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防疫宣傳先行,春耕不誤農時

2月9日,天剛亮,雨剛停,大塘村委會各村的田間地頭就開始熱鬧起來。一些農戶在砍甘蔗,一些農戶把甘蔗捆好裝上車準備運往城裡的糖廠,還有的農戶在忙著栽種辣椒苗。與往年截然不同的是,這些勞作中的村民全部都戴著口罩,彼此間也儘量拉開適當距離。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防疫宣傳先行,春耕不誤農時

甘蔗豐收了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防疫宣傳先行,春耕不誤農時

甘蔗裝車


“剛開始聽說疫情的時候,哪裡都不敢去,既擔心身體,又很擔心田裡的事。隨著鎮上和村組幹部的宣傳引導,大傢伙才慢慢放下心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田裡的生產。” 大塘自然村脫貧戶白成安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鎮把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邊加強宣傳,引導村民科學防控疫情,邊積極號召村民做好春耕備耕,努力實現疫情防疫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兩推進。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防疫宣傳先行,春耕不誤農時

大塘村口設置疫情防控卡點


大塘村委會有8個自然村,有農戶240戶96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68人,是異龍鎮典型的偏遠山區貧困村。脫貧攻堅以來,大塘村委會立足乾熱河谷區位優勢,組建成立甘蔗種植等農村產業合作社,通過“黨組織+合作社+種植基地+貧困戶和農戶”的模式,引導群眾發展壯大本地特色種養殖業,拓寬增收渠道,在實現穩定脫貧的基礎上實現逐步富裕走向小康。目前,全村發展種植甘蔗3000餘畝,產量達1萬噸,產值500萬元,甘蔗種植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僅此一項,即讓大塘村所有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甘蔗成了全村奔小康的旗幟產業。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防疫宣傳先行,春耕不誤農時

強化防控宣傳


疫情發生後,鎮、村兩級不斷細化防控措施,貫徹落實上級的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科學推進農業生產,竭盡全力最大化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


“村裡早晚都給村民們測量體溫,全程都戴了口罩,政府也經常有人到村裡消毒、發口罩,我們心裡踏實了很多。”大塘自然村已脫貧戶白買全說。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大塘村委會在做好宣傳排查、設卡檢查等一系列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努力發展生產。目前,大塘村3000餘畝甘蔗正在按計劃順利砍收,小河底等自然村已栽種的黃瓜、辣椒、西葫蘆等300多畝蔬菜長勢良好,還有100多畝正在栽種。新冠肺炎疫情阻擋不住異龍鎮全體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發展產業推動生產發展奔赴小康生活的信心和步伐。


(楊凱華 盧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