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願當皇帝哭至暈厥,大臣卻將他親手擡上龍椅:非你莫屬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國是天子國,民是天子民,皇帝作為國家最頂端的人物,掌握著天下臣民的生殺大權。按理說,這是無數人所夢寐以求的。為了坐上這個位置,皇子們用盡陰謀陽謀,完全不顧兄弟之情,歷史上有名的“九子奪嫡”便將皇家之間的鬥爭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除了皇子外,無數的臣下為了能當上皇帝,不惜以叛亂、政變的方式,以求改變自己的命運,足見皇位的誘惑。然而在此朝,太子卻並不想做這個皇帝,為此甚至哭到昏厥。因為,別的皇子專門坑爹,他卻被自己的親爹怒坑!剛接手就是一個爛攤子,國家更是滿目瘡痍。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宋欽宗趙桓。

太子不願當皇帝哭至暈厥,大臣卻將他親手抬上龍椅:非你莫屬

公元1115年,金國完顏阿骨打一統女真各部,建國大金。隨後,他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對金國發起了猛攻。1118年,好大喜功的宋徽宗聽信童貫等人的庸言,認為遼國無法抵擋金國,這正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佳良機,因此決意聯金滅遼。此後不久,宋朝便與金國達成協議,是為海上之盟。

太子不願當皇帝哭至暈厥,大臣卻將他親手抬上龍椅:非你莫屬

不過,雖然徽宗執意採取這種方案,卻也不是人人都同意的。在當時,遼、宋兩國已和平相處百年之久,反觀金國,則來者不善,極具擴張性。很多朝中官員都將戰略的危險性列舉出來,但徽宗不聽。朝鮮國王也曾看出危機所在,同樣說給徽宗,卻令徽宗龍顏大怒。即便在遼國頻頻接洽,並述諸唇亡齒寒的道理後,徽宗仍一意孤行。遼國使者見狀,也唯有悲慼地說出:“宋遼兄弟之邦,今爾能欺國,不能欺天”。

太子不願當皇帝哭至暈厥,大臣卻將他親手抬上龍椅:非你莫屬

然而,宋朝孱弱的兵力在攻遼時不堪一擊,也讓金人看清了宋朝的虛實。而在此戰中,宋朝更是違背宋金誓約,收留遼人,還妄圖悄悄接洽遼天祚帝,以收漁翁之利。此事直接惹惱了金人,遂將矛頭直指大宋,派兵攻宋。

太子不願當皇帝哭至暈厥,大臣卻將他親手抬上龍椅:非你莫屬

聞聽金兵入境,徽宗頓時驚恐欲絕,暈厥摔至床底。醒來後,他匆忙下詔,傳位給兒子趙桓。據記載,趙桓聞訊,比其父哭得更加兇猛,幾次哭昏過去。但在皇后及臣子的“幫助”下,他還是掙扎著披上了龍袍。最後在徽宗的指導下,朝臣乾脆直接將他抬入宮中。而他也在昏迷中坐上了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