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搭配才能更好保溼


好的搭配才能更好保溼


乾癟的角質層,永遠會讓你看起來沒有活力。

所以,不管你有任何抗氧化,抗炎,抗老等需求,它們都得排在保溼之後——整套產品搭配下來,保溼力足夠是第一要務。

雖然保溼是第一訴求,但是臉上不能擦無數層,為了保溼而只擦保溼產品以確保保溼,並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因為功效產品同樣需要選擇。也許你需要明白一點才能開始搭配工作——並不是一定要用專門以保溼為訴求的產品,才能達到足夠的保溼力。

非保溼產品合理搭配通過搭配也能達到不錯的保溼效果。

學會了保溼的搭配,可以說就搞定了護膚品搭配60%的內容,下面要有耐心,一大批乾貨正在靠近。

首先你要了解,保溼是一個整體,並不是單純靠某一個產品。大部分護膚品多少都有一些保溼的功效,但是有一些產品比如粉劑和物理為主的防曬還會拔幹。

這些都要考慮進去,除此以外還需要考慮的有:

1、自身的皮膚出油情況

2、所處的地理位置的氣候狀況

這個因素對大部分人來說,其實都已經和當地氣候磨合得非常好了,沒什麼影響。但是對經常出差的人來說,他們可能需要準備兩套護膚品,或者額外添加一兩件保溼更強,油性更大的東西和舒緩鎮定的東西來備用了。

3、是否在用抗油脂分泌的藥物

異維A酸類口服藥物如泰爾絲,維胺酯。

抗雄激素類藥物如螺內酯,西咪替丁,非那雄胺,氟他胺,環丙孕酮。

外用維A酸乳膏如達芙文,全反式維A酸,異維A酸,他扎羅丁等等。

以上藥物僅為列舉,裡面有用的藥品名有用的商品名,目的是為了讓你知道這些藥是有控制油脂分泌的作用的,請切記不要自己買來用。如需用藥,請面診醫生後遵醫囑用藥。

好,下面先了解保溼產品都是由哪些成分來提供保溼效果的。

平常的保溼產品一般都由三部分保溼劑組成:

一,封閉劑,以各類油脂為主。

二,小分子保溼劑,一般以多元醇為主力,還有其它多種成分具有保溼功效,但是添加量一般都會比多元醇類小得多,當然也有例外。

三、高分子保溼劑。

以下就將這三類保溼劑中的常見的成分列舉如下,怕麻煩的不用一一去看,一會兒拿著成分表按圖索驥就行:

1、封閉劑:

封閉劑主要是指各類油脂。

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環聚二甲基硅氧烷

動植物油:牛油,馬油,豬油,羊毛脂,橄欖油,乳木果油,玫瑰果油,荷荷巴油,扁桃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等等。

礦物油:石蠟,凡士林,地蠟,液體石蠟等

合成油脂:月桂酸異丙酯、異壬酸異壬酯、棕櫚酸甘油酯、等一系列人工合成的油脂,種類非常非常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

脂肪酸脂肪醇:月桂酸,月桂醇,棕櫚酸,棕櫚醇,硬脂酸,硬脂醇,鯨蠟醇等

烷烴類:這類油脂一般也是來自石油,其實也可以說是礦物來源的油脂,常見的如異十六烷,C12-14異鏈烷烴,異十二烷等等。

磷脂和神經酰胺:卵磷脂,腦磷脂,神經酰胺,神經鞘氨醇 這一類物質。

*注意,以上分類並不嚴格,有的是按原料來源分的,有的是按化學結構分的,有的其實既屬於這一類也屬於那一類,只是粗略區分,目的是希望你能眼熟這些常見的成分名稱。還有很多防曬劑和精油同樣也是油,也具有封閉性,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出。

2、小分子保溼劑:

這部分保溼劑的主力是多元醇類,常用的有,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雙丙甘醇,木糖醇等。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列舉如下:泛醇,煙酰胺,尿素,尿囊素,PCA-鈉,各種氨基酸,乳酸,乳酸鈉,β葡聚糖,鼠李糖,海藻糖,蜂蜜等。(其中β葡聚糖並不算小分子,但是能夠滲透到較深處,所以放到了這裡)

小分子保溼劑絕大部分都是水溶性的,且需要滲透進角質層發揮作用,在搭配上要注意儘量放在油性大的產品前面使用。

3、高分子保溼劑:透明質酸,膠原蛋白,銀耳提取物等。

其中的封閉劑和小分子保溼劑是必須的,也就是說,一個靠譜的保溼系統裡面,這兩種必不可缺。高分子保溼劑那部分,其實並不是必須的,這些成分在空氣溼度較大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在乾燥的地區,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添加量不可太大,添加太多並不好用。所以這部分保溼劑,如果產品裡面有的話,屬於加分項,沒有的話,也不必強求。

但是前兩部分是必須的,保溼搭配的重點就是在前兩個部分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