生產線,清遠基地共有5條生產線,其中部分產線會先復產;另外,廣西工廠的一條生產線請示了當地政府後,已於前幾天開工。”蒙娜麗莎董事張旗康說。

他介紹,蒙娜麗莎集團共有3600餘人,有湖北籍員工110人,其中47人今年返回湖北過年。目前,集團所有員工以及下屬3680個網點、2700個專賣店的員工,沒有出現感染病例。企業已成立24個疾控小組,對員工及其家屬進行體溫測驗。

佛山復工調查① | 返工率從20%到90%,差異為何這麼大

“但返工數據尤其是返工後具體的人員和產線配置,短時間難以有定論,還要等員工全部結束隔離器,綜合考慮。”張旗康說,人員的返工配置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僅關係到員工人數,還涉及到產業上游的礦山、化工原料、五金配件等因素,以及下游的B端、C端情況,因此生產線增加與否,需要做一個通盤考慮。

同樣分批覆工的還有新潤成陶瓷。目前,新潤成的復產時間推遲至2月13日。同時,車間將分時間分批次實行彈性復產,依次實行省內員工先復工,然後再根據各省份情況逐步復工。復工初期,新潤成計劃先恢復40%產能,再根據疫情情況按實際調整。“制定分批次彈性的復產計劃是希望‘用時間換空間’。”廣東新潤成陶瓷有限公司總裁關潤淡說。

此外,萬和新電氣、承安銅業、金牌陶瓷等企業也均採取部分員工、產線先開工的策略,以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

返工率出現行業分化

梳理佛山企業返工情況尤其是返工率,記者還發現,這一數據根據行業的不同出現了一定分化。

一些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尤其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員工返工率相對較高,受疫情影響也相對較小。

仕誠機械今年的返工率較為可觀,與去年持平達90%以上。總經理助理秦志紅介紹,由於企業屬於機械裝備行業,員工人數相對較少,共200多人,疫情對生產的影響也不算太大。

同樣是裝備機械生產企業,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在2月10日如期開工,返工率大約為98%。“中南機械在佛山建立了4個工廠共400多個員工,湖北員工只有7個,其中2個湖北員工在黃岡,無法按時返回。”中南機械常務副總經理毛衛東說。

作為一家裝備機械製造商,中南機械為“雪龍號”科考船、國產大飛機等“大國重器”以及全球船用柴油機提供零部件。毛衛東告訴記者,企業的下游客戶主要是中海油等大型國企,上下游供應鏈目前相對正常,企業生產受影響較小。“就是有家原材料供應商是湖北企業,目前這家企業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未來的影響還有待觀察。”毛衛東說。

佛山復工調查① | 返工率從20%到90%,差異為何這麼大

一些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尤其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員工返工率相對較高,受疫情影響也相對較小。

相較之下,一些用工量較大,尤其是外省員工佔比大的傳統產業領域的企業,則在恢復生產力方面面臨較多考驗。

“金牌陶瓷共有1000多名員工。現在湖北籍員工無法按時迴歸,由於交通、隔離等情況,重慶、河南、安徽的員工也難以按時到崗。復工首日的返工率預計不高。”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譚旭日說。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有些陶瓷企業返工率預計還不足20%。

目前金牌陶瓷已將開工日期推遲到2月12日,如果到崗員工較少,企業可能還要再推遲復工時間。同時,多家陶瓷企業都已明確將推遲復工時間。

南海鹽步內衣協會會長、廣東奧麗儂內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炳祥告訴記者,包括內衣、陶瓷企業等在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的準備尤其需要認真思考部署。

本土化戰略拉高企業返工率

除了行業特徵,企業以往的勞動力策略也影響著返工率。一些佛山企業通過實行員工“本土化”戰略,保證了較高的返工率。

復工首日,在佛山擁有超2萬名員工的溢達紡織返工率超過90%。“我們目前的員工主要來自廣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這是員工返工率比較理想的原因之一。”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製衣廠副總經理劉志鵬說,仍未返崗的員工,有一部分屬於正常休假,比如員工產假、年假等等,還有一小部分是員工受到了疫情影響,需要在家待崗。

佛山復工調查① | 返工率從20%到90%,差異為何這麼大

一些佛山企業通過實行員工“本土化”戰略,保證了較高的返工率。

同樣集聚了大批本土勞動力的永久紙業,在2月10日的返工率超過80%。“永久紙業正式員工兩百多人。湖北等外地員工不多。”廣東佛山永久紙業公司董事長馮國球說。

他告訴記者,為了給藥企客戶提供裝藥的紙箱,企業在2月5日就開始供貨了。“那時員工已放假,我們通過微信、電話說明情況將其召集回來,員工士氣都很足,2月5號整體的到崗率就達到83.6%。”

一些企業的高返工率背後,還是佛山常住人口的變化。

“中南機械原來僱傭了較多湖北員工,但隨著佛山發展,不少員工在佛山定居,成為了‘新佛山人’,也保證了一定的返工率。”毛衛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