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懂書法卻喜歡說“醜書”而懂書法的人反而沒有“醜書”這種說法?

千千千里馬


書法本小道,大家爭來爭去,有意思嗎?個個都說自己對,當然,審美不受法約束,每個人都按自己的審美習慣說美或醜,水平的高與低,

書法是有高與低,雅與俗,欣賞也一樣,有層次。我不說人家,我從自身經歷,90年代未,我拜訪天津大學書法教授胡忠恕先生時,對南開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導師王學仲的醜書,孩兒體說寫得不好,為什麼能當中國書協副主席,還當中國第一家書法研究所所長?。當時自己見識淺,藝術修養低,自己這水平只能欣賞二王一路書風,即美而用筆精到,結字勻稱的靚字。

當時,胡教授沒說什麼,帶我去王學仲書法研究所,並說他也是王導的學生。😀這時,到了書法研究所門口,門前一匾額寫著:(南開大學書法研究所)落款:王學仲。魏碑體,當時我一驚,字從前後左右,從上中下觀之,都穩如泰山,如經千年風雨鐫雋而成一樣。原來,他寫得一手大正氣象的好字。[大笑]這時我非常羞愧自己的無知。[大笑][大笑]

20年後,自己才知,醜書,孩兒體才是高書,是第三層次的拙而大美的書風。他的無為,不求形質,只書心中之意韻,是一種精神之氣。超越技的範疇的高雅,普通人亂噴的高書。

當下,如王冬齡,王鏞之流,他們是有智慧,有創新藝術的好書家,而不是大家亂噴的那種真醜書。完😀

另,什麼是真醜書:答:沒文化,讀書少,人本身俗,沒研究書論,沒臨過帖,寫字少而無功力的人寫的字,才是(真,醜,書)。😀完

另,真醜書與假醜書,普通人是很難識別的,只有行家,一眼便知,如鑑賞家辨別書畫真偽一樣容易。[大笑][大笑]完








濃淡任由冰雪中


對於醜書,普通民眾罵得最坦率,專業人士偶爾有頗含隱諭的旁敲側打,而書法名家幾乎全是三緘其口、誨莫如深。態度反差為什麼這麼明顯?難道“醜書”真的被普通大眾誤會曲解了?


這其實是處世哲學範疇的問題,與人群在社會中的身份定位、文化涵養、性格脾氣關聯甚大。普通民眾口快心直無所顧忌,沒什麼不可以講的;專業人士敢怒而未敢言,都在圈裡混怕得罪人;名家大手有身份有地位,眼光向上,對這些鴉雀之嘈雜無須理睬,博自已的名、逐自己的利、雅自己的好就行,保持沉默反而不失為一種風度。因此,對待“醜書”的問題,普通平民爽直,專業人士世故,名人名家“老奸巨猾”。

真作假時假亦真,假到真時真亦假,或可理解為一句玩笑話。


首先,醜與拙的界限很難釐得清楚。就以新時代的“二王”為例,王鏞和王冬齡,誰能釐得清他們的書法是拙還是醜?釐不清楚,或者自己釐得清又恐難以服眾,當然會選擇沉默是金。普通民眾就無所謂啦,完全憑感性就可以敢講話。

其次,藝術與技術相比,更傾向於自然生長、自然淘汰的法則。優勝劣汰,沒有劣也就無所謂優。歷史是位智者,總能去除取精、擷菁採萃,把美好的東西流傳下去。今時的一字千金,說不定後世會賤如糞土。換個視角,至少有一些“醜書”家是在執著追求藝術創新,比起那些食古跪古、只知道拾古人牙慧、賣古人狗皮膏藥的人要勇敢務實。



再次,藝術是主張高度理想主義之下的個性自由。時至今日,諾貝爾獎文學獎評獎的一條重要法則就是理想主義。每一個藝術家、藝人都有自己追尋和實踐藝術的權利,這種權利不可剝奪。因此,對於“醜書”和“醜書家們”,要有包容寬容的心態,可以進行藝術品評,但不能搞人身攻擊。名家大手對醜書現象三緘其口、集體失聲,主要還是基於這個考量。

抱庸妄談(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醜就是醜,美就是美,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書法家也就區區數十名,其作品無不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至於當前流行的醜書,有些真的是醜不可視,臭不可聞,但為什麼還能存在,還能引起爭議,還能有人叫好呢?無非是地位和利益使然。地位和利益,可以讓一些人違心的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以醜為美,睜眼瞎說,特別這些人還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給醜書留下了生存土壤。而老百姓呢,無關利益,則恰似那直言皇帝沒穿衣服的小孩,痛快地揭下了那根本就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裝,然而老百姓屬於散兵,且人微言輕,雖撕開了事實,卻無濟於事。而其他一些圈內人,即使也看不起這些醜書,但迫於面子,也三緘其口,把中國人圓滑世故的一面演繹的淋漓盡致。這就是目前醜書得以生存的真實環境。


龍鳳胎養成記


自宋以來,業內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均以雅俗論,只有不懂的人會說外行話,比如說醜書。那麼現在為什麼這麼多人說這也是是醜書,那也是醜書呢?

1、現在一部分書法家不是在寫字,在炫技。允許炫技,但他們不能稱之為書法家,只能算是藝術工作者,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展示他們的思想、一種追求,這應該說比寫字匠要受到鼓勵。但恰恰相反,被一些硬貼上了書法的標籤,痛罵醜書。

2.當代書法更多的講求感染力,它符合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和審美需求。書法跟讀者是在精神上交流,情感上溝通,它的目的是打動人心,有些人木納不能被打動,感染不了,不理解其中真味,於是罵其為醜書。

3.有人說醜書是以醜為美,什麼叫以醜為美?我的理解,以醜為美是用醜陋的材料搭建美好的事物。所以我否定醜書這個說法。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醜,可以形成審美價值。藝術作品具有多層次的結構,這眾多的層次可以區分為間接層和直接層兩大類。間接層是藝術品所復現的、本來存在於社會物質生活中的形式。現實醜在間接層中出現,並不會使藝術品成為醜的,反倒往往成為藝術美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實醜轉化成了藝術美的成分。

4.許多藝術門類的欣賞都是有門檻、有標準的,書法也不例外。俗話講,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觀眾層次高低直接決定其評判的正誤。不虞之譽,不虞之毀跟評判的藝術不挨邊,只是觀眾的自以為是。瘋僧徐渭曾言:高書不入俗眼。徐渭這句話放到今天,振聾發聵。把自己欣賞不了的書法叫做醜書,是有眼無珠。

5.傅山說寫字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俗書而言的,‘巧’、‘媚’、‘輕滑’、‘安排’都屬俗書貌,當今田大郎,田二郎如是也。

6.書法創新難度的加大,導致一些書家在謀求自家面目,這些現象的存在,附合藝術需要創新這一規律,會有一個實驗期,理應理解和鼓勵,但往往被罵。


三品書畫


如果按這麼說,我算是不懂書法了,因為我認為時下有很多人在寫醜書,把中國文字的美用最醜陋的方式表達出來。

網上甚至抗出許多個醜書排行榜,許多的名家大師也站出來維護中國的傳統書法,痛斥當今的醜書橫行,擾亂中國書法界。

所謂的醜書我認為有幾種人,一種曾經是名家,他的書法也是有非常深厚的功力基礎,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他的巔峰。但是那只是他的巔峰,不是書法的巔峰,卡在了瓶頸,想要突破,卻又無法可得,只好轉到別的方向,不過方向卻錯了,直接步入了深淵。

一種是譁眾取寵,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他的書法本身就很好,也功成名就,但是書法家不止他一個,想要搏出位,就要有另類的想法,醜書就是他們的出位方式,以各種扭曲的手法,搏眾人眼球,用自己的名氣成就引導許多不太懂書法的人,再讓一群捧哏在一邊叫好助威,人是出名了,殊不知是醜名。

還有些是因為本身就根基不穩,但是卻有一定的人脈,利用自己的人脈為自己造勢,從而達到其目的。

醜就是醜,沒有任何美感可言,中國文字之美,傳承已久,真心不想讓她被一群小丑如此沾汙。





緣來斌哥


這種說法不對。醜就是醜,美就是美。以醜為美是一種心靈扭曲。在大學的時候聽過一個教授講課,他徹底顛覆傳統哲學,他認為衛生間馬桶是最美的,大便的味道是最好的。那簡直就是一變態。這和現在推崇醜書的人是一樣一樣的。我是一書法愛好者,我認為好看的東西才叫美,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醜書從日本傳入我國,我們都知道日本人表面謙和、禮讓,但內心則最變態。練書法一般都會走入瓶頸,不得要領,這個時候有些人就會急躁,另闢蹊徑,從而導致心靈扭曲,走上邪路,有些人本質上就另類,喜歡劍走偏鋒,以醜為美,目的是為了刷存在感。所謂懂書法的人是指那些書法界的大咖,都是同行,人家只是不想說,被外界稱為““鬼畫符”的醜書,除了內心不健康的人,有誰認可。有些中國人連日本人都甘拜下風,日本只有醜書,中國現在已經發展到吼書、潑書、噴書、頭髮書等等等等……。今後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無法預估,只能拭目以待。說真的,看到這些跳樑小醜的表演視頻,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清風明月157924553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點不假。中國舊時代雖然書寫工具都是毛筆,但那時有文化的人有幾個呢?稱為書法家的更是鳳毛麟角。現在不同了,人多了,儘管使用毛筆的人少,但數要比舊時代多了去了。這用毛筆練練字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急於求成,胡亂塗鴉,也敢稱之為書法。這就是被大眾稱之醜書。書法作品是藝術,是供人們欣賞的,看著要賞心悅目才是藝術品。那些醜書怎麼看都是不好看的。要把它比作臭豆腐吧,不對。因為臭豆腐聞著臭,可能吃呀,而且是香的。這醜書既不好看又不能吃,何益呢?可偏偏呢,還要有人為它樹碑立傳,硬說成是藝術,你承認的,說你不懂書法。有人把它比作戲臺上的丑角,也沒可比性,丑角能取得觀眾歡心呀。這醜書,對大眾來說,它有什麼功能呢?沒有啊。非要說那是書法藝術,那就不要顯示於人,以免得汙眾人眼。讓那些研究醜書的人自賞好了。


張全福1211


🍃🌵未說書法 門外先雜談一下京劇 生旦淨末醜 舞臺上可以悉數到場 到精彩處 票友們大聲喝彩 懂戲的看的是舉止表情 身手到位 聽的是唱腔圓潤 吐字清晰 龔琳娜的忐忑 一個字沒有 反而唱出了戲曲的精華 沒聽說丑角被人謾罵轟下臺的事 倒是出現過不少的 名醜

🍃🌵我所表達的意思估計您已經明白了吧 動輒謾罵醜書 上綱上線 欲把人家下十八層地獄而後快的人 想想戲曲票友 人家的自身素質和欣賞水平讓人家沒這麼做過

🍃🌵當然 所謂的醜書 有人把他泛化了 第一類 寫字還未入門 對書法理解不夠 裝腔作勢 隨手塗抹 真醜 還不屬於所謂的醜書範疇 第二類 書法功夫深厚 學術研究前沿 做做嘗試研究 釋放一下情感 未嘗不可 可以存疑 可以研討 可以觀望 時間會大浪淘沙 去偽存真 顏真卿 米芾 徐渭 金農 哪個不捱罵 現在哪個不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當然 捱罵了也不一定會名垂青史 更多的人可能生前捱罵 死後無聞

🍃🌵古代有個書法家叫張照 名噪一時 並稱為當朝王羲之 你現在知道他是誰嗎

🍃🌵書法史對書法家的評判是有標準的 繼承傳統 開拓創新 彰顯時代特色 從甲骨文開始 到以後的唐宋元明清 書法一路走來 哪個時代沒有自己的特點 社會要向前走 藝術也需要向前走

🍃🌵大國盛世需要大國盛世的藝術 需要開放 包容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局面 隨著書法藝術的普及 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對醜書有個明確的定義和評價


王守東


首先,我認為,關於醜書是否存在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的爭議性的。究竟是誰首先提出了醜書這個概念,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對於醜書的態度,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大部分書法愛好者對於醜書還是進行了大力批判的,是否定和反對醜書的。

對於專業的從業人員而言,醜書是否存在,他們要麼採取否認的態度,要麼採取避而不談的態度。

比如對書法家來說,醜書是他們竭力避免的一個話題,因為誰都不想把自己的書法和醜書相提並論。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底層的民眾討論的熱火朝天,但是上面的所謂專家以及藝術加卻對這個問題採取了迴避的態度,因此導致了大眾和底層民眾話語之間的一個斷層。

我想既然是醜書,那麼他的意思就是醜陋的書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於某些書法作品的否定,既然是批評之詞,那麼我們就應該接受這樣事物的存在,因為每一個事物都有它不好的一面和有缺陷的一面,我們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好的,沒有壞的一面。

但是民眾沒有想到的是,醜書雖然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非常明確、可以清晰定義的概念,但是對於藝術家而言,如何鑑定醜書就涉及到一個非常本質的問題了,那就是:

我們如何認識美和醜?如何界定美醜?這個問題的界定,是解決醜書問題所不能迴避的。

雖然看似美和醜,也是一個非常明確化的概念,尤其是對於民眾而言,他們眼中看到的,不符合他們審美標準的東西,就是醜的,他們眼中看到的,符合她們審美標準的東西就是美的。

但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審美觀,對於藝術家來說,必須小心謹慎的處理美和醜的概念。

如果我們用某一個階層對於事物的美醜來界定藝術的美醜,那麼我們顯然就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我們把藝術狹窄化了,把藝術歸結為某一個階層,或者說,某一個特定人群的審美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藝術應該是全體人民的,它不應該表現某一個特定階層的審美。他應該是多元的,包容的,開放的,自由的。他應該是展現多個側面,多種可能性的。

但是醜書的悖論就在於,他就是用一種非常特定狹窄化的視角來規定書法應該是什麼樣子,而不應該是什麼樣子。

這就和藝術所要追求的目標相背離了。因為藝術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如果藝術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的話,那麼藝術就不應該是今天這樣多元化的樣子,而是一種非常單一,乾癟甚至乏味的形態,那麼我想,這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藝術類型。

比如說,我們都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說,我們要把所有人的書法都要變成王羲之寫的那樣?

我們電腦中所有的字體都變成了王羲之那樣的行書,我們看得多了,又接觸的多了,用的多了,就會覺得稀鬆平常,甚至有些審美疲勞了,如果藝術都是以這樣的一種標準,以這樣一種單一的維度進行發展的話,那麼,藝術就是藝術了。

所以真正懂書法的人並不是輕易就談醜書的人,而是有所謹慎,有所選擇的來談論這個話題。

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他沒有完整的定義和一個非常明確的界限,所以在沒有討論和定義之前,任何主觀臆造的標準都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件事情。


松風閣書法日講


懂書法的說沒有醜書?

哪個懂書法的敢站出來說?到底誰懂書法?誰不懂書法?懂書法不是憑地位,也不是憑人脈,憑網紅,當然更不是憑一張嘴!

憑什麼呢?憑實力,憑理論!書法是最好的憑證,拿出書法來!當然,我說這話沒有底氣!因為我到現在也沒拿出來書法,或許你可以說我沒實力,可以,但是,我絕對是憑理論的實力去說話的,我敢說,我評論書法不會用那些什麼古人云,或者是空泛地用一些讚美或者貶低的話去評論書法,我都是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經驗,以筆法,技巧以及書法審美的角度去評論!

我也不會用古人的法貼去對照現代人的 書法去按圖索驥,去生搬硬套,對於這種人,我只能問他一句,即使你生搬硬套的比較在行,可是!你能瞭解書法的細節到那重啊?如果是粗略的形狀,可以說,你真的低級,太低級了!

別再輕易地用懂書法去騙人了,懂書法需要真真正正地懂,不是對著蛤蟆去套千里馬的空理論,那樣,你只能尋找到一堆癩蛤蟆去支撐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