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闢謠:網傳口罩消毒“妙方”不靠譜

市場上N95(KN95)、醫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舊緊俏,於是網絡上開始流傳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到鍋裡蒸,放進水裡煮,放在紫外燈下烤,噴上酒精消毒再晾乾等重複利用的“妙方”。其實網傳口罩消毒“妙方”不靠譜!


口罩闢謠:網傳口罩消毒“妙方”不靠譜


口罩闢謠開始:

闢謠一

問:用蒸鍋或者熱水煮是否可以消毒?

答:無論是N95還是醫用外科口罩,實現“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過濾層”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顆粒(氣溶膠),而過濾層主要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構成。無論是“清蒸”還是“水煮”,水的進入會使過濾層中的電荷迅速消失,導致過濾效果大幅下降。聚丙烯熔噴材料纖維比頭髮絲細十幾倍,不耐高溫,溫度大於80℃時就會收縮變形,導致結構破壞,防護效果降低。

闢謠二

問:口罩表面塗抹或噴上酒精呢?

答:很難起到對口罩消毒的作用,同時破壞了口罩外層防水結構,用酒精處理過的口罩材料對水(血液、唾液)的吸收會增強,加速口罩過濾層失效。

闢謠三

問:病毒對紫外線敏感,用紫外燈、紫外消毒櫃等對口罩消毒,實現再利用?

答:不能。聚丙烯熔噴材料是一種熱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對紫外線非常敏感。經紫外線照射後,結構會發生破壞即氧化降解,使過濾性能大幅下降。

那到底有沒有方法實現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對普通人來說,沒有。

口罩生產過程中採取的消毒方式是環氧乙烷氣體消毒,普通家庭無法實現。口罩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吸收人體呼出的水蒸氣,逐漸造成過濾層的電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進行消毒、晾乾也無法恢復,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護效果。在當前的疫情條件下,並不提倡對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雖然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除非是去醫院、大型超市或接觸疑似病人等高危場所,普通人並不需要用一次防護口罩就扔掉。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口罩緊缺,大家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門,減少口罩使用,也是一種口罩節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