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冷?

青房子


看到这个问题,我看很多朋友都表示非常的惊讶:教师是多少人向往的好职业,怎么会越来越冷呢?我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老师,下面客观地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体面,收入稳定而且有很长的假期,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国家的政策一再呼吁提高教师待遇,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地域差别比较大,但是整体来讲都有大幅度提高。所以现在教师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争相追求的职业。

以上是大家看到的教师职业的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可能是大家不太了解的。

1.工作压力大。做教师不仅仅是备好课、上好课、批改作业,还要管理好学生,另外还要参加各种听课、评课、教研等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会议,还有各种迎接检查的准备工作等等,所以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仅仅忙累还不要紧,更主要的是成绩的评比,毕竟现在还是应试教育,成绩永远是笫一位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中学老师。

2.学生管理难度大,人身缺乏安全感。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里受家长的宠爱惯了,在学校犯了错误,别说老师打骂体罚不得,就连批评几句都受不了,受点委屈回家就告老师的状。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会委婉的提出对老师的不满;遇到不讲理的家长就直接告到学校,教师就会因此而受到处分。老师没错受了委屈却无处诉苦,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如果在管理中遇到行为过激的学生,更有甚者会出现伤师杀师事件,虽是个例,但也让老师前所未有地感到缺乏安全感。

我想以上两点应该是导致有些人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hdh250809


编者按:事实上,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越来越冷,而是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甚至是越来越觉得教师行业不是一个很光荣的职业。原因很多,其中管理,工资待遇,以及工作的复杂性等等都是教师行业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工资待遇这一块没有达到学子们的理想待遇。除此之外,职称制度也是最令广大教师比较反感的制度之一。再加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公平,体现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就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以下是某中心校2019年1-6月的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初稿), 孖此方案一出大家纷纷议论,但是又无可奈何。绩效工资是扣除教师基本工资的30%来做基础绩效考核工资发放的一种工资,很多教师觉得绩效工资不公平,所以很多地方已经取消绩效工资,工资全额发放。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取消绩效工资,它将继续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如果绩效方制定得不公平不合理,那么将对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一、补贴补助

1.各岗位、管理员津贴

①少先队辅导员:按镇中层副职领导岗位津贴发放。

②各均衡功能室管理员、档案材料管理员: 300元/人,协助人员150元/人

③图书管理员: 500 元/学期。

④堂管理员: 500 元/人(或按中层领导副职津贴发放)。

⑤教研组长: 200 元/人。

2.领导岗位津贴

按中心学校总部制定《2019年1月至6月XXX心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实施。

3.班主任津贴

①高年级班主任(120 元/月): 720 元。

②中低年级班主任(100 元/月): 600元。

③高年级副班主任(50 元/月): 300 元。

④中低年级副班主任(40元/月): 240 元。

4.值班补助

①值周10元/人.天。

②带学生看病10元/白,15 元/夜。

5.顶课: 10元/节。

6.课赛奖励(以证书或教导处证明为准):按总部补助方案执行。

7.大型文体活动比赛(以证书或校领导证明为准):市级等300元/人次、市级二等200元/人次:县级等200元/人次、县级二等150元/人次(证书不明确等级的按二等奖励)

8.接受上级任务时间长,补贴100元一200 元。

9.优秀班级奖:正班100元/人;副班50元/人。

10.上自修补助: 30元/晚(集中在一 两个班,第一节完成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节跟班老师有针对性指导)

11.主科兼任补贴:任两个班数学功课的老师补贴400元/人:任个班语文(或数学)并兼英语功课的老师补贴200元/人:专职英语科者师任3个或3个以上班级的,补贴400无/人。

二、成绩优秀奖

绩效工资总额10%- 12%作 为成绩优秀奖,分两方面奖励:

1.个人奖(60%):期末检测达到镇平均分奖占(40%),超出平均分的分值按30%计算出系数分配到个人:优秀率、及格率按15%计算出系数分配到个人。六年级的期中、期未或全镇统模拟 检测的也如此嘉奖。

(2)团体奖(40%):期末检测达到镇平均分的年级组奖金占(50%),剩余的(50%)超出平均分的分值按系数分配到年级组,再平均分配到个人:六年级的期中、期末或全镇统一模拟检测的也如此嘉奖。高、中、低年级组每超出镇平均分按2:1.5:1来分配。

(3)毕业班学生分数线达X中线的每科任老师奖励100元/生,达X中线的每科任老师奖励60元/生

三,扣除细则

①无故不在岗的的扣5元/次,旷工扣100元/天:②旷课的扣50元/节。

③不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的,每次扣50元一100 元(含监考、改卷等)。

④开会迟到扣5元/次,缺席扣10元/次,大型活动不参加扣10元/次。

⑤违反师德师风,造成不良影响的扣100-500元/次;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本学期绩效工资不得发放.

⑥请病(事)假累计十五天以内(含15天)扣10元/节:累计达十五天以上的,其绩效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绩效工资+180天X实际请假天数。

7.在领导视导听课中被评为不合格或上不备之课的扣100元、领导常规检查时每被扣1分的则扣20元(按0.1分占2元计算,以此类推)。

本方案从本学期开始试行,如有不妥之处再作完善。

XXX 中心学校2019年4月

请大家看一下,此方案公平吗?这样的方案能激励教师们投身工作吗?




孖无悔观教育


教师行业越来越“冷",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怎么来的,我认为,从纵向来看,至少是平的,甚至有些向“热"的趋势。

从笔者当老师这30年来看,老师的收入和地位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我一起师范毕业的男同学,我们县的几个除了我之外都改行了,当时特别优秀的,当学生会干部的才能到企业上。而当时那些很好的企业现在都走下坡路了,他们如果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没能及时调出,现在会很惨。

供销、粮食、工商、邮电等很多热门行业渐渐变冷,而教育行业却是逐渐由冷变热。就拿娶媳妇这一项指标来看,我们那几届的女生呈净流出,她们嫁得最多的是复转军人或是企业工人,对我们这些分到学校的同学不屑一顾。从95年左右开始,渐渐开始达到平衡,2000年以后,呈现净流入,而且随着女老师的增多,男老师变成了香饽饽,开始挑三拣四了。

如果要说教育行业遇冷,主要是表现为以下一些情形:

首先,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类院校

教育是百年大计,优秀教师对教育的贡献是很大的。虽然也不能排除专科生三本生一样能成为优秀教师,但是优秀的人才成为好老师的概率会更大。大学教授尚且把耄耋读成“毛至”,更何况中小学教师。目前,虽然从纵向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逐年升高,新入职的教师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却并不是当年的尖子生,甚至是学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行业吸引力十分有限,优质生源瞄向了那些高收入行业。

第二,一方面,超级中小学、民办学校人满为患,另一方面,很多国办中小学面临生源枯竭

由于行业内不正当竞争严重,特别是超级中小学和民办学校破坏了教育生态,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造成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而农村很多中小学门可罗雀,面临倒闭的窘境。如果不加以干涉,用不了几年,将会有许多中小学因为没有学生而倒闭。

这样带来的恶果是什么呢?一是我们的后代或许很难像我们现在这样,老师是当年最优秀的那批学生;二是,很多孩子从小就得背上行李远走他乡求学,家长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爱河北人


教师行业越来越冷,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工作时间太长,工作压力太大。老师一旦上班,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特别是班主任。早上7点半到校,晚上10点多才到家。家纯粹成了晚上歇脚的旅店。因此很多没成家的年轻班主任平时都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家。

二是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理。现在的学生,被家庭和社会宠坏了,天不怕地不怕。一旦发生问题,打不得,骂不得。遇到个别有个性的,你还不能说他。

三是教师社会地位太低,收入也不高。

因此,凡是有更好出路的,都不会选择做教师。历来只有教师转行做其他职业的,很少有其他行业转做教师的。


诗意南山


作为不算太外界的外行(教师家庭),我只说一个事实。记得那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学校应聘老师,在那年的8月27号(9月1号上岗),当时负责招聘的校方领导不在,屋里空调柜机开着,电灯开着,电脑屏保也亮着,但是人不在。几个来应聘的人都在外面烈日下快晒干了,头上脸上手臂上全是细细的汗珠,问保安保安也不知道,就这样毫无信息的等待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一名校领导出现,他上来一把夺走了我的资料包,然后抬着下巴,晃着屁股,右手朝下对我开腔说了第一句话:“起开(滚的口气),上一边等着去吧,下一个。”

那一刻,让我觉得自己不但丝毫不可能是什么学校老师,而且像条狗,一条可以被校领导随时随地呼来喝去的狗。

因为在我们老家只有对待动物狗才能用那种口气说话。

我进学校门第一次和学校的人接触就被口气了。对后面的应聘者也是相同的口气,甚至还不如对我客气。毕竟我是排队第一个

当然社会上也不乏想要备考,正在备考和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人,教师招聘考试的人。但是还有几个人是纯粹为了教书育人的目标,大家自己问自己,有这样的人一定要珍惜

总之,教育行业越来越冷,职称只是一方面。压力节奏也不算事。就看开头校领导一句话足够大家的回答问题了


十八环老女司机


我和我的同事小孩对话,你以后去考师范,去当老师我看是不错的,回答,我才不去呢,为什么,我是一个男的,考师范是女孩子的事,男孩为什么不能去考师范,叔叔你不知道吗,我们安徽池州贵池的老师明声好吗?实验小学校长嫖娼被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女老师婆婆家好不容易把她从农村小学调到实验小学当老师回来没几个月看到一个男的勾搭破坏人家家庭自己离婚对方离婚她二个结婚,梅龙中心小学校长扒小女孩的裤子,我的小学班主任姓佘叫新华,好吗,离婚十几年了,看到前妻夫妻买了房子,马上回家跟老婆离婚1,找儿子拉皮条,弄的人家家庭不和,吵架,上法院离婚,法院还没判呢,佘新华给那个女的买衣服,买手机,买菜做好了叫媳妇送去,我问你不会骗我吧,叔叔是真的我不会骗你,佘老师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我们同学都知道,你說我是一个男孩能不能去考师范,以后去当老师,我是不会去的,哈哈女孩去考师范当教师安全,女教师不会去扒小女孩裤子吧,男孩不考师范,是为了自己一身清白,你說对不对,听了以后无语,有些男老师啊,连做人都做不好,


悬空寺


教师是不是越来越冷,我还真没看出来,反正是学校总有特岗教师来。倒是感觉现在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当个初中教师必须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当个高中教师要有研究生学历,可能有些人想进进不来。工资是不高,刚来的特岗扣完五险一金,剩三千多块钱,不扣时4千多。据我所知,一个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刚工作时若工作一般也就这些钱。 现在人到中年的教师略好过些,一月到卡5000左右。很多人不愿当教师,主要是待遇不好,若能待遇更能吸引人才。再次提醒,如果你是一个能办班的老师,那一定收入不菲,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仅就我所在小县而言,当老师也没有什么不好。坐井观天,大地方不清楚。


双色球石专家


首先是待遇太低,现在随便一个工厂一入职就四千往上,关键人家还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而一个正规大学毕业的,经过了重重考证,多次面试,经历磨难进入教师行业,工资两千往上起许!连养自己都难,还谈什么养家!二是国家高调提高老师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但也只是高调的说说而已,真正落实没有,我想领导们最清楚,不怪国家,只怪地方政府没钱啊!三是说要全民尊师重教,我看是开始全民批师讨教了,各种媒体对行业的负面新闻大肆报道,却对正面报道少之又少,愈发增加了对老师的成见!老师成了弱势群体,何来尊师一说!四是学校成了很多不能摊派各项任务的唐僧肉!各种杂七杂八的任务都发给学校做,不做还不行,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连村里的一个小队长都可以对学校指手画脚的,何来轻松教育一说?既没有生活的保障,又没有受人尊敬的地位,教师何来吃香一说?反观世界发达国家,哪个不是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正因为重视教育,国家国民素质才会提高,国家发展才会更快!


用户66488945061


我认为公立学校的老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冷的原因主要是,地位越来越低,职业声誉变差,极端低地以学生为中心,对老师严加限制,待遇太低甚至生活保障困难。

1.教师不再像以前有地位受人尊敬

记得农村的神龛上会写有“天地君亲师”几个大字,可见以前老师地位之高。

现今,老师的地位,就不如从前。一方面,收入低,在家里没有地位,另外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也没有地位,经常被有钱的生意人鄙视。这估计是为什么现在师范类的学校,没人愿意报的原因。师范类的大学招生困难,都想更名,去掉师范二字。近年来教育部却明文规定不能去掉师范。大家觉得这个政策能起作用吗?

2.职业名声变差

现在由于少部分老师师德出了问题,使得整个教师群体声誉受损。如小学生不买牛奶,老师将不买牛奶的学生,分在一边看有牛奶的学生喝奶。然后经媒体放大曝光,社会就会认为所有的老师都这样品质。整个社会老师的名声就坏了。

我认为大部分老师的师德还是合格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3.对老师限制严重、以学生为中心过于极端

中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了教师对学生体罚。禁止体罚到底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还是有害,目前我觉得没有定论。目前,全球禁止对学生体罚的国家只有:中国、奥地利、德国、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其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他都为发达国家。

新加坡在对于体罚的解释中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承受羞辱、谩骂、误解、威胁、殴打,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是社会的负担。

中国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受到老师一点惩罚,哪怕是象征性地碰一下,不少家长就会不断地闹,闹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没法,为了息事宁人,只有处罚老师,不少案例中将老师开除。这样老师们都怕了,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该管的也不敢管了。请问谁愿意冒着丢饭碗的风险。相反,学生打老师后,家长道歉,学生写个检讨就完事。


本人认为一味强调学生的尊严,鞭打教师职业权利和人格尊严。导致学生可以不学习,不尊重老师,甚至殴打老师。他们知道导师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家长们、社会一方面要求教师教育好他们的孩子,一方面又不让教师管教孩子们。教师们拿着可怜的工资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今天不许老师罚学生,明天你的孩子就会被社会惩罚。有不被体罚的保护伞罩着,学生们越来越桀骜不驯。学生谈恋爱低龄化,吸毒中学生化,性史小学生化…



今年《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发布,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的管教权: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中小学教师对学生上课期间不专心听课、不能完成作业或者作业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课纪律等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但同时,在教职工管理要求上,草案也明确提出,学校教师以及其他职工应当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不得侮辱、殴打、体罚学生。

4.待遇低

说说我听说案例。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妹妹在我们县城的一个重点高中(位置在乡镇)当老师。我问她,你们高中课酬怎么样,应该比我们本科老师要高吧。

她说:我说出来你会信的。

我说:太高了?

她说:7.5元一节课。

我:看来你们确实比我们低,我不到20元一节课(300课时以内)。当然她们还有基本工资,呵呵不到3000元每个月。这是中国内陆县城高中的情况,其他地方不清楚。呵呵,上一节课不如送两单外卖。

这就是为什么中小学老师要去外面补课的原因之一。因为靠学校的工资根本没法维持生活。老师也有家庭,也要生活。

也是为什么大学老师上课,大部分没有用心上课的原因之一吧,不仅课酬太低,而且对晋升职称基本无用

不如花时间搞搞科研发两篇文章,既有科研奖励又对评职称有用。我每个月扣了房贷后,就只能够我自己开销,根本没有钱给小孩买奶粉。

今年国家带来了好消息,希望政策尽快落地,希望不再像往年一样是“中央空调”(见下图老师跟帖)。

2019年开学之际,中央连续下发了两个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高教师三大地位,使教师工资向当地公务员看齐。

总结

总之,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尊严受损、工作难度变大、压力变大。一流的人才都挤破头去演艺圈、金融等来块钱的行业,不愿意从事教师。二流甚至三流的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中小学男老师越来越少(男人养家,工资低无法养家),中国的小孩以后阳刚之气越来越弱!



趣之化学


通过一组数据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4月20日,网上随机从全国随机抽选了2000名教师,做了一次薪资待遇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月收入情况:将近95%的老师,月收入没有达到5000,收入在3000左右的大致占了71%,收入在3000——5000之间的占25%。



绩效工资如下:48%的老师没有领到绩效工资,29%的老师绩效工资在5000以下,18%在5000–10000,仅有4%的老师绩效在10000以上。


在2000名受访教师中,有超过50%的学校出现过拖欠工资现象。

从这些数来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说什么不都显得多余吗?还不用说老师要承受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无奈以及风险。这,就是今天教师的生存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