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後人曲解的古文或古詩詞呢?

裴紅義


我來說一個和魯迅相關的。

就是那句非常著名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因為魯迅和共產黨、和左聯的密切關係,在解放後,魯迅先生的政治地位被無限拔高捧上神壇,導致對他的某些作品有刻意曲解,強行把他推向神龕的嫌疑。

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最明顯的一例。

先說下這首詩是怎麼來的。

根據魯迅先生的日記,這是1932年10月12日魯迅先生寫給柳亞子先生的一張條幅上寫的。全文不長,抄錄如下:

午後為柳亞子書一條幅,雲:欲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舊帽遮顏過鬧市,破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湊成一律以請。

因為魯迅先生粉絲眾多,去世後的地位又頗高。這其中孺子牛一句一直被解釋為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反動派,俯首甘為人民大眾之馬牛,任勞任怨,提現了魯迅先生頑強堅韌的戰鬥精神和甘為人民鞠躬盡瘁的高尚品質。

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明顯不對,因為按照這麼理解的話,為人民大眾當馬牛,橫眉冷對反動派,那必然是要經常在公眾面前露臉,諸如為民請命,寫文抨擊反動派的。這與後面那句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橫眉冷對千夫指這句我且不去說他,反正就是對自己文壇上的論敵的輕蔑。主要說的是孺子牛這一句。

孺子牛這一典故,最早出自左傳,是說春秋時期的齊景公為了逗孩子開心,自己趴在地上給孩子當牛,讓孩子牽著走為樂。這種事兒現在很多家長也會做,不足為奇。

在清代著名文學家洪亮吉的《江北詩話》裡也講了這麼個故事,有一錢姓秀才,溺愛孩子,經常在茶餘飯後陪孩子玩耍,曾經寫了首小詩,裡面有句“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這就是魯迅先生在寫給柳亞子的條幅中為什麼說偷得半聯的緣故。


而魯迅先生在1929年的時候,許廣平為其誕下一子,也就是周海嬰。此詩問世之時,周海嬰已經三歲多了,正是活潑愛鬧的時候。在此之前,周海嬰出生之時,魯迅先生也曾說過自今以後應當加倍服牢,為孺子牛耳的話。另外,魯迅先生還有名句“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都證明了魯迅先生對兒子周海嬰的舐犢情深。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了,這僅僅是魯迅先生寫給朋友柳亞子的一封條幅,順便說了一下自己近日在家陪孩子玩耍的情況,這麼理解,後面的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才說得過去。


其實不管是為人民大眾當馬牛還是給自己孩子周海嬰當馬牛,都不影響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一首詩證明不了什麼,具體還是得看魯迅先生做了什麼。

但是這種強行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把魯迅先生推上神龕的曲解,我認為,不應該提倡。



鳳嫵一


說兩個。當然,我也只是個人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的頷聯,在我上學的時候,教材的解釋是:表達了作者雖然身處困境,但面對困難挫折,也能保持樂觀豁達的精神。

但事實上,雖然劉禹錫是個死不服輸的個性,他也確實很有樂觀豪邁的精神。但這兩句詩,還真不是表現什麼樂觀。

劉禹錫在“二王八司馬”之後被貶遠方當官,二十多年沒回京城。這兩句“沉舟”、“病樹”是比喻自己。“千帆過”、“萬木春”是說自己止步不前,但別人卻一個勁地往前飛奔。

這一聯的心情是很低落,抑鬱的。這二十三年“棄置”,光陰空度,劉禹錫心裡不會是無動於衷的。證據就是結尾,他要靠【朋友的詩】和【酒】來暫且振奮一下自己。這是一種安慰之詞,既然需要振奮,那之前必然是低落的。

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後兩句出於某種時代因素,常被解釋成一種奉獻精神,甘為人民做貢獻。

事實上,羅隱這張嘴從來不饒人,他寫過很多諷刺詩。什麼“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詠雪)。什麼“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詠黃河,諷刺朝政腐敗)。都是尖刻諷刺。

這首《蜂》也是諷刺詩,是諷刺那種不勞而獲的人。蜜蜂辛辛苦苦,採來一點花蜜,最後全都被搶走歸了別人。


北門猿


這個很多,造成曲解的原因也很多。

有斷章取義型的

如“父母在,不遠遊”。

這句話後世常被道德衛士用來用作道德綁架,說爹媽還健在,就不應該離開父母。你要換到當今社會,就沒幾個孝子賢孫了。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方是地方的意思,咱們可以引申為明確的目的,正確的方法。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在,就不要遠遊。如果一定要遠遊,就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正確的方法。

完整的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人家很開通的,既強調子女應該孝順父母,但是也不反對為了自身發展出去奮鬥。

類似的還有“以德報怨”之類的詞,老是被斷章取義,孔子真是心裡有苦說不出。


有理解錯誤的

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現在的解釋是,一天見不到,就像三年那麼久。

其實呢,這個三秋就是三個季節,如果看原文就能理解,出自《詩經·菜葛》,三句詩,分別是

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

從月到季到年,這才是正確的排比方式。

有事物稱呼變化的

如“床前明月光”。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現在我們說床,自然是睡覺的床。但是在這首詩裡,就說不通了,床當然在屋子裡,那怎麼能看到明月光。

李白時代的床,有兩種說法,一說胡床,就是小馬紮,一說井床,稍微理解成井欄好了。

照這兩種解釋,就說得通了。相同的還有“繞床弄青梅”,你可不能隨便跑到姑娘閨房裡圍著床跑圈圈,會被打的。

語意引申或約定成俗

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從小就被告訴我們是讚揚老師默默付出的一句詩,說起來也很合理,用來讚美任何勞動人民都合適,為了他人付出,不惜損害自己的身體。

而這實際上是李商隱的愛情詩。

這樣引申出來一個全新的高度,我倒覺得蠻好的。

語言發展或將錯就錯

如“空穴來風”。


原本是指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現在經過大家的努力,這個成語更多用來表示: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意思完全相反了,但是已經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兩個意思都可以有,就要看上下文的意思了。

還有一些字的讀音也是這樣,比如“說客”,以前讀shui,現在被統一改正讀shuo了。

其他

還有如王維的《紅豆》一詩,現在用來形容愛情,最初可是形容他和李龜年友誼的。

再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本是戰士之間的約定,現在成了愛人之間的誓言。

等等等等,這個太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語言是要發展的,我也不覺得有啥不好,只是在接受新改變的同時,咱們不要徹底忘掉了其本身的意思和讀音就行。



也可自話


好多字啊,詩詞啊,古文啊,確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人們曲解了原意。

這裡我說兩個句子都出自論語。

第一個是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

在篆書中,而和天兩個字的寫法非常相似。因此,在文字的發展中,兩個字被混淆了。

所以論語第一句應該是,學天時習之,而不是學而時習之。

中國人說天也包含地在內。有天和地組成整個宇宙自然。

所以中國人的天,就是指整個的宇宙世界。

這樣就和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種思想,一以貫之了。

第二個,關於慎獨思想。

在大學中就有君子必慎其獨也的論述。曾國藩又反覆強調慎獨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人認為慎獨就是謹慎,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在眾人面前容易做好事,容易做正人君子。而當自己獨處的時候,許多人就會放棄對自己的約束,縱容自己,做一些似乎不傷大雅的醜事!

許多人認為這就是慎獨。要保持君子的獨立性。

然而慎獨的意思應該是,慎重的保持自己的特性。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著別人馬馬虎虎的走。

人活著就要保持作為人的共性,更要擁有自己獨立於別人的特性。這才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物的特點。

當保持了這種特性,一個人就不會迷茫,迷失自我!


天宮歸來


這類斷章取義的太多太多。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字之誤,謬之千里啊!

這句話幾乎成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其本義又有幾人在乎?幾人知道?

秦火焚書而書存,腐儒注經而經亡。這個鍋,今時今日,儒生背了。但細想之下,恐怕是整個民族的原因。不想多論述。

今天研究這些,未嘗不有中國式的文藝復興的感覺。現代的中國人,好像丟掉了什麼?對,是文化自信。中國只是自然科學落後,人文方面應該是各有千秋。中國人不是野蠻人,是被野蠻人撕破了禮儀的服裝罷了。只要穿上他,禮儀之邦五千年,照樣笑傲天下。

五千年的自信,居然被一百年的野蠻行徑摧毀。祖宗也曾經歷困厄,依然香火不斷傳文明。

讓中國在瓦礫中再建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