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制宜 社区调解主任调解战“疫”期千千结

海西晨报 · ZAKER 厦门 见习记者 王塞塞 通讯员 杨思晴

新社区居住五湖四海新厦门人,新调解组织锻造调解新能手。

庄惠英是海沧区新阳街道兴祥社区调委会主任,和社区六名各有专长的调解员负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虽然兴祥社区以及社区调委会刚成立一年多,但是他们调解千家事温暖百姓心,用一张嘴两条腿守护社区的稳定和谐。特别是 2020 年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庄惠英带着兴祥社区调委会的成员们,不仅要调解矛盾纠纷,还有为疫情防控筑起社区健康防线。

因时制宜 社区调解主任调解战“疫”期千千结

非常时期 通过电话做调解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很多原计划走亲访友欢乐度过新春佳节的居民,只能宅在家里为国做贡献。随着疫情不断严峻,政府各种防控措施出台,居民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一系列的矛盾纠纷也扑面而来。

居民张先生一家 5 口从外地返厦,动车途径湖北但未下车。" 返厦就是因为公司 10 号要上班了,不去上班谁给我发工资?不让出门吃的喝的怎么办 ......" 张先生情绪激动,一天打三四通电话给社区居委会,不想居家隔离 14 天,后来他还因购买预约中的口罩和物业门岗起冲突被举报。庄惠英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调解,先打电话和张先生的爱人沟通,了解她们一家人居家隔离的生活情况,协调解其购物、垃圾处理等问题,再解读政府发布的相关通告,请张先生理解支持,带动全家为早日结束战 " 疫 " 做贡献。隔天,庄惠英再打电话和张先生沟通,张先生已情绪舒缓,并表示已和公司沟通好,在家办公。

借用心理知识 助攻调解过程更顺畅

庄惠英说,她做调解会 " 温吞 " 些,不喜欢不单刀直入,习惯先拉拉家常,与纠纷当事人彼此熟悉,虽然这样比较耗时间,但是更有人情味。做调解不仅要化解矛盾,还要有情怀。有时当事人太过于情绪化,难以沟通,她就会 " 曲线 " 调解。

居民老詹 70 来岁了,每天都要到小区里溜达两三趟,物业每次劝导他戴口罩,他就责骂物业。物业打算上报公安机关给他发训诫书,后来被庄惠英知道了,她提出先去和老人沟通。了解到老詹是独居老人,老伴在岛内帮带俩孙子,就主动电话联系他儿子寻求助力。原来,他儿子所居住小区被封闭,无法外出,由于怕老人担心也就没和他说。考虑到一家人难以见面,庄惠英一方面建议年轻人通过电话、微信视频和老人多联系给予心理支持;另一方面和老人沟通,介绍政府的防控工作,劝导老人戴好口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后来老詹儿子表示等解除封闭,就把父亲接到岛内一起住。

庄惠英常说,心情对了,事情就对了。原来,庄惠英从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在中小学从事了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还是首届海沧社区书院 " 金牌讲师 "、新阳之声群众宣讲团 " 金牌讲师 ",怪不得一张嘴既能诚心诚意拉家常,赢得当事人的友好和信任,也能耐心细心讲理讲法,寻求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因时制宜 社区调解主任调解战“疫”期千千结

【来源:海西晨报 ·ZAKER 厦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