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风俗,是不是过了元宵才算过完年?

球小漫


初一本是第一天,

过去十五年过完。

春耕播种忙开始,

春夏秋冬又是年!


酒醉沂蒙山


过完元宵节,已是早春二月,虽元宵节在二月天前后不一,但二月已是农历七九,八九撸拳扎手下田准备春耕洪春日子。

小时,母親常讲:元宵,元宵,不吃就馊。一过完上七接元宵节,南方春暖花开日子来了,天气日益变热,到三月桃红,大地更加春意荡然。

我们老家是抚州罗针,自古一过元宵就涉外打工出门,搞的罡土木筑建筑,罗针是中国有名建筑之乡。

人的生存全为人类作出付出换取物质为代价,没有过不尽的年,没有赚不尽的钱,直至到我在九十年代中期下岗后,年初五初六就孔雀东南飞下广东南海,中山,新会出工去了。

改革前,全国上下初四一定要上班的,互拜年互庆贺后,当天一定要开工制造出产品,完成当月生产计划一小部分,思维转变以生产为重,新年节气离慢慢离弃,思想上为创造更好的明年,而不懈地继续努力工作。

学生要开学,万物复苏,伴着春天明媚阳光,人们大踏实步干着各人的事情和不同追求及梦想实现。


易家巷


元宵佳节闹花灯,

吃罢汤圆忙春耕,

春夏秋冬又一年,

风调雨顺五谷丰!



落英乡间


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吃元宵,是自古以来的风俗,尊贵如贾府也不能违背此俗。连唱戏的小伶们,也停下戏和大家一起吃元宵。接着又有女先生说书、击鼓传花、贾母和王熙凤讲笑话等节目,元宵之夜的热闹几乎不亚于除夕之夜。

这年再过元宵节时,虽然依然显得热闹红火,但已开始显露出衰败的景象。贾母开夜宴时,虽然荣宁二府赏灯吃酒,笙歌聒耳,喜乐喧天。但是贾氏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

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虽然此时的元宵佳节,还显得流光溢彩,浮华奢侈,但早已没有了过去那种雍容华贵的万千气象。如此尴尬的情景,使这年的元宵节成了贾府最后的精彩。

老话常说,“不出正月还是年”。这正月才十五,不就只过了一半。照此理,咱得再过半月的年。可如今的日子,又有人说了,天天都是过年。但现实是,大部分人初七初八就上班了,这年早在元宵前就已经过完了!



A李锡A铭


基本是这样。

正月十五。称元宵节。

也叫上元节。

闹花灯,放孔明灯。

南方一般放孔明灯。

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古代人,都是家中备食品。

一个多月,吃的差不多了。

开始外出,做生意,采买。

同时 也进入立春。

开春了 农忙开始。

也就是,现在讲的,春耕生产。

至此,年,就过去了。

开始新的一年。


路易钱通


是啊。


樊永生警官


是的,自小记事起一直就是这样每年都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感觉年才算过完。即使上班工作了,每年都是初八上班后还不怎么认真工作,还要聊过年,聊春节,必须过了十五以后才稳定下来心思,认真工作。这年也就算过完了。


杨咏墨


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