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节后复工复产企业112家

记者日前了解到,截至2月11日,邹平市在产企业1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1家),其中,连续生产未停工企业53家,节后复工复产企业112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达到37%,开工产能占总产能的67%左右。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邹平于1月25日成立了工业企业防控专班,同时设立了市直、镇街、开发区、魏桥创业集团等4个督导组,并将镇街分管负责同志、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员和企业负责人纳入工作体系。专班在指导监督未停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煤电油运、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等亟需复工生产的38家企业,协调帮助其安全复工扩产。同时,根据上级疫情防治工作安排,2月6日迅速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的支持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指挥部,下设协调指导、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 12 个工作组,负责协调对接上级指挥部各工作组。并针对魏桥、西王、创新等7家大型企业,由7个县级领导牵头,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全程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在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的条件下,邹平市还把提供服务、落实政策作为支持企业的有效办法,依靠服务和政策促进未复工企业早复工、已复工企业不停工。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市工业企业应对疫情有序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标准、流程和各方责任主体。并提出了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保障交通畅通高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提供网上招聘培训、提供高效通关服务、提供流量关怀资费、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等,竭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物资、运输、用工等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把上级推动企业复产复工的相关精神,第一时间推送给各镇街、各企业,帮助企业迅速掌握政策。通过微信群、邹平融媒自媒体等方式宣传《企业想复工,做好30条》,使企业更加便捷地了解复工复产要求。同时,为回应职工关切,向职工发放科普宣传材料5万余份,增强了职工战胜疫情的信心,打消了职工上班复工的顾虑。为强化物资保障,邹平还组织市内魏桥向尚运动、华强无纺布、金信无纺布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最大限度满足疫情防控物资需求。积极帮助生产企业协调解决防疫必需品,共计一次性口罩5万余只、测温枪100把、消毒液11.5吨。帮助生产企业解决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累计为企业办理“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200余份,有效保障了原料、产品运输畅通。

2月5日,魏桥纺织向邹平市指挥部提出复工申请,指挥部立即对其复工方案和疫情防控预案进行了审核,并于2月6日上午派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审核,经审核,企业符合复工标准,指挥部批准后企业于2月7日起陆续复工,目前已恢复产能88%;同时,指挥部安排魏桥工作专班长期指导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确保疫情防控扎实到位。抓好疫情防控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前提条件。邹平市一方面导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结合各自实际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预案,严格落实物资配备、职工管理、消毒消杀、隔离观察、分时分地就餐等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做到严防死守、安全生产。另一方面,严把审批关口,企业提出复工复产申请后,规模以上企业由市指挥部负责审核,规模以下企业由属地镇街审核,并报市指挥部备案。指挥部安排工作人员实地查验确认企业达到疫情防控各项标准后,方可批准企业复工,企业复工后,由属地镇街在企业安排一名驻厂监督员,疫情防控期间长期督导;对临时不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指导企业按标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实现复工复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