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二十歲,一直在房間玩遊戲、睡覺,拒絕和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溝通,是抑鬱症嗎?

江布純


對問題進行判定,最關鍵的是要明確原因所在。孩子一定不是一直是當前的這種狀況的。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可能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非預期的心理創傷,自己承受不了,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而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也可能孩子內心缺乏承擔性,人生中不願意付出,只想享受生活,譬如有些人不願成長,不願意承擔而選擇啃老。具體是什麼情況,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判斷,切忌輕易給孩子貼上什麼病的標籤,而把問題的解決引向歧途。無論問題的起因是什麼,只要本人願意解決,家長能夠支持,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祝福孩子!


心理諮詢師韓美齡


這個問題彷彿在問我有沒有抑鬱症。我也是每天除了睡覺外就是玩遊戲。每日三餐也不規律,有時甚至一天一頓飯。易怒,家長和我說話時,顯得易常的煩躁!

用我爸媽的話來說,你對外人來說,是個老實、善良的孩子,而就是對家裡莫名的壞。我不以為然,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我這是怎麼了,我就想一個人待著,也許這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逃避吧。

我玩遊戲是不想讓自己瞎想,我睡覺是因為真的困的睜不開眼睛,我拒絕溝通,逃避現實,那是現狀的生活與我所想所要的不同,厭惡這種環境下的生活。

那,我是為什麼而不滿,因什麼而如此?答案讓我困惑,困惑的同時又不知所措,我本想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我本應該承擔責任。

人生本就是一場遊戲,而這遊戲彷彿與自身總是格格不入,不允期待,悵然若失。您說你的兒子二十歲了,一直拒絕溝通,不想和任何人溝通。那麼,您在疑惑兒子這是怎麼的同時,有沒有反思過他周圍的情況呢?比如周圍環境、家庭情況、社會上受到的傷害。

說抑鬱症的可能性很小,抑鬱的話是不會有心情玩遊戲的。我就玩遊戲,所以我沒朋抑鬱症。

我感覺我除了沒錢外,抑鬱的症狀都有,但我感覺我不是,因為我喜歡玩王者榮耀,遊戲裡的坑氣都能把我氣好了。


弟弟寫遊戲


我女兒也是這樣的。

整天玩遊戲,不交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哪怕買瓶飲料也不去實體店,叫外賣。

我非常擔心她的身體,久坐變胖,脾氣變壞,免疫力下降,臉上長痤瘡等。

為了能將她拉出網絡,我給她找私教健身,報了表演,聲樂,沒事陪她打羽毛球,跑步。天氣好還帶她爬山遊玩,現在她開朗很多,仍然上網打遊戲,我要求她不超過十一點。

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很大的耐心。

至少孩子還在,我們有時間幫助孩子走出網絡。

一起努力吧!





美術程老師


父親擔心孩子貪玩手機,荒廢了學業,沒收手機:孩子直接剁手了!

事情發生在江西,孩子的年齡很小,才只有12歲。父親經常看到孩子玩手機,一玩就沒個盡頭,而作業扔在一邊也不做。

對於孩子的痴迷,孩子父親也說教過,沒什麼效果。終於忍無可忍了,有一天直接把孩子手機搶過來,改了密碼。

本來準備找木棍子來打一頓,“警醒孩子”。但是找到了,又捨不得打了。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吃中飯的時候,孩子直接拿到剁在了受傷,小拇指砍掉了。

在回想整個事情的時候,孩子父親特別後悔,早知道這樣,就不說他了,也不至於弄成現在這個樣子。

孩子貪玩遊戲,拒絕和他人溝通,是痴迷,並不是抑鬱症

現在這樣的新聞,經常見到。孩子貪玩手機,父母生氣,吵鬧不休,孩子並不買賬,於是最後變成了孩子不願意和他人溝通。如果父母管得再緊,孩子就可能“以死相逼”。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擔心孩子這樣時間長了,失去了和他人交際的能力,把自己一個人活在遊戲的世界裡,可能變得孤獨、抑鬱,甚至是抑鬱症。

其實,這個擔心的方向是錯誤的。如果真的是抑鬱症,那麼孩子對遊戲是不感興趣的。抑鬱症是以為失去了生活的興趣,才不和他人交往。而孩子貪玩手機,是沒有時間或懶得搭理現實中的人。

所以,父母切不要因為孩子的表現和自己的擔心,就給孩子貼上“抑鬱症”的標籤。這樣,更不利於和孩子溝通。

更不要,以為了孩子好為理由,對孩子各種打罵和指責。這樣只會讓孩子離自己更遠,甚至從內心排斥,不接納父母。

孩子喜歡呆在自己的房間玩遊戲,是因為遊戲裡有人理解他

青少年表現出痴迷遊戲的行為,並不是現在的問題,而是從小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懷,被父母忽略了。

同時,父母給孩子樹立了“玩遊戲”的榜樣。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叛逆,對於生活的理解,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

這些理解,可能並不現實,甚至是虛幻的。但是,父母沒有時間,聽孩子講。那麼,孩子內心的想法沒地方訴說,只能找網絡,甚至是遊戲世界裡夥伴。

表面看起來,問題是出在了網遊上。實際,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理解,讓孩子在家裡找不到存在感,不接受父母,更不會接受其他人。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從遊戲裡面走出來,那就少不了兩個方面:

1、父母接納孩子。

孩子喜歡玩遊戲,那麼父母就要了解孩子從遊戲中得到了什麼。是身份的認證,還是交際上的溝通,或者是遙不可及夢想的“假裝”。不論是什麼原因,都是孩子選擇的方式,也是問題的核心。認可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討他喜歡的,同時也獲得孩子的認可。

2、父母引導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改變成什麼樣子,就得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和榜樣的力量。父母至少應該做到,家裡人不成天玩手機,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聊聊,一起看電影,一起去爬山旅遊。而不是隻單方面的要求孩子,改正他的缺點。


木林談心理


我說一個真實案例。

一個高三男孩子,從進入高三就輟學在家玩遊戲。開始他的父母跟很多家長一樣,也是不接受,斥責,最後打罵。但是所有的辦法都沒有效果。

後來,在專家的指導下,父母放棄了原來的教育方式,接納了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的事實。

專家告訴父母,孩子得沉迷狀態源於孩子一歲以內的融合狀態。這個狀態的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如果當初親密關係的質量建立的不好,孩子內心中的融合感始終存在,直到他找到了可以很好回應他的內心需求的人事物。如果是網絡遊戲回應他內心中需要被看見,被讚美,被支持和唄鼓勵的願望,那麼孩子就會跟網絡遊戲建立親密關係而無法自拔。

而這樣的親密關係本應該是孩子很父母建立起來的。

後來,父母每天像伺候小孩子一樣斥候他。給他準備好每天的吃喝,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滿足孩子大部分願望,包括打遊戲的願望。同時,父母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保持溫和與堅定。

一年後,孩子走出了網絡遊戲,回到了學校學習。






未成年心理與家庭教育


我是心理學專業。我來回答。這位媽媽,您不必著急。孩子這樣的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可防可治。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分析孩子的成長環境,學校家庭生活背景。更應該從父母身上找到一些原因。一般而言,就玩遊戲來看,心理學認為,不斷重複的刺激,滿足了孩子成長過程中視為需要的一些需求。例如自尊、自信、愛和歸屬感等等。孩子在遊戲中一旦獲得這些需求,他會持久的沉溺其中。而此時,如果在實際社會學習生活中,遭受衝擊,學業下降,家庭不和,會使得孩子心理失衡。在這種相烈的對比下,孩子會更願意逃避現實,在虛擬遊戲中獲得這種迅速、高漲的滿足來讓自己得到心理平衡。對此,一般心理諮詢給的意見:與孩子一起承擔壓力,通過改善生活環境讓孩子儘可能在現實處境中獲得滿足。而遊戲本身可以作為一個激勵獎勵機制,通過一些專業心理人士的幫助,鍛鍊孩子的延遲滿足,自我調節的手段。最後,心理學再次強調:不要單純的將問題歸於孩子本身,也不要將問題歸於他熱愛的遊戲。孩子缺失的時候,會更加需要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



檸檬心理


兒子二十歲,一直在房間玩遊戲、睡覺,拒絕和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溝通,是抑鬱症嗎?不一定是抑鬱症,但是孩子的心理一定不是完全健康的。

二十歲了已經是成年人了,應該獨立了、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孩子卻一直在房間玩遊戲、睡覺,還拒絕和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溝通,父母一定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父母可能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了,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保護得太好了,把一切都給孩子安排妥當了。

其實,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渴望。

首先,父母一定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片廣闊的天空讓孩子自由自在地去成長。

其次,父母要學著離開孩子,允許孩子越走越遠,而不是把孩子緊緊地留在身邊。

所以,題目中的父母一定要先讓孩子出去找工作,讓孩子自己可以養活自己、自己照顧自己。同時,讓自己出去住,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成長!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強大起來!

我是暉雪琳源,歡迎關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共同成長。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收藏,私信!


暉雪琳源


抑鬱症的十大症狀:

1、幾乎每一天都情緒抑鬱。2、胃口改變。3、胸悶,心慌。4、在你的日常活動中興趣/樂趣缺乏和缺乏內驅力。5、睡眠問題。6、焦慮或坐立不安。7、負罪感,無用感和無安全感。8、難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維。9、疲乏或渾身無力。10、自殺念頭

那我們一般去醫院看病,醫生總是要問病人什麼症狀,初步判斷是XX病然後再檢查核實!你可以對照以上幾條看看你兒子是否有符合的地方。

個人感覺應該不屬於抑鬱症!是屬於宅男的表現!以前的我也有一段時間是這樣!不喜歡出門,不喜歡與人交流,放學後就回家窩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看動漫,玩遊戲,聽音樂!當時的我覺得除了這些我真的不知道能幹什麼來打發我的時間,沒有朋友沒有小夥伴能夠一起出去玩耍!爸媽也經常忙於工作不多跟我交流,時間長了我也懶的跟他們說話!所以你要多花時間跟你兒子相處,聽聽他講學校裡的事情,多多交流!讓他能夠正常的在你面前展現他的喜怒哀樂!鼓勵他多出門去交朋友,提高他的自信心!慢慢的他就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了!


凡人凡事


每個人對於單獨的個體而言,都有自己的性格,愛好,認知,體驗,心理,思維模式…等等,也有社會環境和家庭因素造成身心疲憊不堪的心理失衡等。

對於一個二十歲的孩子而言,個性基本形成,有其自身對社會的需求需要,也有自我追求生活和享受生活的個人認知,對於沉迷遊戲,別說是二十歲,就是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年齡很大很大的人沉迷遊戲的人多的是,年齡大的人還有很多沉迷賭博,沉迷於喝酒吸菸等等,打遊戲只能說個人的娛樂方式,或為了打發虛聊的時光,或找一個心理安慰.或者說是逃避現實等,這個需要正確的疏導和管教,屬於不良愛好,和抑鬱症關係不大。

拒絕和現實中任何人交流,就有點類似自閉症的症狀啦!具體是否是抑鬱症這個需要專業醫生的診斷和觀察啦!

個人觀點

多陪伴,少挖苦嘲笑,多指導少抱怨,多一份耐心慈愛,少一點大家長的專橫和霸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做個生活上榜樣

。家長用自我擔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引導孩子走出網絡遊戲的虛擬世間,讓孩子走出遊戲,走出小屋,走向人群,走向社會


豫發快樂


答:不是抑鬱症。雖然他不和現實世界中人交往,但他和虛擬世界的人交往,所以不是自閉症,也不是抑鬱症。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玩遊戲不和外界的人交往,第一個表現和父母不交往,所以父母要認清一個是事實,孩子不和你交流,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已經讓孩子失望,放棄。所以首先不要找外在因素,找自己的。身為父母,自己到底怎麼了?孩子的問題首要先找家長的問題。

打遊戲說明他還有交流的需求,而且他找到了通道,並且在虛擬空間裡有朋友,你該慶幸。至於說如何讓孩子走出虛擬,迴歸現實世界,那要看你們的力量和溫暖是否比虛擬世界的強大。包容,認同孩子的現狀,和他一起去他的世界裡看看,邀請他到你們共建的新的家庭氛圍中感知一下。

如果孩子真的很有天賦,你們也有條件,是否可以找個遊戲編程課程,讓孩子深入學習,學習的過程,即是讓他參與社會的過程,甚至可以讓他把打遊戲的心得記錄下來。360行行行出狀元,誰知道你兒也許有不一樣的人生,不要設定,耐心等一等,總會有奇蹟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