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勝利,再陪你們去看春暖花開!”——記龍山縣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長唐曉燕

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釗 滕朝暉

2月11日上午9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內,來了兩位從武漢回來的龍山人。

他們是來做篩查的。

該院普外科護士長唐曉燕熱情地招呼他們依次到抽血室抽血。擦桌子、換手套、準備用物、給器具消毒……唐曉燕戴著厚厚的N95口罩,護目鏡上的水汽已經凝結成了水珠。雖然穿著隔離衣,戴著面罩,但唐曉燕還是被患者認出:“你是不是姓唐?以前在普外科工作?”“是的,您怎麼知道的?”唐曉燕感到意外和驚訝。患者說,他的親人曾經在普外科住院,唐曉燕的熱情、耐心和成熟幹練給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战‘疫’胜利,再陪你们去看春暖花开!”——记龙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唐晓燕

“你眼鏡上全是水霧,抽血看不看得清楚?”一位患者向唐曉燕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您放心吧,我們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就算閉著眼睛也能摸得出您的血管,扎針準確無誤!”唐曉燕一邊為患者手背進行消毒,一邊耐心解釋,瞬間打消了患者的顧慮。

“好了,您用棉籤把傷口按壓五分鐘,在外面等我;下一位請進……”

每為一人抽完血,唐曉燕就得把桌面進行一次清潔和消毒,另外自己也要更換一次手套。她的雙手,因頻繁穿脫手套,已經出現了被汗液侵蝕的褶皺。

抽血完成後,唐曉燕需要把採集的血液標本送到醫技樓二樓的檢驗科做檢測,另外還要帶領患者去CT室進行胸片檢查。從2月8日開始,來做篩查的人數稍微有所下降,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護理部決定對所有篩查患者實行一條龍服務,這樣既避免了交叉感染,又節約了人力和物力;在此之前,每天都有二十多位。一天這樣來來回回,跑上跑下,唐曉燕的頭上、臉上、身上全部被汗水溼透,就連口罩都能擰出水來。

“战‘疫’胜利,再陪你们去看春暖花开!”——记龙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唐晓燕

1980年出身於龍山縣裡耶鎮自生橋村的唐曉燕,戲稱自己是醫院最老的“80後”。她2002年畢業參加工作,2003年恰逢全國“非典”爆發。這個工作剛剛一年時間、初出茅廬的小姑娘,竟然主動請戰參加了抗非典的戰鬥。她說,一來自己從小生長在農村,養成了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二來她學護理的初衷和理想就是要救百姓於危難,為父老鄉親解除疾苦。

“當時龍山出現了兩個疑似病例。那個時候,條件比現在艱苦,人員、設備和醫用物資都不夠,一套防護服要穿8、9個小時才捨得脫下,中途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回憶起非典的經歷,唐曉燕仍然記憶猶新。

這次疫情爆發後,唐曉燕想都沒想就向院方報了名,要去一線擔任戰“疫”志願者。她說,因為自己參加了“非典”的救治工作,積累了一定的戰“疫”經驗,再加上自己曾經在醫院急診科工作了9年,對於醫療應急任務能夠很快適應並進入角色。

從1月30日發熱門診籌備開始,她就進駐其中,負責診室佈置、衛生清潔等工作,但中途因特殊任務被調配回到普外科。2月8日上午,唐曉燕剛剛下夜班,還沒來得及回家,便接到醫院護理部的電話,要她立即趕到發熱門診繼續工作。原來,從麻醉科抽調到發熱門診的兩位護士因為感冒不能繼續工作,關鍵時候,年長的唐曉燕再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就在唐曉燕接到任務的第二天,她愛人的伯父卻突然病故,家中親友紛紛前去幫忙治喪,唐曉燕卻因工作特殊未能到場。“伯父人非常好,平常對我們都很關照,但是沒辦法,特殊時期,特殊任務;我只能給他的家人、子女們解釋,說聲對不起!”唐曉燕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相信如果伯父在天有靈,應該也會對她諒解。

“本來是想進入感染內科,直接參與確診患者的救治工作。但是院方考慮到我孩子小,年齡又偏大,家裡還有年邁的老人需要照顧;所以沒有把我安排在第一梯隊參與救治。”唐曉燕的女兒今年剛好三歲,她的丈夫一直在吉首上班。平日裡,白天孩子就託付給外公外婆照看,晚上她下了班就回家做飯、照顧老人和孩子。

因為疫情原因,女兒不能去上學,每天回到家後,唐曉燕還要在手機上輔導孩子上“網課”。有時候回家太晚,女兒等她都等得睡著了。看著孩子熟睡的樣子,唐曉燕既內疚又心疼,感覺這段時間,虧欠孩子太多太多。

唐曉燕說,其實自己真的很平凡、很普通;與武漢疫區的同行們相比,自己不知道幸福多少倍,至少每天還能見到親人,還能回家。

“战‘疫’胜利,再陪你们去看春暖花开!”——记龙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唐晓燕

“縣委、縣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對我們也非常關心和支持,這些天,我們一線的醫務人員陸續收到了很多慰問品和醫療物資,讓我覺得很暖心、很有動力。”唐曉燕說,雖然疫情給大家帶來了傷害和不便,但是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讓大家看到了領導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看到了龍山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戰“疫”決心。

“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家人們一起吃頓飯,然後找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上全家老小去看春暖花開。不用戴口罩,盡情地呼吸那種!”唐曉燕對此充滿了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