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老照片


袁世凱前期其實有過很多突出貢獻,但是後期他倒行逆施,居然走上了復辟之路,這不僅影響了時代的發展進步,也讓袁世凱自己吃到了苦果子,因為袁世凱的這個錯誤決定,讓他遭到了來自多方面的反對聲音,他也在這場變動中離世,他之前所作的功勞都因為復辟這一決定而被掩蓋。袁世凱離世後,當時北洋軍閥出現了分裂局面,那麼當時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代替袁世凱統治北洋軍閥嗎?

實際上袁世凱之所以會復辟,其實都是出自他個人利益的考量,他雖然當時已經功成名就,可是他並不滿足於此,對於袁世凱來說,更加重要的是讓袁世凱的後世子孫都可以享受自己所獲得的功績,為此他放棄了共和體制,而選擇了當皇帝。只不過袁世凱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個決定反而加速了他的破敗,當時以段祺瑞為首的勢力開始不斷抨擊袁世凱,讓他灰溜溜的走下了皇帝的寶座,後來袁世凱只能取消復辟,並選擇了黎元洪繼位。

在袁世凱過世之後,當時北洋軍閥中各個派系之間矛盾加劇,皖系的段祺瑞當時的實力強大,所以在黎元洪繼位後他所面臨的敵手不容小覷。黎元洪後來沒能對付段祺瑞,隨後段祺瑞的皖系成功掌控了北洋軍閥,可是當時的段祺瑞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直系,因為北洋軍閥的軍事力量直接由直系決定,而段祺瑞在多次作戰中並不心疼直系軍隊,由此引發了皖系和直系之間的矛盾,就在這個時候,張作霖漸漸崛起,當時他所率領的奉系的勢力也已經日益強大。

此時的北洋軍閥非常的混亂,而段祺瑞當時為了在南征中更快獲勝,還將直系的吳佩孚等人拉攏過來,奉系也是他拉攏的對象,段祺瑞這樣的做法讓軍閥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直系的馮國璋離世之後,當時曹錕等人直接發動了直皖大戰,在這場大戰結束後段祺瑞的皖系走向了終結。

在皖系被解決掉之後,直系也沒能消停,直系的馮玉祥等人紛紛站出來對統治方針提出反對意見,當時奉系也參與其中,此後奉系又再演變出張宗昌等派系。就這樣經過了多次的混戰後,北洋軍閥未能得到統一,反而越來越混亂,這和是否有人有能力掌管局面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北洋軍閥的各個派系都有私心,所以才會讓局面越來越複雜。


歷史課課代表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北洋軍是怎麼來的,袁世凱又是怎麼帶隊伍的。

如果貼百度百科,肯定要從小站練兵說起,其實那就遠了,真正北洋軍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軍六鎮的編練。

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的權力來源,在於他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而其練兵的費用,則是一大部分由直隸財政支出,一大部分來自於清朝中央政府劃撥的“兩江協餉”,也就是說,部隊是他帶出來的,但是養兵的錢,是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湊出來的。

儘管北洋新軍的編制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還制定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規範,但是北洋新軍本身並沒有統一的後勤管理,中國近代統一軍需的鼻祖是張作霖的“奉軍”。

沒有統一後勤管理,北洋新軍的整個成軍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由袁世凱統一外購軍械,編練各鎮,任命各鎮將領之後,由其自行招兵、訓練,官兵訓練合格後,正式成軍,按照編制統一發放軍餉。

需要注意的是,鎮統一級的將官在這個編練過程中實際上是“承包”的角色,選任基層軍官、招募和訓練士兵,乃至於後續發放軍餉,都基本由“承包者”說了算。

也就是說,袁世凱對於北洋新軍的管理,一是統一軍械供應,二是管理高級軍官,三是大包乾按編制發軍餉。

由於北洋新軍的“高薪制”,其一年養兵的費用幾乎與一鎮的裝備費用持平,也就是日常養兵比建軍還貴。

這種鬆散的管理,讓袁世凱在第一次失權之後,直接被清朝中央政府拿走了北洋軍,只不過,當時主政的攝政王載灃兄弟對於老北洋的舊人並不賞識,反而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留學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這些人有不少乾脆就是革命黨,比如藍天蔚、吳祿貞等人,可以說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哪怕有這些矛盾,當袁世凱二次復起時,對於北洋軍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過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連哄帶騙,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規劃。

說得直白點,他如果對北洋軍有蔣介石日後對於黨軍第一軍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議和了,直接搞清帝禪讓都可以了。

恰恰因為如此,他才在北洋軍舊部之外,讓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組織模範軍,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隊,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眾將的抵制,而日後的稱帝之舉,更是受到了其集團內部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所謂眾叛親離,實際上出在核心團隊中。

至於當時咋呼得歡的國民黨也好,蔡鍔護國軍也好,相對於仍然是龐然大物的北洋集團,實在不值得一提。

不過,袁世凱對於北洋集團,自始至終不是作為軍事統帥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為這個集團的“政治代表”和“經濟支柱”,因為袁世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央政府對國內行使權力,保障對北洋軍的供養,同時,可以很好地與英國為代表的列強周旋,獲得外交支持以及貸款。

在他之後,段祺瑞為代表的皖系、馮國璋和曹錕為代表的直系,都不足以號令整個北洋集團,更不具備袁世凱的上述能力,結果為了取得一個“號令群雄”的中央大義名分,各個小團體大打出手,得到之後,處境仍無改觀。

最終,駐紮各省的北洋軍走向了軍餉自籌,自行擴軍的防區體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獨立王國,直到被關外的奉系摘桃子,又一起被北伐軍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歸根結底,袁世凱死後沒人能夠繼任,不是什麼權術問題,而是北洋軍的制度安排問題,換誰來,都沒戲。


劉三解


答案是沒有。所謂樹大猢猻散。

北洋軍共有6鎮,其中5鎮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的班底。這些教官和士兵中,之後出現了5位總統、9位總理、30位督軍。可見,有多麼分裂。

為什麼呢?

先看看,小站練兵時,袁世凱都網羅了那些人。

在天津小站,袁世凱除了起用當年隨李鴻章來北方駐防的淮軍舊將外,又派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處總辦或統帶;派曹錕、盧永祥、王佔元、段芝貴、李純等分任各營哨官;並委派舊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紹儀辦理文案。而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被稱為"北洋三傑"。

都是一時之豪傑。

從北洋軍構成看,高級軍官是袁世凱的心腹,下層士兵因為袁世凱搞來錢和槍支,只認他,不認別人。

所以,袁世凱在時,只有他能壓制這些人,他一死,北洋軍就沒有了主心骨,迅速分派、分系。

段祺瑞能服馮國璋嗎?馮國璋能服曹錕嗎?不可能,於是大打出手,軍閥混戰。

歸根結底還是舊軍隊的弊端,沒有主義,只有派系。


猛哥V


1916年6月,北洋軍閥老大袁世凱去世,他死後由黎元洪接任大總統,段祺瑞做了國務總理,北洋軍閥內部保持了短暫的平靜,並沒有馬上分崩離析。


段祺瑞在北洋政府中是僅次於袁世凱的人物,他以北洋正統自居,把持北京政權,架空了黎元洪。

黎元洪不滿段祺瑞的做法,雙方產生了矛盾,後來黎元洪聯合吳佩孚,和段祺瑞刀兵相見,歷史上成為直皖戰爭。

從此以後,各派系之間正式撕破了臉,直系,皖系,奉系之間進行了多次較量,北洋政府的大權也頻繁更迭。

當時的北洋政府,大部分省份都擁兵自重,各自為政,根本不會把北洋政府放在眼裡。

他們大多由西方列強扶植,可以說是各國在中國的代理人,為了爭奪地盤,他們不惜發動戰爭。

袁世凱建立的大一統局勢,被軍閥割據所代替。

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其實是袁世凱一手造成的,袁世凱經過恩威並施,讓段祺瑞,馮國璋,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等眾多軍閥服服帖帖的。


他也知道,手下的眾多將領,有矛盾是對自己有利的,這也許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

他們大多數是袁世凱一手調教出來的,所以袁世凱的命令他們是不敢不聽的。

但是袁世凱這個帶頭大哥死後,大家沒有了約束,彼此看對方都不順眼,況且大家都是一方諸侯,有各自的地盤,這些小弟就為了爭大哥位子,打的不可開交。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確實沒有一個能控制局面的人。

加上帝國主義為了在華利益,不想看到大一統的中國出現,插手北洋政府之間的內鬥,才形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喜歡我的歡迎關注,或者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冷月鉤沉


話說1916年袁世凱辦大事敗亡後,北洋軍閥很快四分五裂。由此,歷史教科書也順手給這段時期貼了個“軍閥割據”的標籤。

從事實上說,說北洋時期軍閥割據、動盪不安,倒也沒有錯。當然,和之後蔣介石時期的新軍閥時期相比,北洋時期的軍閥混戰還是文質彬彬,規模很小的。

因為論規模論烈度論投入兵力論對老百姓的傷害論局勢的不穩定,蔣介石時期的國內戰爭遠遠超過了北洋時期,是幾乎是大巫壓倒小巫的範疇了。

當然,以上是另一個問題,這裡只說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就後繼無人呢?



從長遠來說,近代出了個袁世凱或者說袁世凱的崛起是不太符合常例的,因為袁世凱並不是科舉出身,他是靠做外交和練兵起家的,這也就他那個時代才有。

袁世凱的真正發跡,無疑要從1895年底的小站練兵說起,之後所謂的北洋系說白了,也就是以小站為班底。

當時,什麼“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還有曹錕、王佔元、李純等等,都在小站練兵時為教官或連排長之類,像吳佩孚、馮玉祥這樣的,還僅僅是小字輩。

然而,正所謂群龍有首,這個首就這麼一個,那就是袁世凱。在袁世凱的帶領下,小站系們也是水漲船高,跟著老袁一路升官發財。

也正因為這個盤根錯節的關係,在辛亥一聲炮響後,朝內外共同的呼聲就是:趕緊把三年前踢回老家的袁世凱請回來吧!非袁世凱,誰能收拾局面?



確實,袁世凱的確把局面給收拾,同時還把清廷和革命黨也一塊收拾了。最終鬧了半天,讓袁世凱得到大便宜。

不過,北洋系雖然人多勢眾,文武官各方面人才都不缺,但袁世凱還是私心太重,其見識比曾國藩差的太遠。

要知道,曾國藩當領袖時,其第一要務是先培養替手,也就是說,萬一他有什麼意外,替手可以理解把他的事業接下去,由此不會根脈斷絕。



可袁世凱這裡呢,卻是沒有這個意識。結果他一死,北洋系就誰也不服誰,亂套了。最開始,段祺瑞和馮國璋這兩老哥憑著多年的威望還能勉強維持一時。

但是,馮國璋很快於1919年去世,而老段也很快因為曹錕、吳佩孚的崛起而被趕下來臺,曹錕當了個賄選總統。

沒多久,因為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中戰敗,曹錕同樣被趕下臺,由一個並不是那麼正宗的張作霖當了北洋的頭。不過這已經是北洋的末期了。

大體而言,從1912年到1928年,北洋時期可用“四四劃分法”,即袁世凱4年,段祺瑞馮國璋4年,曹錕吳佩孚4年,張作霖4年。這就是短暫而混亂的北洋16年。


坑爹史冊


袁世凱英明一世糊塗一時,這樣一個英武的人居然會去復辟,居然有了當皇帝的想法,本該是名留青史的人物,最後在憂憤中死去,袁世凱死後其實是有人接替他的位置的,但是北洋政府的威權已經大大削弱,各地軍閥並起。

一、袁世凱病死,黎元洪接棒

1915年12月,在國會、高校、民眾請願團、籌安會和各省國民代表的推戴下,袁世凱準備建立君主立憲制,進行稱帝。

但是此舉激起了全國上下的反對,連袁世凱的心腹段祺瑞也強烈反對,同年12月25日,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了著名的護國運動,聲討袁世凱,貴州、廣西兩省也相繼響應,第二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佈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企圖依靠段祺瑞的影響力來團結北洋勢力,消滅南方起義力量,但起義各省沒有停止軍事行動。

袁世凱又氣又後悔,憂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時年57歲。

1916年6月7日,在袁世凱死後的第二天,副總統黎元洪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總統的棒子交給了黎元洪。

二、有名無實的大總統黎元洪

黎元洪原來是清廷暫編陸二十一軍的統領,武昌起義的時候,由於沒有高級將領參加舉事,黎元洪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袁世凱大選大總統後,黎元洪入京成為了副總統。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系大佬雲集,處於平衡大家很快推舉了黎元洪為大總統,畢竟副總統接任總統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黎元洪這個總統權力並不大,政府諸多事宜其實是北洋大佬總理段祺瑞說了算,段祺瑞背後有著強大的北洋軍和除西南六省外的各省掌握軍政實權的督軍和省長的支持,加上黎元洪本身能力也差段祺瑞甚多,所以這個時候北洋政府的實際掌舵人是段祺瑞。

然而黎元洪畢竟是名義上的總統,還掌握有國會,兩人時常爭鋒相對,最終爆發了“府院之爭”。

府院之爭

段祺瑞一直力主武力統一全國,但是向日本借款引起全國不滿,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愚蠢的黎元洪請張勳調停,結果張勳帶五千辮子軍人京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躲避。

引狼入室的黎元洪也受到全國聲討,黯然下臺,北洋大佬馮國璋成了總統,段祺瑞依然當他的總理。

三、自袁世凱稱帝開始,北洋系就四分五裂

從袁世凱倒行逆施稱帝開始,北洋系就開始四分五裂了,當時北洋大佬大都對袁世凱稱帝行為表示不滿和憤慨。

北洋大佬段祺瑞和馮國璋就明確反對袁世凱稱帝,馮國璋於民國五年(1916年)4月1日和16日公開致電北京政府,勸袁世凱及早退位。各省軍閥紛紛效尤,亦先後通電勸袁世凱迅速退位。段祺瑞在袁稱帝前,曾五次勸阻,結果三次被拒絕,兩次吃了閉門羹。他勸阻袁世凱稱帝,說此事關係國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萬不能做的。

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本來就要老袁維繫,袁世凱死後,再也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北洋大佬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北洋軍閥又分不少派系,大的派系有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我家的貓叫皮蛋




袁世凱欽定繼承人。

袁世凱臨終前在“金匱石室”裡留下繼承者人選名單,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則任國務總理。

袁世凱當時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獨裁者,為何仍然倒行逆施稱帝?最後的候選人名單裡又為何沒有袁克定?袁世凱的“遺詔”公佈後,最為失望的當屬袁克定。

袁世凱與黎元洪有著相似的經歷,皆是由清政府官員搖身變成中華民國最高層領導者,但是黎元洪並不屬於袁世凱的北洋體系,袁世凱留下“遺詔”讓黎元洪當總統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們細細想想的話,便會發現將死的袁世凱仍然具有優秀的政治權謀。



袁世凱為何指定黎元洪為自己的繼承人?又為何放棄袁克定?

當袁世凱宣佈稱帝后,以蔡鍔、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宣佈討伐袁世凱,發起“護國運動”。袁世凱最終迫於壓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討袁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歇,同時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袁世凱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兒子袁克定,袁世凱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稱帝成功,北洋體系的人便順勢成為袁家的家臣,讓袁克定繼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袁世凱沒有成功,國體仍然是共和國,那麼袁克定必然沒有能力壓服民國官員以及國民。如果袁世凱強行讓袁克定上位,那麼袁克定的結局肯定會很悽慘。因此,袁世凱選擇讓袁克定從這個危險的政治漩渦裡抽身出來,這是袁世凱作為父親,最後為兒子袁克定所做的保護。

但是,袁世凱又為何選擇黎元洪呢?這裡面是有講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義中被革命黨從床底下拖出來擔任軍政府都督,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又順勢成為副總統,黎元洪與革命黨有很深的淵源。當時全國都在痛罵袁世凱倒行逆施,北洋體系也處於風口浪尖,袁世凱為了平息政治風波,緩和南北雙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選擇讓南方革命黨能夠接受的黎元洪。同時,袁世凱也很清楚時勢,當時的段祺瑞手裡的權勢已經可以威脅袁世凱,更不用說黎元洪了。

因此,讓黎元洪繼位,既能平息國民的怒氣,也能讓北洋體系繼續掌控話語權,可謂是最穩妥的方案。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體系為何會分裂?

袁世凱病逝後,他親手組建的北洋體系確實分裂了,可是說“迅速分裂”應該談不上。

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當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當時北洋體系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軍閥也基本會響應。同時,當時國人因為袁世凱的稱帝事件,對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經降到最低,南方革命黨的聲望則在逐漸增高,此時的北洋體系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繼續抱團,用絕對的力量保證自己絕對的政治地位。因此,當時北洋體系裡實力最強的段祺瑞應該算是北洋各系軍閥認可的當家人。

北洋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始於“府院之爭”。段祺瑞架空黎元洪,並對是否對德宣戰產生糾紛,最終黎元洪憤然辭職,馮國璋入京任代總統。段祺瑞仍然想繼續掌控北洋政府,可是這時的代總統馮國璋並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馮為爭奪控制權而繼續“府院之爭”,因為段、馮矛盾的加深,北洋體系開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此時奉系也處於形成的過程中。

北洋體系的分裂,從本質上說,是因為各系軍閥自持手中的軍權,試圖成為昔日的袁世凱。但是,他們又沒有袁世凱曾經的威信,畢竟北洋體系是袁世凱親手創立。他們曾經同屬於袁世凱的陣營,段祺瑞和馮國璋又是“北洋三傑”中的人物,更是誰也不服誰,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凱指定的人。因此,北洋體系的分裂是遲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權力讓人迷失自己。


寧糊塗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解體袁世凱的就是段祺瑞。

原則上,在段祺瑞初期他大體控制中國大局,北洋軍閥的領袖就是段祺瑞。

然而袁世凱在世的時候,故意打壓段祺瑞、馮國璋之流,讓他們不具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力,以免篡權。

所以,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只是形式上繼承了北洋團體。

對於本來就不服管的西南軍閥,段祺瑞毫無辦法。

甚至,團體內部的馮國璋、曹錕、吳佩孚之流也躍躍欲試,試圖奪權,最終分裂成直系。

而東北張作霖、山西閻錫山等實力派,段祺瑞也根本控制不住。

然而,段祺瑞至少還是形式上控制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所以也是名義上的中國政府和領袖。

等到段祺瑞被直系打垮後,那才是天下大亂,一會是吳佩孚囂張,一會是張作霖校長,甚至馮玉祥、閻錫山之流也來佔便宜。


薩沙


當然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只是沒有人能夠控制住局面!

袁世凱後期倒行逆施導致政局混亂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最不該死的壞人,袁世凱的死亡加速軍閥割據的形成。其實,就是袁世凱不死,也逐漸難以控制越來越複雜的局面。

在袁世凱統治後期,針對共和體制和君主體制,袁世凱產生了猶豫,綜合各種考量,袁世凱認為,如果自己恢復帝制,則可保證袁氏永世富貴,如果繼續共和的話,袁家的後人將不在享受榮華富貴。

這是袁世凱恢復帝制最重要的因素,袁世凱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私”字,先是將北洋新軍變成個人的私軍,後是想將整個民國政府變成自己的家天下,結果遭到了包括段祺瑞在內的諸多人的反對,最後袁世凱只能取消帝制,選擇南方革命軍和北洋軍閥都比較中立的黎元洪。

袁世凱死後,加劇了北洋軍閥的分裂

但是黎元洪繼位後,並不能擺平整個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派的關係,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為在袁世凱後期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的存在,因此,當袁世凱選擇了黎元洪後,整個北洋軍閥是不服的。

後來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在對待南方問題上,段祺瑞和徐樹錚採取武力統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夠在北洋政府擁有話語權,主要還是靠政治影響力,北洋軍閥真正的軍隊都掌握在直系手裡(袁世凱就屬於直隸,整個北洋軍閥,其實也就相當於直隸軍閥),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戰場上的士兵,但是直系心疼啊,軍隊都是直系的。

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可以說,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北洋軍閥的組織裂變性

北洋軍閥之所以分裂,其實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有關係,當時段祺瑞為了南征,拉攏直系的曹錕、吳佩孚,為了使馮國璋就範,還拉攏奉軍入京,結果局勢越來越複雜,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發動直皖大戰,導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卻再次發生裂變,出現諸如馮玉祥、孫傳芳等部,由於不滿直系的統治,奉系通過兩次直奉戰爭打進關內,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張宗昌、林景林為首的直隸聯軍,可以說是,不但沒能統一,反而北洋軍閥越打越多。北洋結束的時候,像孫殿英、石友三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為軍閥了。


史論縱橫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一提起袁世凱,背後爭議就不斷,有人說他是推翻清政府是革命家;有人說他稱帝,是陰謀家...

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逼宣統帝溥儀退位,結束了清朝長達三百年的統治歷史,也是歷代朝代更替中最為和平的交替,袁世凱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在後續總統投票中,孫中山先生的支持率要遠遠高於袁世凱,那為何最後大總統是袁世凱呢?

孫中山先生志向高遠,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但說到底他還只是個文人,文人革命,太過於理想。革命是需要錢和兵的,是現實的。但是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黨這兩樣一樣都無,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壓住大總統這個牌子。

反觀袁世凱,袁世凱是個真正的“實幹家”,有當時中國最強的軍隊——北洋新軍,加之攜大義滅清庭,也有足夠的聲譽,錢財更是數不勝數,孫中山先生自知無法鎮住國內局面,索性把民國大總統扔給了袁世凱。



那麼問題來了,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到底是怎麼來的?

袁世凱原本是清政府的北洋大臣,什麼是北洋大臣呢?說白了就是與洋人聯絡說好話的大臣,由於後來清政府的軟弱,不斷討好洋人,北洋大臣的權利也就越來越大了,幾乎獨攬朝中的軍政大權。


之後袁世凱到天津訓練新兵,當時叫做定武軍,也就是現在的北洋新軍。袁世凱注重新軍的待遇和俸祿問題,總是親力親為,但對於管理新軍卻較為鬆散,沒有較為完善的管理政策,加之後來北洋軍不斷擴充,內部勢力混亂,有段瑞琪、馮國璋、張作霖等小山頭,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就任民國大總統,但他不是北洋系的,根本鎮不住腳,於是剩下幾個兄弟誰也不服誰,便有了後來軍閥混戰的局面。

總的來說,北洋軍之所以分裂混戰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管理制度的問題;第二個就是剩下的幾個兄弟誰也不服誰,只能拳頭見大小了


歡迎各位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討論,如果喜歡請點上一攢,個人頭條號“馬庸詩詞”,用最平凡的語言講述歷史文化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