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些?

張223967565


對於詩歌,要養成以下四點習慣來進行學習。即熟讀成誦;整體感知;品味語言;賞析詩歌意境。

1、多朗讀,熟讀成誦。

詩歌要反覆朗讀,要注意古詩節奏的劃分。古詩朗讀節奏的劃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意義劃分,常見的五言為“二三”式,七言為“四三”式。二是按音節劃分。

至於背誦,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弄清每首詩字與字、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抓住關鍵的字眼,反覆多次朗讀以至成誦。

2、整體感知詩意。

“整體感知”就是能夠結合註釋大致知道詩歌的意思,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的觀點、感情,形成整體感。讀每一首詩的時候,可以自己設問。

3、品味詩歌語言。

一般說來,品味詩歌語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詩句的含義,分析遣詞造句的妙處,品味語言特色。

4、賞析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意境。

詩的意境包括詩象(詩的形象),詩意(詩的意境),詩情(詩的感情)等幾個方面。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濰坊非遺研學部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說到學習古詩,對很多人而言,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已經有百年的時間不是文人詩歌創作的主流了,或者說它已經從文人的文學創作中消失了。

其次,學校對古詩詞的教學只侷限在學生記憶和詩句意義的大體瞭解上,缺少了對古詩詞的賞析與練寫。

詩是中國文學中的通用體裁。古詩從《詩經》的《關雎》開始,經歷幾千年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才被新詩替代而終止。“五、四”之後隨著新學的興起,基礎教育學校就不再讓學生學寫古詩詞了,只有大學的中文系才讓學生了解古音韻和詩詞格律。所以古詩詞創作就戛然而止了。現代文學中,唯有毛主席創作的古體詩詞廣為人知。當代文學中古體詩詞的創作已然消失。

由於古音韻和詩詞格律的學習從學校教學中的消滅,人們對古體詩詞的理解已經變得很費力了,除了讀大學中文系的人之外,其他人幾乎沒有準確理解古詩詞的能力了。

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雖然選編了很多古體持詞,但主要體現在瞭解和記憶上,理解也只是侷限在老師的講解上。全國卷高考語文試卷上雖然有兩道古代詩詞的試題,總分是17分。一道是6分的記憶填空題(來自課本內容),一道是11分的閱讀理解題(所選詩詞全部是課本以外比較生僻的唐宋詩詞,名家的極少選用)。但是它也無力挽回古體詩詞在人們閱讀中的頹勢。而中小學生讀不明白,理解不了就顯得再正常不過了。

那麼,要想基本讀明白,該知道些古代詩詞的什麼知識呢(拋開古音韻和格律)?

第一,要了解古詩詞常用的典故。

運用典故是古代詩詞的一大特點。典故有三類:一是古代典制和掌故。二是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是古代人們耳熟能詳的公認人物和事件。不瞭解,不明白典故的意義和作用,就很難讀懂古詩詞。例如: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杜牧《泊秦淮》)“後庭花”就運用了典故,它是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歌詞極其綺豔輕蕩,後人以此來述寫亡國之痛。

2,“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晏殊《清貧樂.紅箋小字》)“紅雁”這個詞運用了典故,這個典故源於《漢書.蘇武傳》,故事是這樣的:漢使出使匈奴,詢問蘇武在哪裡,匈奴單于騙漢使說蘇武已死,聰明的漢使回應稱,我們的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從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栓著蘇武寫的信。單于信以為真,便釋放了蘇武,蘇武才得以回來。後來詩人們就用雁來指代

書信和音訊

3,“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長亭”運用了典故,“長亭”來自古代驛站,通常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是來往官員、客旅休息與送別的地方,後來入詩詞,以代送別。

那麼典故應從哪裡學習呢?初高中所選古詩詞中有很多典故,要記住它們。另外還可以從高中選修課本的古詩詞中記憶典故。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從某它古詩詞讀本中獲得。

第二,要了解古詩詞常見物象的寓意。

古代詩詞中的有些事物,代表了比較固定的意義,歷朝歷代的詩人都用它來表達思想,抒發感情。比如:梅花、菊花、蓮花、松柏、竹子、梧桐、柳技、月亮、東風、霜露、寒蟬、大雁、鷓鴣等。瞭解這些物象的寓意,對理解古詩詞很有幫助。例如:

1,“鷓鴣”這個物象,在古代詩詞中代表離別、悲涼、愛情和相思

等意義,尤其以離別和悲涼為多。比如下邊這首詩,“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張籍《湘江曲》)詩中的“鷓鴣”就抒發了作者在離別湘江時內心產生的惆悵之情。

2,“寒蟬”這個物象象徵了高潔、愁緒、傷感等意義。虞世南寫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詩就是用蟬吸吮清澈甘甜的露水,居於高樹,聲音遠傳,而非借肋秋風的特徵來象徵自己擁有

高潔的品質。古人認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所以視為高潔的象徵。

3,“柳技”這個物象通常表示送別、留戀、傷感、美好等意義。像“渭城朝兩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中就以柳來表示送別

第三,要了解古詩詞的手法。

古代詩詞中,作者為了更好地表達,常常採用一些寫作手法來體現詩句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瞭解並掌握古詩詞的常用手法就非常重要。常見的手法有: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託物言志、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奈張、用典、互文、想象、聯想等。例如: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就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展開之後就變成了“秦時明月秦時關,漢時明月漢時關”,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再比如“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字面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往往會理解成:主人下了馬,客人上了船。但這樣理解就錯誤了,因為它也用了

互文的寫作手法,真正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馬,又一同登上了船。真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2,“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佛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的上闕四句中,詞人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襯托有正襯、反襯、以哀景襯哀情、以樂景襯哀情之分。

這首詞的上闕就是以哀景襯哀情。哀景是臺階下和詩人身上落滿了像雪花一樣紛紛飄灑的梅花,哀情是詞人眼中所見都讓人衰傷斷腸。用詞中語作答,即以落梅之哀景襯斷腸之哀情。

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這首詩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託物言志的手法一般針對整首詩而言,常常以物象為象徵體。《石灰吟》就是以石灰這個物象來言為國盡忠,不怕死亡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這個志。

第四,要了解古詩詞的分類。

古代詩詞按內容分為:送別詩、邊塞詩、軍旅詩、田園詩、山水詩、羈旅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閨怨詩、悼亡詩等。每一類詩歌都有比較固定的思想情感,所以學會準確地判別詩詞類別,有助於我們理解詩詞。例如:

1,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一首懷古詩。懷古詩分寫事物和寫人物的兩種,寫事物的通常都表達昔盛今衰、蒼桑變化和物是人非的感概以及對統治階級的諷諫。寫人物的通常都表達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和壯志難酬等情緒。

《烏衣巷》顯然是寫事物的,它寫的是烏衣巷從昔日的繁花變成如今的蕭條,故而要表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詩表達對朋友離去的思念之情和與朋友之間結成的深厚友情,以及依依惜別的情感。《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就真切地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摯情感和依依不捨之情。

3,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一首羈旅詩。羈旅詩主要表達客居他鄉的寂寞和孤獨、漂泊無定的艱難和辛酸、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懷才不遇和報國無門的憤懣等思想情感。《天淨沙.秋思》就表達了作者漂泊無定的艱難與辛酸。

上述只不過是古詩詞最典型,也是最容易判斷的知識,皮毛而已。不過作為學生,掌握了它們,也可以讀明白比較通俗易懂的古代詩詞了。


張旭語文


一首詩凝聚著作者的審美、情感和思想。

如果你想深入理解和掌握一首詩,首先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一個人的生平經歷,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而一首詩,大都是此時、此景、此情的再現。比如:杜甫的《望嶽》,寫登高遠眺,俯視一切的壯志豪情。這是他早年作品。而到晚年更多的是發憂國憂民之思。

第二,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的內容。從重點詞語的意思,到句子的理解,再到整首詩的內容把握,都要分條的歸納。

第三,朗讀節奏的劃分。詩的美在韻律,反覆讀才能品出情味兒。

第四,妙詞和佳句的賞析。妙詞的選擇,提升整句的韻味。名句則是整首詩的精華,像眼睛一樣透射著光芒。

第五,手法的運用。如:用了哪種修辭手法達到怎樣的效果;運用什麼典故,作者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和思想。

古詩是文化精粹,需一遍又一遍的慢品!





師者夢潔


古詩詞作為同學們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大家覺得比較難的學習點。那麼對於這一內容,該採取哪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呢?

一、 分層理解法。

  要記一首詩,先要弄懂它的含義。比如,根據敘事、寫景、抒情的幾個層次,歸納一下,瞭解全詩的大意,再反覆讀,印象就深了。

  二、 抓領頭字句法。

  背誦中常有這種情況,一些背得熟的詩,往往在中間卡住。這時,如果有人提示一下某段的領頭字,就能很快接下來。這說明"領頭字、句",有誘發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

  三、 再現形象法。

  好詩一般都有鮮明生動的形象。經常在頭腦中再現詩的意境和畫面,背誦時就會流暢自如。

  四、 定時快讀法。

  給自己限定時間,限定數量,如五分鐘背出八行詩。讀時逐漸加快速度,先稍快,再加快。要做到快而不亂,快而不錯。這就迫使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記憶信息迅速輸入大腦,獲得強烈的印象,達到快速記憶的目的。

  五、 運用手語,加上優美的旋律,用古詩吟唱的方法學古詩。

  首先在識記古詩生字的基礎上朗讀,在正確朗讀古詩的基礎,借鑑快速記憶中的“節奏記憶”的方法,在有節奏的情況下來朗讀甚至背誦,這可以增強對整首詩語感的把握,還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把整首詩儲存在大腦中。但古詩還更應體現它的可欣賞性,所以簡單的“背誦”是不行的。那種帶有一定韻律的“吟誦”更能體現古詩的意境。

上述就是小A老師與大家分享的關於古詩詞學習方法的內容,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入掌握這些方法,充分領會到古詩詞學習的規律,儘可能多地獲得好的學習效果。


線上教育顧問小A老師


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我歸納以下學習古詩的方法。

一、結合註釋,瞭解創作背景。瞭解創作背景,可以幫助整體感知,在背景下識記,感知點多,可以加深理解。

二、瞭解詩人的生平。中國古詩之所以博大精深與詩人所處時代,詩人性格,生平,經歷息息相關,只有對詩人生平多瞭解,才更易明白作者寫詩的深意。

三、明確意象的象徵意義。古典詩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徵意義,比如松、梅象徵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徵富貴;柳象徵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繫起來託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徵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

四、善於發現“詩眼”。一首詩裡,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彙。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後景。瞭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

六、在面對古詩詞問題時,一定要把題目、作者、註釋看仔細,找出意象、詩眼,瞭解詩歌的結構,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結合問題本身,相信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粗談以上觀點,希望能夠幫到您。



全大教招


兒子一年級,學校要求孩子完成過關測試:古詩背誦70首。看到那麼多古詩,我頭都大了。為什麼要背古詩?有什麼用?怎麼背?

我學習了一些資料,有一些收穫,分享給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是自由藝術,是很多知識的前提,是通向自由的大門。成人往往渴望財富的自由,但也請別忘記思想的自由。物質與精神,雙重自由,似乎更般配、更和諧。

教育也是這樣。西方教育講究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或通識教育。中國教育,也講究詩教。孔子就說:不讀詩,無以言。讀詩是說話的前提。

如何一下子背上那麼多古詩?一個好方法是:聽故事、找榜樣。我聽了少年得到的《給孩子讀唐詩》,故事精彩,音樂動聽。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崔護的故事,《題都城南莊》,一段美妙的愛情童話。

聽了那麼多故事,我體會到很多唐詩有一種憂鬱的氣質。不同的詩人,不同的人生,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我向往高適的俠義與成功,也佩服韓愈和歐陽修的伯樂慧眼。

我將詩人們串在一起,根據歷史時間,形成古詩脈絡,幫助背誦。具體如下:

最有名的詩+詩人,一定是李白的《靜夜思》。

詩的高峰在唐代,但比唐詩更早的詩有詩經,漢樂府,南北朝民歌,如:

《江南》,漢樂府

《敕勒川》,北朝民歌

唐詩最有名的詩人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並稱李杜,但是李杜是盛唐詩人,,比他們更早的有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玲、駱賓王,如:《詠鵝》,駱賓王。

現代人認為李白最有名,但在唐朝,那時的人認為:王維更有名。因為王維出身高門大族,官當的也比較大。他的詩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適合民眾卡拉ok,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鹿寨》。這三首詩分別代表了三個生活場景:思鄉、送別、旅遊。

詩仙李白的詩有:

《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朗月行》、《早發白帝城》。

詩聖杜甫的詩有:《絕句遲日江山麗》、《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江畔獨步尋花》、《春夜喜雨》。

李白的伯樂是賀知章,官當得很大,還很長壽,晚年辭官回老家,有詩:《回鄉偶書》、《詠柳》。

李白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有“故人西辭黃鶴樓”,孟浩然是李白的老朋友。孟浩然不善人際,一生沒當過官,於是喜歡宅在家裡睡覺,有詩:《春曉》。

唐代也有戰爭,如安史之亂,因此出現了四位邊塞詩人專門寫邊境戰場的,他們是王翰、王昌齡、王之渙、高適。有詩: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登鸛雀樓》,王之渙

《別董大》,高適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出塞》,王昌齡

如果有興趣,可以繼續串連下去。方法是,先聽歷史故事,再串連詩人,推薦書目:《給孩子讀宋詞》。


魚秧


旅遊、人物生平介紹、根據興趣選擇


睡不醒的喵


多學、多思、多練筆。


楚辭騷賦


同義歸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