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提出第一人

近如,有这一副对联,火爆了全网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 三山齐聚克难关

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 众捐纷来病魔颤。

钟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故事,早已红遍了全网。

而李兰娟院士,低调了十几年的老奶奶,如今也已与钟老齐名。

武汉封城提出第一人


灾难之下,是最显人性的。

有的人为了“政绩”,欺上瞒下;

有的人趁着混乱,大发国难财。

而李兰娟院士不计较个人声誉得失,第一个向国家提出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这六个字,是何等的杀伐决断?

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封城,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毕竟,“封城”二字,说起来很轻巧,但实际行动起来,却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更何况,封城后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多太多。

一旦有任何闪失,提出建议的人,都可能沦为历史笑柄,历史的茶余饭后。

可是,李兰娟并不在乎。

事实证明,武汉“封城”有效的控制了疫情向全国蔓延。

截至2月11日,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77例,连续8天呈下降态势。

不得不说,这算得上是阶段性的好消息。

试想,如果武汉没有封城,或者再晚几天封城,以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今天的中华大地会变成什么样?实在无法想象!

前不久,一段央视采访的片段流出,

武汉封城提出第一人


当记者问,“当时您做了怎样的研判?因为这个决定可不是个小决定,尤其在春运这样一个背景之下。”

语气颇有些咄咄逼人。

李兰娟眉头微锁,说道:

“因为疫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刻不容缓”四个字,言简意赅,太耿直了。

无异于一计响亮的耳光,扯下了某些人最后的遮羞布。

这,就是李兰娟。

是什么就说什么,绝不刻意粉饰。

有人宣扬,泡腾片、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她反问,“你没有病去吃什么药?”

有人造谣,抽烟的人,相对安全。

她直怼,“不要讲这个,这是不对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特效药。

她一口否认,“还没有。没有特别有效、持续抑制病毒的特效药。”

武汉封城提出第一人


难怪广大网友会说,我只信钟南山和李兰娟。

这二老的个性,是如出一辙。

然而鲜有人知,

李兰娟的魄力,17年前,亦如今日。

那一年春天,非典肆虐。

李兰娟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听完下属的紧急汇报后,她果断出手——

整理资料,立刻向民众公开具体信息;

与非典病人接触过的人,统统隔离起来。

两条铁令一下,有同僚当时就懵了。

李兰娟啊李兰娟,少报几个,面儿上不是更好看?何必打自己的脸?

甚至,有市民心生埋怨。

接触不一定感染,直接隔离,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即便如此。李兰娟顶着压力,早上五点多发公告,不到24小时就隔离千人……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随后,整个浙江省,被隔离观察的人数有11万人以上。

更让人佩服的是,浙江发现首名SARS病例的48小时内,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检获了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成为最早分离到SARS病毒的单位。

在对SARS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李兰娟竭力倡导谨慎使用抗生素。

最终,她创造了SARS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今年,李奶奶73岁了,却常常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精致的面容。

似乎,岁月带给她的都是礼物。

疫情发生以后,我们看到太多人间苦难。

当我们被黑云笼罩的时候,总有人愿意成为光。

武汉封城提出第一人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这样的国之脊梁。

所谓“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抵如此。

在他们背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个平民英雄,一个个努力着的普通人。

谢谢你们,让我们知道:

人间,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