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人民醫院轉運“特戰隊”:黨員作表率 24小時無休

新湖南客戶端2月1日訊(通訊員 滕朝暉 李釗)1月23日,隨著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入住,龍山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唯一的疫情救治定點醫院,醫療救治、院感防控、護理專業、發熱篩查,病人轉運等各小組立即奔赴“前線”,迅速投入戰鬥。

1月24日,龍山縣人民醫院一處閒置已久,只有50多個平方的職工宿舍被該院臨時租用,轉運小組的6 名員工從這天起,將24小時待在這裡,等候任務的來臨,負責全縣留觀患者的轉運。

龙山县人民医院转运“特战队”:党员作表率 24小时无休

轉運小組由3名司機、2名醫生和1 名護士組成,6個人裡面其中有4個人是共產黨員,他們分別是轉運組組長賈巖生,護士周春麗、司機李國華和司機黃文生,其餘兩人是急診科副主任劉一龍和司機楊勁松。

“我承諾:使命在肩、責任如山,臨危不懼,衝鋒在前!”

就在同一天,轉運車隊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由賈巖生任臨時支部書記,轉運小組被賈巖生正式命名為轉運‘特戰隊’。

之所以叫做“特戰隊”,一是黨員居多,二是人員不足,三是保證24小時輪流出動不空缺,四是快速、及時地將患者轉運到指定的隔離病區。

賈巖生,既是該院“戰疫”應急辦公室主任,又是急診科主任,這次又擔任“特戰隊”隊長,可謂身兼數職。

“我們雖然說是三班輪流,但是很多時候都是三臺車同時接到任務,一忙起來就是一整天,還要避免病毒感染。”賈巖生回憶起1月30日的經歷,仍然歷歷在目。

當時是晚上7點,在距縣城54公里外,兩戶村民發生鬥毆,導致參與者不同程度地受傷,其中3人系武漢返鄉的務工人員,兩人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症狀。

馬上接診病人!接到任務後,轉運特戰隊火速趕赴事發地點,將接診的4人送到醫院時已經是晚上10點半。

賈巖生立即聯繫醫院急診科、肝膽科和發熱門診對接診人員進行會診,並完善相關檢查,直到將4人收入感染內科隔離觀察時,已經到了次日凌晨1點多鐘。

賈巖生和同事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租住地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1月31日上午,又要將他們轉送到華塘病區進行隔離治療。

龙山县人民医院转运“特战队”:党员作表率 24小时无休

賈巖生說,在轉運過程中,那位78歲的患者由於骨折不能行走,病區也沒有電梯,他和本院駐華塘病區的負責人、同是黨員的張介琴二人硬是將患者連同沉重的擔架從樓下救護車一口氣抬到了二樓病房中。

“轉運患者後,救護車內的醫療艙內壁、門窗及地面等都要消毒乾淨後再轉運其他患者,同時醫療設備也要進行消毒。”1月31日下午2點,“特戰隊員”周春麗正在對完成轉運任務的救護車進行消毒。“經過消毒、清洗再消毒、更換一次性物品的救護車,才能進行下一次的任務。”

“說到困難,其實也有一些,比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上廁所、喝水和吃飯都不方便,而且護目鏡上汽水會影響到駕駛員的視線;還有就是每完成一次轉運,就要穿脫一次防護服,非常麻煩。”賈巖生說,就算回到臨時宿舍,也不敢睡太沉,擔心出現緊急任務。但是特戰隊員們都在努力克服困難,沒有一人退縮和抱怨。

“特戰隊員李國華是龍山縣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車隊隊長,2002年非典戰役中,他報名參加了,2008年汶川地震醫療救援任務中,他也參加了,這次新型肺炎來了,作為黨員,他依然挺身而出。”賈巖生說 。

“特戰隊”隊員黃文生今年52歲了,是團隊中最年長的一員。他在醫院120急救中心擔任駕駛員已經8年時間。他說家裡人雖然擔心,但都表示理解,等疫情結束後,再與他們團聚。

在“特戰隊”裡,因為有黨員作表率,大家紛紛表示:疫情一日沒有解除,他們就一直堅持不下崗,如果實在累不動了,再考慮其他同志來換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